组合式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28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脊柱融合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组合式椎间融合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椎间融合器在术中由于横向尺寸固定难以及时调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处于两侧的仿形侧边块和处于中心位置的中心向上凸起的中心调节块,所述中心调节块与所述仿形侧边块间设有移动副连接,所述移动副连接为阶梯型。优点在于:实现了设备外轮廓尺寸的横向调节,可以批量加工后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情况组装,同时可以与其他设备组装后改变其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椎间融合器
本技术涉及脊柱融合器
,特别是一种组合式锥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脊柱退行性疾病是常见的脊柱外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一旦药物及物理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要手术治疗,而手术方式已由单纯椎间盘摘除术发展至目前最常见的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术是一种可以有效恢复脊柱稳定性、保护神经功能的治疗方式。椎间融合术,主要的原理在于利用相关的设备,将病变的椎间盘与相邻的椎间盘做出融合,以一定的不灵活为代价,换取病变椎间盘同相邻非病变椎间盘间的合二为一,进而保证病患的日常生活。随着医疗科技的发现,椎间融合术的相关技术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于腰椎间盘疾病和颈椎间盘疾病的治疗。现阶段已公开的相关技术中,多从骨材料生长的空间结构和融合器本身的外轮廓结构来进行改进,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灵活性差,对各个独立病患的适应性低。比如说已公开的专利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510037993.4的名为组装式腰椎微创椎间融合器的专利,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融合器A、B两部分的分体组装设计,在使用过程中,可将配套手柄串连式握持融合器A、B两部分,经椎间孔镜、椎间盘镜工作导管锤入椎间隙,当A部分进入椎间隙且后端出工作套管后,转动手柄180度,使A、B两部分上下相对锤入组装于椎间隙内,实现椎间盘镜或椎间孔镜下椎间融合术,然而不足之处在于,调节过程中,相对于安装平面形成一个上下结构的组装,在术后康复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存在相关椎间盘受力不均衡的问题,同时零件精度要求高导致成本高,相关医疗操作人员的医务水平要求高。综上所述,申请人认为现阶段的技术由于横向尺寸固定难以及时调节,椎间盘受力不均衡,手术成本高,而且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术由于横向尺寸固定难以及时调节,椎间盘受力不均衡,手术成本高,而且难度大的问题。本技术的具体方案是:设计一种组合式椎间融合器,包括处于两侧的仿形侧边块和处于中心位置的中心向上凸起的中心调节块,所述中心调节块与所述仿形侧边块间设有移动副连接,所述移动副连接为阶梯型,所述中心调节块上安装有金属钽3D打印而成的模块化垫块,所述垫块的高度高出所述中心调节块的边缘1到5mm,所述模块化垫块上表面具有自外上向内下方向的倾斜角,倾斜角的角度小于10°。具体实施中,在所述仿形侧边块和所述中心调节块间还设有过渡滑块,所述过渡滑块中嵌套安装金属钽钽体。在所述模块化垫块和金属钽钽体上表面设有限位凸棱,所述限位凸棱朝向椎骨内部倾斜以形成自锁式卡爪。自锁式卡爪的包括至少5列安装位置下向人体内侧伸出的卡槽。中心调节块与所述仿形侧边块间设有位置自锁的构件,所述位置自锁构件包括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两侧各与所述中心调节块与所述仿形侧边块间设有定位销配合,同时所述中心调节块与所述仿形侧边块间对应所述限位条的安装位置设有凹槽。具体实施中,在其底部还设有调节式升降台,所述调节式升降台由金属钽3D打印成型的方形或椭圆形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空腔,在底座的短边或尖弧出设有一对限位槽,升降螺杆穿经所述限位槽两端安装调节螺母,所述升降螺杆两侧对称设置旋向相反的螺纹,以配合套装升降螺块,两升降螺块上各铰支连接升降杆组,所述升降杆组的底端与所述空腔的内部底壁铰支连接,顶端铰支连接连接顶板的下表面,顶板的上表面卡装所述仿形侧边块,自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起向下方贯穿设有通孔,在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和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还设有锁定卡爪,所述底座上设骨材料注入孔。