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油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29910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按摩油膏,按重量百分计,其制备原料包含:70%‑98%的油或油的混合物;1‑20%的油相增稠剂;余量的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按摩油膏配方和制备工艺简单,制备的产品操作体验感令人满意,不过于油腻,有一定的润肤性,轻薄不厚重又有较好的铺展性,吸收好,能促进肌肤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防止肌肤衰老和松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摩油膏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日化领域,更加涉及一种涂抹手感较好的按摩油膏。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人体所接触的外在环境变差,加之饮食不均衡、生活不规律,常会使新陈代谢速度减缓,导致肌肤表面老废角质无法自然脱落,使皮肤粗糙、暗沉。而按摩能够促进肌肤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防止肌肤衰老和松弛,同时使按摩产品中的活性成分更好地被皮肤下面的活细胞吸收,让肌肤重新呼吸。目前市面上售有各式按摩产品,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即取舍难断:一则为了性状更亮眼、保质期更长,添加大量化学工业品,从而产生刺激、不够温和;再则为了减少添加剂、从产品安全性考虑,简化配方,却导致产品肤感不够理想,要么过于油腻、吸收性差,要么铺展不佳、拖曳感强。用纯油按摩存在操作性受限等问题,无论何种包材,都会有渗漏现象,最主要还是流动性大、使用不便的问题,不及棒状或球状成型的按摩膏便于操作。而目前有些用“结构”剂或“凝胶”剂进行结构化的固体成型按摩膏,又存在滋润度和铺展性欠缺的问题,施加期间拖曳感明显。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良好的流变控制和优秀的施加铺展以及满意的物理触感的按摩油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摩油膏,按重量百分计,其制备原料包含:70%-98%的油或油的混合物;1-20%的油相增稠剂;余量的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油或油的混合物选自向日葵籽油、辛酸/癸酸甘油三酯、霍霍巴油、氢化大豆油、蓖麻籽油、杏仁油、甜扁桃油、低芥酸菜子油、椰子油、氢化椰油、棕榈油、氢化棕榈油、棕榈仁油、氢化棕榈仁油、牛油果树果脂油、可可籽脂油、巴巴苏籽油、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三异硬脂醇柠檬酸酯、二异硬脂醇二聚亚油酸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油相增稠剂选自氢化植物油、甘油山嵛酸酯/二十酸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丙二醇二辛酸酯/二癸酸酯、聚酰胺-3、乙基纤维素、糊精棕榈酸酯、二甲基甲硅烷基化硅石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油相增稠剂选自氢化植物油、甘油山嵛酸酯/二十酸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丙二醇二辛酸酯/二癸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蜡为有机硅氧聚合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蜡为烷基接枝的硅氧烷聚合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蜡的熔点低于或等于6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按重量百分计,其制备原料包含:95%-98%的油或油的混合物;1-2%的油相增稠剂;余量的蜡。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上述的按摩油膏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S01将油或油的混合物加热至50-90℃,依次投入蜡和油相增稠剂;S02加热状态高速均质搅拌,使蜡和油相增稠剂快速完全熔化并混合均匀,最终得到的油溶液呈透明、无杂质状态;S03灌装、冷却、成型。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日化品,其包含上述的按摩油膏。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按摩油膏配方和制备工艺简单,制备的产品操作体验感令人满意,不过于油腻,有一定的润肤性,轻薄不厚重又有较好的铺展性,吸收好,能促进肌肤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防止肌肤衰老和松弛。