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春明专利>正文

一种降低血液粘稠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3073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血液粘稠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电脑输入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所患疾病、血脂值、血流变值信息、超声血管年龄检测结果,根据信息数据处理给出采血量、残留量、疗程次数、间隔时间、具体建议日期信息。有益效果在于:该方法符合卫健委批准血疗项目技术的规定,降低了风险,保证了效果,通过计算机信息处理数据,将治疗经验变成了科学数据,采血量、残留量、疗程和间隔时间更科学,预定日期和实时提醒可以解决患者不按时治疗的问题;能够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血脂、改善缺氧状态,防治心脑血管等疾病、缺血缺氧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代谢性疾病,降低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血液粘稠度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特别是涉及一种降低血液粘稠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家卫健委批准的血疗技术有两种,一种是臭氧大自血疗法,将臭氧治疗仪产生的臭氧,加入抽出的100-200毫升血液的血袋中,充分混合后回输。另一种是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将抽出的400毫升血液的血袋,放入离心机离心后分层,在净化工作台内无菌操作,将中上层的血细胞和血浆倒入另一个大血容器袋,在血容器袋内充氧气后,置于生物平衡仪(光量子仪器)的紫外线照射下,氧气变成臭氧溶入血液后氧离子和红细胞氧和,然后输入体内,底层血液细胞碎片等粘稠物废弃。两种方法共同效果是,改善缺血缺氧症状、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前一种方法简单安全,但是采血量较少,不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效果局限,后一种方法能够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血脂,效果明显,但是氧气直接加入血液,且需要紫外线照射把氧气变成臭氧利于溶入血液,操作复杂时间较长,有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降低血液粘稠度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降低血液粘稠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电脑输入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所患疾病、血脂值、血流变值信息、超声血管年龄检测结果,根据信息数据处理给出采血量、残留量、疗程次数、间隔时间、具体建议日期信息;B、使用带转换开关的三通连接采输血器、血袋及生理盐水瓶,先将三通连接生理盐水瓶,选择充盈静脉穿刺成功后用胶布固定,然后关闭输液通道,打开采血通道采血400毫升左右,调节三通到输液状态维持静脉通道;C、在血袋上标记患者姓名、性别和年龄,留取化验血脂和血流变的血液到试管送检,用血管钳钳夹采血管,用热塑封机封闭血袋连接管;D、将采血血袋称重后置于离心机的平衡罐中,在平衡罐对侧放入相同重量的砝码以保持平衡,设置转速1400转每分钟,离心10分钟;E、在净化工作台内分浆,将离心分层的血液中上层灌入事前标记有患者姓名、性别和年龄的血容器袋,注意多留上层的油脂,根据显示屏数据要求留取残留液,必要时用净化工作台内的称重称称重;F、在净化工作台内将臭氧发生器的臭氧,通过100毫升无菌注射器通过硅胶管注入血容器袋,臭氧和血液按照1:1配比,盖上硅胶管的无菌塞,用血管钳夹住硅胶管;G、将加入臭氧的血容器袋摇一摇,促进臭氧融入血液变成氧气和红细胞结合,然后将血容器袋置于37℃的恒温加热箱5分钟,使血液温度接近37℃,注意血袋的硅胶管口不能沾水;H、经过至少两人核对信息无误后,