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除异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3189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纳米胶囊的绿色除异净化剂及其组合。该微纳米胶囊包括天然材料胶囊外壳和油相核心。生物材料外壳是由天然去除异味材料和交联剂组成。油相核心含有长效去异味精油,胶囊壁材中含有天然去异味因子。天然去异味胶囊材料将在发明专利技术中具体描述。绿色材料胶囊的制备方法在发明专利技术中公开。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绿色除异净化剂不仅具有良好的去除异味效果,同时可持久释放天然去异味精油,满足持久去除异味的需求,成分绿色环保,可用于家庭、工厂、医院、公共场所等区域的空气净化和异味去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除异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去除异味和净化空气的微纳米胶囊复合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长效去除异味的以天然材料为囊壁的微纳米胶囊及其制剂组合。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空气污染和异味净化去除越来越受到人民的重视。工作和生活活动总会产生各种空气污染物,甲醛、苯类化合物、氨类化合物、硫类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VOC)等物质会对空气产生污染和形成各种异味,对人们的健康产生损害并使人产生负面的情绪,因此空气净化除异剂是一种重要的环保卫生用品。空气净化剂是指利用自然物质本身所具有的吸附、分解原理,经过现代科学技术处理,所形成的具有消除空气中有害气体、祛除各种异味功能的产品。在现有的空气净化除味剂产品功能单一,性能不稳定,除异持久性差,使用周期短,大量采用化学品造成二次污染,并且没有一种综合性产品能够除去各种异臭味的产品,而且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生产过程污染大,更重要的是现在还没有一种具有降解性能的空气净化除异剂及制备方法。市场上出现的除异净化剂种类较少,大部分为合成化学制剂和无机类光触媒制剂等,较少见到纯天然的除异净化剂。这些除异净化剂基本上都存在以下问题:(1)大量采用合成化合物和无机粉状物,易形成二次污染;(2)在作用过程中活性成分存留时间较短,大大降低了产品消空气净化功能的发挥;(3)净化效果存在不足,杀灭复杂环境浓重异味方面效果有限;(4)产品储存时间短,随着存放时间功效下降;(5)除异净化剂的成分和功能比较单一,缺乏多功能性的净化剂等风险。中国专利申请CN201621464450中所公开的降解性除异净化剂利用无机类沸石复合制剂来进行空气净化和异味去除,方法简单但也导致了其潜在残留量大且功能单一等问题。中国专利申请201410484170开的缓释型除异净化剂,采用二氧化氯稳定液和聚乙二醇为活性成分和缓释材料,但在除异净化时间仍较短,持久性不长,而且对人体有潜在毒性,限制了其应用。针对以上各种除异净化产品所面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包载有天然去异味精油的交联生物材料微纳米胶囊来取代以往的消毒杀菌有效成分,微纳米胶囊材料具有效果稳定、持久性长、功能多样、绿色环保等优点,解决了现有除异剂净化效果不足、持久时间短、功能单一、潜在毒性大等问题。在现有的生物材料微纳米胶囊技术中,大多是以合成和改性生物大分子材料作为微纳米胶囊壁材,潜在毒性较高,二次污染大。本专利技术以天然除异精油为主体,取代了传统的合成类和改性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同时以除异型天然材料为微纳米胶囊壁材主体,采用天然盐作为交联剂,大大降低了由交联剂所带来的毒性,成功制备出了包载有天然除异精油的纯天然微纳米胶囊,可用于持久消除异味,净化空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天然材料为囊壁包载除异精油的微纳米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主要解决了传统除异净化产品性能不足、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差、功能单一、潜在毒性大等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传统微纳米胶囊体系中含有甲醛等有毒物质的问题,且采用生物材料和无机盐来制备胶囊壁材,避免了传统材料毒性高和污染大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天然除异精油与天然生物大分子材料为囊壁的微纳米胶囊,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由除异精油10wt%-70wt%、除异生物大分子材料0.5wt%-10wt%、去离子水30wt%-90wt%、天然交联剂0.01wt%-3wt%组成(所有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上述胶囊中,所述的除异精油为异硫氰酸烯丙脂、百里香酚、肉桂醛、1,8-桉叶素、青篙素、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的一种或组合,其为不溶于水的液体精油。上述胶囊中,所述的天然分子壁材为天蚕素、蜜蜂肽、乳链菌肽中的至少一种。