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腰挎便携式呼吸器,属于煤矿、消防救援逃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呼吸器体积大、携带及使用不便、呼吸温度高、产品有效性无法判断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呼吸器包括口鼻罩(1)、呼吸管(2)、产氧部(3)、气囊(4)和上盖(5),产氧部(3)包括产氧罐(31)和三通单元(32);产氧罐(31)上设置有观察窗口;呼吸管(2)的一端与口鼻罩(1)连接,另一端通过三通单元(32)与产氧罐(31)连接,三通单元(32)与气囊(4)连接,气囊(4)与产氧罐(31)连接,上盖(5)罩设在产氧部(3)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携带使用方便,体积小,散热效率高,同时能够直观确定产氧剂是否失效,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腰挎便携式呼吸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消防救援逃生
,尤其涉及一种腰挎便携式呼吸器。
技术介绍
煤矿、建筑物等场所火灾事故发生时,被困现场的受灾人员除可以采取湿毛巾捂住口鼻或采用佩戴过滤式呼吸面罩或压缩气瓶呼吸器等自救措施外,还可以采用佩戴化学氧呼吸器等手段进行现场疏散和逃生自救。但是,剧烈燃烧后的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烟雾中的有毒有害成分十分复杂,而湿毛巾和过滤式呼吸面罩只能过滤少数几种特定的有毒气体,很难达到预期的过滤净化效果,而且对氧气浓度低于17%的环境也不适用,难以切实保障逃生人员的生命安全,压缩气瓶式呼吸器属于高压容器,容易产生爆炸等危险事故。因此化学氧呼吸器是目前比较理想的煤矿、消防、化工、密闭空间等作业场景的呼吸防护救援装备。化学氧救援呼吸装置依据以超氧化物为主要成分的空气再生剂与CO2、H2O反应生成可呼吸用新鲜空气为原理研制,其使用不受周围大气环境气体成分的限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应急逃生自救器。然而,由于化学氧方式生成氧气时会释放热量,使化学氧救援呼吸装置的气体再生罐产生局部高温,容易引起对佩戴人员的二次伤害。如何降低使用过程中化学氧救援呼吸装置气体再生罐的温度并防止局部高温对人体的伤害,成为化学氧救援呼吸装置应用普及的关键技术之一。同时,现有化学氧呼吸器多为方盒型设计,携带不舒适,佩戴使用较为复杂,安全性差,管路及面罩对行动的影响较大,而且无法直观判断产品失效或是否达到防护时间上限。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腰挎便携式呼吸器,用以解决现有呼吸器体积大、携带及使用不便、呼吸温度高、产品有效性无法判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腰挎便携式呼吸器,包括口鼻罩、呼吸管、产氧部、气囊和上盖,产氧部包括产氧罐和三通单元;产氧罐上设置有观察窗口;呼吸管的一端与口鼻罩连接,另一端通过三通单元与产氧罐连接,三通单元与气囊连接,气囊与产氧罐连接,上盖罩设在产氧部上。进一步地,所述产氧罐为扁半球形结构,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和隔板,进气管和出气管处均设有过滤网;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对称设置在产氧罐的顶部两端,所述隔板设置在产氧罐的内部。进一步地,所述三通单元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连通形成一条管道;所述第三通道设置在所述管道上。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呈U型结构,所述产氧罐部嵌设在U型空间内。进一步地,所述产氧部还包括连接管,连接管呈倒L型,连接管一端与所述出气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气囊的进气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道与呼吸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通道与进气管连接,所述第三通道与气囊的出气口连接,所述出气管通过连接管与气囊的进气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产氧部还包括隔热套,隔热套套设在产氧罐外部。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为扁半球形,上盖与所述产氧罐连接后使呼吸器呈圆饼状。进一步地,所述口鼻罩包括底托、密封圈和绑带,所述底托与密封圈连接,所述绑带设置在底托与密封圈之间。进一步地,腰挎便携式呼吸器还包括腰带扣,腰带扣设置在产氧罐和上盖之间,且能够随上盖和产氧罐的分离而自动脱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单向阀的三通单元将呼吸管、气囊和产氧罐连通,仅利用一根呼吸管即实现了人体呼出的气体经产氧罐进入气囊,再从气囊绕过产氧罐直接进入人体呼吸系统的循环式产氧,简化了传统两管或三管式实现循环式产氧的结构,使用过程更为便捷,对使用者的行动影响更小;所有气体在进入人体呼吸系统之前,均从气囊的一端流向另一端,气流行程达到最长,散热效果更好,同时避免了往复式气流导致的呼吸过程中气体两次经过产氧罐使气体的温度升高,提高了吸入氧气的舒适度;(2)本专利技术的口鼻罩由硬质底托和软质密封圈组成,底托和密封圈之间夹装有头部绑带,方便固定口鼻罩使之与人体面部密合,佩戴状态下底托与呼吸管的接口朝下,方便呼吸管的悬垂,避免佩戴时呼吸管向