将加温后的血容器袋置于输液架上,消毒后打开硅胶管盖,连接输血器,打开三通开始回输血液,先慢后快;I、输完血液后拔出针头按压10分钟以上,嘱咐患者保护防止出血和预防感染,将残留的血液残渣让患者观看后,连同输血器、采血袋、血容器袋按照规定消毒销毁处理;J、重复多次操作,每次操作间隔时间不少于一个星期,直至患者血液粘稠度处于正常水平(血液粘度正常成年男性是3.84-5.30,成年女性是3.39-4.4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患者信息评估是根据几万多列患者的治疗信息数据,结合医护人员总结出的治疗数据汇总而成,按照每组信息2-5档设置,编程计算软件,当输入患者信息时通过计算机处理给出综合结果建议。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可以打印建议信息单,设置电脑提前3天显示患者提示信息,通过患者手机发送提示信息,及时随访预约。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每一次治疗前,需要化验血常规排除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性疾病,需要查看既往患病的检查单,测血压,医生要评估病人耐受程度。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操作前询问患者有无体弱、乏力、患感冒、低血压、月经期采血禁忌症,告知采血前避免进食油条、豆浆、牛奶,根据患者体质信息确定采血量。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中,采血量根据患者的体质信息确定,采血量不超过500毫升,摇晃采血袋让采血袋内的抗凝剂和血液混合防止血液凝固。进一步的,所述步骤D中,可以同时离心1-4个人的血袋,用砝码平衡。进一步的,所述步骤F中,医用臭氧发生器的连接管需要连接无菌硅胶管,再连接无菌注射器,减少交叉感染的概率。进一步的,所述步骤F中,如果血容器袋体积较大,可以增加臭氧的量,保障血液和臭氧1:1的溶解浓度,保证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步骤G中,要注意保护血容器袋的连接硅胶管避免污染,特别是保护无菌塞避免污染,在连接输血器前要用酒精消毒。进一步的,所述步骤H中,核对输血信息应该两个人共同核对避免失误,40分钟内输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方法符合卫健委(卫生部)批准血疗项目技术的规定,降低了风险,保证了效果,通过计算机信息处理数据,将治疗经验变成了科学数据,采血量、残留量、疗程和间隔时间更科学,预定日期和实时提醒可以解决患者不按时治疗的问题;能够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血脂、改善缺氧状态,防治心脑血管等疾病、缺血缺氧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代谢性疾病,降低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降低血液粘稠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电脑输入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所患疾病、血脂值、血流变值信息、超声血管年龄检测结果,根据信息数据处理给出采血量、残留量、疗程次数、间隔时间、具体建议日期信息;B、使用带转换开关的三通连接采输血器、血袋及生理盐水瓶,先将三通连接生理盐水瓶,选择充盈静脉穿刺成功后用胶布固定,然后关闭输液通道,打开采血通道采血400毫升左右,调节三通到输液状态维持静脉通道;C、在血袋上标记患者姓名、性别和年龄,留取化验血脂和血流变的血液到试管送检,用血管钳钳夹采血管,用热塑封机封闭血袋连接管;D、将采血血袋称重后置于离心机的平衡罐中,在平衡罐对侧放入相同重量的砝码以保持平衡,设置转速1400转每分钟,离心10分钟;E、在净化工作台内分浆(净化工作台选用申请号ZL201821273053.0,公开/公告日:2019年05月21日的专利公开的一种新型显示信息的净化工作台),护士戴无菌手套,消毒采血管后用无菌剪刀剪断,断端和血容器袋相连,慢慢的将离心分层的血液中上层灌入事前标记有患者姓名、性别和年龄的血容器袋,注意多留上层的油脂,根据显示屏数据要求留取残留液,必要时用净化工作台内的称重称称重;F、在净化工作台内将臭氧发生器的臭氧,通过100毫升无菌注射器通过硅胶管注入血容器