上述胶囊中,所述的交联剂为硫酸钠、磷酸钠、碳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以除异味精油和除异生物大分子为囊壁的微纳米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步骤1:将除异生物大分子和去离子水混合配制成质量百分比为0.5%-10%的水溶液,搅拌,制得水相;步骤2:将水相和除异精油相混合,经高速均质机高速剪切2-10分钟,制备水包油型乳液;步骤3:将所制得的乳液在25-45°C下保温15-120分钟,按配比加入交联剂;步骤4:将温度升高至55-130°C恒温2-6小时,可以得到以除异生物大分子为囊壁的除异微纳米胶囊。本专利技术以除异生物大分子与天然交联剂发生交联反应形成纯天然外壳,以除异精油作为芯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除异微纳米胶囊。其中水相是生物大分子水溶液及去离子水,油相是除异精油。水相、油相混合纯天然后经高速剪切形成乳液,在加热作用下天然交联剂在水油界面上发生交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形成除异生物大分子外壳,将除异精油包覆在其中。本专利技术所应用的界面聚合法原理如下:将一种或多种生物大分子置于体系当中,在高剪切与生物大分子亲疏水官能团的作用下生物大分子聚集于在水油两相界面上,再通过交联剂的加入,界面发生物理或者生物化学交联,将芯材包覆其中的方法。这种制备方法绿色环保、条件温和、芯材包载率高,所制备的微纳米胶囊形状为形状规整,粒径均一。本专利技术中,生物大分子与天然交联剂的反应机理如下,生物大分子都具有多个氨基基团,其与交联剂通过离子作用力形成物理交联,在加热条件下形成网络状聚合物,最终得到生物大分子外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优势是:(1)本专利技术中的方法属于界面离子和生物化学聚合,过程简单,易于控制,生产工艺绿色环保。所制备出的包载有除异精油的微纳米胶囊具有有效成分包载率高、释放时间长、绿色环保、粒径均匀、除异持久性强、功能多样等优点。(2)本专利技术以除异精油作为芯材,除异精油较易氧化失活,挥发性强,使用和储存损失较大,通过微纳米胶囊化包覆之后可减少了油相与外界物质接触,防止除异精油有效成分的变质和损失,同时也减缓除异精油的挥发和损失,提高了其储藏时间。(3)本专利技术使用生物大分子作为微纳米胶囊壁材,采用天然交联剂进行交联,无甲醛等高毒性交联剂,有效避免了微纳米胶囊中甲醛及其他毒性化合物残留的问题。(4)本专利技术选择以绿色天然材料制备,无传统方法中所采用的合成类和改性生物大分子类原料的加入,也无合成类助剂(如金属催化物)的加入,避免了潜在毒性较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以除异精油为芯材与除异生物大分子为囊壁的精油微纳米胶囊对于微纳米胶囊的产业化和绿色生物化学行业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除异微纳米胶囊的光学显微镜照片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除异微纳米胶囊的精油释放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以下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在25°C下将15克异硫氰酸烯丙脂与30毫升2.5%乳链菌肽水溶液在100毫升玻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纳米胶囊,所述微纳米胶囊包含被包封在生物大分子复合材料中的除异精油;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的表面由除异生物大分子交联而成,除异精油的重量百分比为10%-70%,生物大分子的重量百分比为0.5%-10%,交联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01%-4%;微纳米胶囊具有在1-50微米范围内的平均粒径;所述的胶囊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将除异精油油相分散在含有除异生物大分子的水溶液中,形成均匀的混悬液;(2)将交联剂混入步骤(2)形成的混悬液,(3)加热固化得到包载除异精油的生物大分子微纳米胶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胶囊,所述微纳米胶囊包含被包封在生物大分子复合材料中的除异精油;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的表面由除异生物大分子交联而成,除异精油的重量百分比为10%-70%,生物大分子的重量百分比为0.5%-10%,交联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01%-4%;微纳米胶囊具有在1-50微米范围内的平均粒径;所述的胶囊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将除异精油油相分散在含有除异生物大分子的水溶液中,形成均匀的混悬液;(2)将交联剂混入步骤(2)形成的混悬液,(3)加热固化得到包载除异精油的生物大分子微纳米胶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大分子选自天蚕素、蜜蜂肽、乳链菌肽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剂选自硫酸钠、磷酸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材油相选自异硫氰酸烯丙脂、百里香酚、肉桂醛、1,8-桉叶素、青篙素、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力褚子菡徐世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芬之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