前伸展过长,影响行动,同时能够在产品包装时节约空间;口鼻罩上的绑带直接夹在硬质底托和软质密封圈之间,不需要在硬质底托上额外设置扣孔与绑带连接,进一步减小了口鼻罩的体积;(3)本专利技术的产氧罐内部设置有上下交错的隔板,使空气由进气管流入产氧罐内以后沿连续S形曲线流动至出气管,避免了空气仅在进出气管口最短连线之间流动,造成其余空间内的产氧剂浪费;同时,隔板采用热管材料制作且与产氧罐的壁面接触,能够将产氧罐内部热量传导至外壁,降低内部反应温度;(4)本专利技术的产氧罐为扁半球形,配合扁半球形的上盖,使呼吸器包装状态下呈圆饼形,悬挂在腰间等状态下携带或挂于胸前使用时更舒适;(5)本专利技术的产氧罐设置有观察窗,观察窗口的边缘设置有刻度线,通过观察窗口边缘的刻度,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预估剩余防护时间,让使用者直观掌握呼吸器的剩余防护时间,确保自救呼吸器的使用安全性;(6)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初期生氧装置,初期生氧装置内存储有压缩氧气,初期生氧装置与气囊的进气口连通,在呼吸器佩戴初期,打开初期生氧装置的阀门,将内部的压缩氧气充入气囊内,先供使用者使用,提高了呼吸器使用时的舒适度;(7)本专利技术的产氧罐外部套设有隔热套,隔热套上设置有散热缓冲孔,不仅能够起到散热作用,还可以在产氧罐受到撞击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产氧罐内部的产氧剂破损产生粉尘,不利于与低氧浓度的空气充分反应,造成产氧剂的浪费,同时粉尘容易随空气进入呼吸道,给使用者造成伤害;(8)本专利技术采用马甲式的呼吸气囊设计,气囊采用U型设计,产氧罐嵌于U型空间内,使呼吸器的主体分布在胸前,折叠后的结构小巧,穿戴使用更舒适便捷,且马甲上带有反光材料,方便营救人员确定被困者的位置;(9)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腰带扣,腰带扣设置在上盖与产氧罐之间,当需要携带呼吸器时,将腰带穿过腰带扣的凸起部,即可将呼吸器挎在腰间,当使用呼吸器时,包装卡箍解除后上盖与产氧罐分离的同时,腰带扣自动与产品脱离,无需解除腰带即可使用产品,方便快捷。本专利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为呼吸器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呼吸器的口鼻罩结构示意图;图3为呼吸器的产氧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呼吸器的产氧部去除初期生氧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图5为呼吸器的上盖与产氧罐连接状态结构剖视图;图6为呼吸器的包装状态结构示意图;图7为呼吸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口鼻罩;11-底托;12-密封圈;13-绑带;2-呼吸管;3-产氧部;31-产氧罐;311-进气管;312-出气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腰挎便携式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口鼻罩(1)、呼吸管(2)、产氧部(3)、气囊(4)和上盖(5),产氧部(3)包括产氧罐(31)和三通单元(32);产氧罐(31)上设置有观察窗口;呼吸管(2)的一端与口鼻罩(1)连接,另一端通过三通单元(32)与产氧罐(31)连接,三通单元(32)与气囊(4)连接,气囊(4)与产氧罐(31)连接,上盖(5)罩设在产氧部(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挎便携式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口鼻罩(1)、呼吸管(2)、产氧部(3)、气囊(4)和上盖(5),产氧部(3)包括产氧罐(31)和三通单元(32);产氧罐(31)上设置有观察窗口;呼吸管(2)的一端与口鼻罩(1)连接,另一端通过三通单元(32)与产氧罐(31)连接,三通单元(32)与气囊(4)连接,气囊(4)与产氧罐(31)连接,上盖(5)罩设在产氧部(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挎便携式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氧罐(31)为扁半球形结构,包括进气管(311)、出气管(312)和隔板(313),进气管(311)和出气管(312)处均设有过滤网;
所述进气管(311)和出气管(312)对称设置在产氧罐(31)的顶部两端,所述隔板(313)设置在产氧罐(3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挎便携式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单元(32)包括第一通道(321)、第二通道(322)和第三通道(323);所述第一通道(321)和第二通道(322)连通形成一条管道;所述第三通道(323)设置在所述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挎便携式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4)呈U型结构,所述产氧罐部(3)嵌设在U型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腰挎便携式呼吸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启福,刘亮,贾彦翔,鲁檬,耿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