袋,臭氧和血液按照1:1配比,盖上硅胶管的无菌塞,用血管钳夹住硅胶管;G、将加入臭氧的血容器袋摇一摇,促进臭氧融入血液变成氧气和红细胞结合,然后将血容器袋置于37℃的恒温加热箱5分钟,使血液温度接近37℃,注意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血液粘稠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通过电脑输入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所患疾病、血脂值、血流变值信息、超声血管年龄检测结果,根据信息数据处理给出采血量、残留量、疗程次数、间隔时间、具体建议日期信息;/nB、使用带转换开关的三通连接采输血器、血袋及生理盐水瓶,先将三通连接生理盐水瓶,选择充盈静脉穿刺成功后用胶布固定,然后关闭输液通道,打开采血通道采血400毫升左右,调节三通到输液状态维持静脉通道;/nC、在血袋上标记患者姓名、性别和年龄,留取化验血脂和血流变的血液到试管送检,用血管钳钳夹采血管,用热塑封机封闭血袋连接管;/nD、将采血血袋称重后置于离心机的平衡罐中,在平衡罐对侧放入相同重量的砝码以保持平衡,设置转速1400转每分钟,离心10分钟;/nE、在净化工作台内分浆,将离心分层的血液中上层灌入事前标记有患者姓名、性别和年龄的血容器袋,注意多留上层的油脂,根据显示屏数据要求留取残留液,必要时用净化工作台内的称重称称重;/nF、在净化工作台内将臭氧发生器的臭氧,通过100毫升无菌注射器通过硅胶管注入血容器袋,臭氧和血液按照1:1配比,盖上硅胶管的无菌塞,用血管钳夹住硅胶管;/nG、将加入臭氧的血容器袋摇一摇,促进臭氧融入血液变成氧气和红细胞结合,然后将血容器袋置于37℃的恒温加热箱5分钟,使血液温度接近37℃,注意血袋的硅胶管口不能沾水;/nH、经过至少两人核对信息无误后,将加温后的血容器袋置于输液架上,消毒后打开硅胶管盖,连接输血器,打开三通开始回输血液,先慢后快;/nI、输完血液后拔出针头按压10分钟以上,嘱咐患者保护防止出血和预防感染,将残留的血液残渣让患者观看后,连同输血器、采血袋、血容器袋按照规定消毒销毁处理;/nJ、重复多次操作,每次操作间隔时间不少于一个星期,直至患者血液粘稠度处于正常水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血液粘稠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电脑输入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所患疾病、血脂值、血流变值信息、超声血管年龄检测结果,根据信息数据处理给出采血量、残留量、疗程次数、间隔时间、具体建议日期信息;
B、使用带转换开关的三通连接采输血器、血袋及生理盐水瓶,先将三通连接生理盐水瓶,选择充盈静脉穿刺成功后用胶布固定,然后关闭输液通道,打开采血通道采血400毫升左右,调节三通到输液状态维持静脉通道;
C、在血袋上标记患者姓名、性别和年龄,留取化验血脂和血流变的血液到试管送检,用血管钳钳夹采血管,用热塑封机封闭血袋连接管;
D、将采血血袋称重后置于离心机的平衡罐中,在平衡罐对侧放入相同重量的砝码以保持平衡,设置转速1400转每分钟,离心10分钟;
E、在净化工作台内分浆,将离心分层的血液中上层灌入事前标记有患者姓名、性别和年龄的血容器袋,注意多留上层的油脂,根据显示屏数据要求留取残留液,必要时用净化工作台内的称重称称重;
F、在净化工作台内将臭氧发生器的臭氧,通过100毫升无菌注射器通过硅胶管注入血容器袋,臭氧和血液按照1:1配比,盖上硅胶管的无菌塞,用血管钳夹住硅胶管;
G、将加入臭氧的血容器袋摇一摇,促进臭氧融入血液变成氧气和红细胞结合,然后将血容器袋置于37℃的恒温加热箱5分钟,使血液温度接近37℃,注意血袋的硅胶管口不能沾水;
H、经过至少两人核对信息无误后,将加温后的血容器袋置于输液架上,消毒后打开硅胶管盖,连接输血器,打开三通开始回输血液,先慢后快;
I、输完血液后拔出针头按压10分钟以上,嘱咐患者保护防止出血和预防感染,将残留的血液残渣让患者观看后,连同输血器、采血袋、血容器袋按照规定消毒销毁处理;
J、重复多次操作,每次操作间隔时间不少于一个星期,直至患者血液粘稠度处于正常水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降低血液粘稠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春明蔡如意黎月梅沈洪丹高健
申请(专利权)人:蔡春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