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应当知道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摩油膏,按重量百分计,其制备原料包含:70%-98%的油或油的混合物;1-20%的油相增稠剂;余量的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油或油的混合物选自向日葵籽油、辛酸/癸酸甘油三酯、霍霍巴油、氢化大豆油、蓖麻籽油、杏仁油、甜扁桃油、低芥酸菜子油、椰子油、氢化椰油、棕榈油、氢化棕榈油、棕榈仁油、氢化棕榈仁油、牛油果树果脂油、可可籽脂油、巴巴苏籽油、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三异硬脂醇柠檬酸酯、二异硬脂醇二聚亚油酸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油相增稠剂选自氢化植物油、甘油山嵛酸酯/二十酸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丙二醇二辛酸酯/二癸酸酯、聚酰胺-3、乙基纤维素、糊精棕榈酸酯、二甲基甲硅烷基化硅石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油相增稠剂选自氢化植物油、甘油山嵛酸酯/二十酸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丙二醇二辛酸酯/二癸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蜡为有机硅氧聚合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蜡为烷基接枝的硅氧烷聚合物。优选的,所述蜡选自硬脂基聚二甲硅氧烷、鲸蜡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双-PEG-18甲基醚二甲基硅烷、巴西棕榈树(COPERNICIACERIFERA)蜡、C30-45烷基鲸蜡硬脂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硬脂氧基三甲基硅烷和硬脂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蜡的熔点低于或等于6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按重量百分计,按摩油膏制备原料包含:95%-98%的油或油的混合物;1-2%的油相增稠剂;余量的蜡。优选的,按重量百分计,按摩油膏制备原料包含:97%的油或油的混合物;1.5%的油相增稠剂;1.5%的蜡。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上述的按摩油膏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S01将油或油的混合物加热至50-90℃,依次投入蜡和油相增稠剂;S02加热状态高速均质搅拌,使蜡和油相增稠剂快速完全熔化并混合均匀,最终得到的油溶液呈透明、无杂质状态;S03灌装、冷却、成型。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日化品,其包含上述的按摩油膏。本专利技术选用的油相增稠剂在体系中形成不同的氢键组成物理网络结构,同时油相被固定在此网络结构中形成胶相,通过增稠悬浮机理达到流动改性效果;但是当极性基团或者含量过大或者过小时时,油相反而不容易形成胶相,从而造成过硬或者流动软质的情况;此时通过加入的蜡对油相形成结构化从而改善了成型情况。特别选用硬脂基聚二甲硅氧烷的效果最好,可能的原因是双-PEG-18甲基醚二甲基硅烷具有较低的熔点,可溶于水和乙醇体系,容易增泡,而硬脂基聚二甲硅氧烷则属于单链,且链长合适,可以将固定在网络结构的油相恰好的结构化,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流变控制和优秀的施加铺展以及满意的物理触感三者兼得的效果。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专利中的材料均为市售。各实施例的配比见表1。相应的制备步骤如下:实施例1-3固体按摩油膏的制备将向日葵籽油(实施例1)或霍霍巴油(实施例2)或蓖麻籽油(实施例3)加入烧杯中,加入甘油山嵛酸酯/二十酸酯作为油相增稠剂,并在80℃下,水浴加热、搅拌,使增稠剂完全处于熔化状态(甘油山嵛酸酯/二十酸酯常温下呈白色颗粒状);接着向体系中加入硬脂基聚二甲硅氧烷作为肤感调理剂,充分搅拌熔化后,待体系呈现透明、均一油溶液时,反应物出料,室温下冷却得到浅黄色膏状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摩油膏,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计,其制备原料包含:/n70%-98%的油或油的混合物;/n1-20%的油相增稠剂;/n余量的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油膏,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计,其制备原料包含:
70%-98%的油或油的混合物;
1-20%的油相增稠剂;
余量的蜡。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油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或油的混合物选自向日葵籽油、辛酸/癸酸甘油三酯、霍霍巴油、氢化大豆油、蓖麻籽油、杏仁油、甜扁桃油、低芥酸菜子油、椰子油、氢化椰油、棕榈油、氢化棕榈油、棕榈仁油、氢化棕榈仁油、牛油果树果脂油、可可籽脂油、巴巴苏籽油、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三异硬脂醇柠檬酸酯、二异硬脂醇二聚亚油酸中的至少一种。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摩油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增稠剂选自氢化植物油、甘油山嵛酸酯/二十酸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丙二醇二辛酸酯/二癸酸酯、聚酰胺-3、乙基纤维素、糊精棕榈酸酯、二甲基甲硅烷基化硅石中的至少一种。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按摩油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增稠剂选自氢化植物油、甘油山嵛酸酯/二十酸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丙二醇二辛酸酯/二癸酸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丹陶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翊日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