具体实施中,所述调节式升降台替换为由金属钽3D打印而成的、侧边和顶边开口的柜状底座和抽装于所述柜状底座开口部分内的抽匣板,所述抽匣板与所述柜状底座对应侧面间安装至少两对调节其间距的连杆组,所述连杆组的同时连接柜状底座的顶板下面,顶板的上表面卡装所述仿形侧边块,所述抽匣板与所述柜状底座间设有自锁机构,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起向下方贯穿设有通孔,在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和所述柜状底座的下表面还设有锁定卡爪,所述柜状底座上设骨材料注入孔,连杆组包括首位铰支连接的四连杆,其四个铰支连接点中两个底板侧面和抽匣板上,另一个活动处于底板上方和最后一个固定于顶板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横向尺寸组装灵活,可以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动;高度部分可以通过与其他零部件的结合,实现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零件以实现高度调节;各个部件间的组装可以通过自身的结构特点实现一定程度的自锁,为病患后期的康复降低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结构的左视图;图5是另一实施例的全剖视图;图6是再一实施例的全剖视图;图中各部件名称:1.仿形侧边块;2.中心调节块;3.模块化垫块;4.限位条;5.底座;6.升降螺杆;7.锁定卡爪;8.柜状底座;9.抽匣板;10.连杆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组合式椎间融合器,参见图1至图4,设计包括处于两侧的仿形侧边块1和处于中心位置的中心向上凸起的中心调节块2,所述中心调节块2与所述仿形侧边块1间设有移动副连接,所述移动副连接为阶梯型,所述中心调节块2上安装有金属钽3D打印而成的模块化垫块3,所述垫块的高度高出所述中心调节块2的边缘1到5mm,所述模块化垫块3上表面具有自外上向内下方向的倾斜角,倾斜角的角度小于10°。工作过程中,各个部件均3D打印而成,同时,通过更换中心调节块的宽度可以改变整个设备的宽度,使之与病患的个体情况更为贴合。宽度形状更加适应个体。在所述仿形侧边块1和所述中心调节块2间还设有过渡滑块,所述过渡滑块中嵌套安装金属钽钽体。术中注入骨生长材料可以保证骨材料有足够的空间生长,且设备给予其导向能力。在所述模块化垫块3和金属钽钽体上表面设有限位凸棱,所述限位凸棱朝向椎骨内部倾斜以形成自锁式卡爪。自锁式卡爪的包括至少5列安装位置下向人体内侧伸出的卡槽。该设计起到防滑的效果。中心调节块2与所述仿形侧边块1间设有位置自锁的构件,所述位置自锁构件包括限位条4,所述限位条4的两侧各与所述中心调节块2与所述仿形侧边块1间设有定位销配合,同时所述中心调节块2与所述仿形侧边块1间对应所述限位条4的安装位置设有凹槽。该设计一方面不影响表面的平滑过渡,另一方面不影响设备本身的稳定性,可以有效防止后期脱位。实施例2如图5,在其底部还设有调节式升降台,所述调节式升降台由金属钽3D打印成型的方形或椭圆形底座5,所述底座5内设空腔,在底座5的短边或尖弧出设有一对限位槽,升降螺杆6穿经所述限位槽两端安装调节螺母,所述升降螺杆6两侧对称设置旋向相反的螺纹,以配合套装升降螺块,两升降螺块上各铰支连接升降杆组,所述升降杆组的底端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于两侧的仿形侧边块(1)和处于中心位置的中心向上凸起的中心调节块(2),所述中心调节块(2)与所述仿形侧边块(1)间设有移动副连接,所述移动副连接为阶梯型,所述中心调节块(2)上安装有金属钽3D打印而成的模块化垫块(3),所述垫块的高度高出所述中心调节块(2)的边缘1到5mm,所述模块化垫块(3)上表面具有自外上向内下方向的倾斜角,倾斜角的角度小于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于两侧的仿形侧边块(1)和处于中心位置的中心向上凸起的中心调节块(2),所述中心调节块(2)与所述仿形侧边块(1)间设有移动副连接,所述移动副连接为阶梯型,所述中心调节块(2)上安装有金属钽3D打印而成的模块化垫块(3),所述垫块的高度高出所述中心调节块(2)的边缘1到5mm,所述模块化垫块(3)上表面具有自外上向内下方向的倾斜角,倾斜角的角度小于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仿形侧边块(1)和所述中心调节块(2)间还设有过渡滑块,所述过渡滑块中嵌套安装金属钽钽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块化垫块(3)和金属钽钽体上表面设有限位凸棱,所述限位凸棱朝向椎骨内部倾斜以形成自锁式卡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自锁式卡爪的包括至少5列安装位置下向人体内侧伸出的卡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中心调节块(2)与所述仿形侧边块(1)间设有位置自锁的构件,所述位置自锁构件包括限位条(4),所述限位条(4)的两侧各与所述中心调节块(2)与所述仿形侧边块(1)间设有定位销配合,同时所述中心调节块(2)与所述仿形侧边块(1)间对应所述限位条(4)的安装位置设有凹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椎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德胜刘江王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普林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