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刷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965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牙刷头结构,包括中心刷毛簇以及设置于所述中心刷毛簇外围的周边刷毛簇,所述周边刷毛簇前刷面具有向所述中心刷毛簇的凹面,所述中心刷毛簇的顶端凸出所述凹面,并形成弧形顶面,所述中心刷毛簇与所述周边刷毛簇具有间隔。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刷毛呈花形设计,且各簇刷毛之间留有间隔,在刷牙时起泡丰盈,且各毛簇增大了接触面积,提升清洁效果,凸出的中心刷毛簇与周边刷毛簇配合抛光齿面,更是进一步提升了清洁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刷毛为无铜片方式设置于刷头上,且整体配合基片使用超声焊接固定于刷头,结构更为合理,装配工序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牙刷头结构
本技术涉及日用品牙刷
,尤其涉及一种牙刷头结构。
技术介绍
使用牙刷清洁牙齿以便从牙齿表面上除去污斑和碎屑。常规的牙刷一般有带刷毛簇的头部和也可以有其他类型的清洁结构如用于清洁软组织的表面。这些刷毛簇是使用铁片将一簇刷毛的根部与牙刷头部的孔位固定,此种固定方式决定了这一簇刷毛的数量,且决定了其能容纳刷毛密度,因此并不能形成数量众多的细刷毛,以达到更为理想的口腔清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牙刷头结构。可提高口腔清洁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牙刷头结构,包括中心刷毛簇以及设置于所述中心刷毛簇外围的周边刷毛簇,所述周边刷毛簇前刷面具有向所述中心刷毛簇的凹面,所述中心刷毛簇的顶端凸出所述凹面,并形成弧形顶面,所述中心刷毛簇与所述周边刷毛簇具有间隔。进一步地,所述周边刷毛簇包括对称分布的前簇刷毛、后簇刷毛、左侧簇刷毛、右侧簇刷毛。更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左侧簇刷毛、右侧簇刷毛分别与所述前簇刷毛、后簇刷毛之间的斜簇刷毛,且相互之间具有间隔。更进一步地,所述前簇刷毛、后簇刷毛、左侧簇刷毛、右侧簇刷毛的截面形状均由内到外从小到大变化。更进一步地,所述前簇刷毛、后簇刷毛截面呈扇形结构。更进一步地,所述左侧簇刷毛、右侧簇刷毛呈纵向长条形设置。更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刷毛簇的顶端凸出所述凹面的内边缘1~2mm。更进一步地,8.还包括基片,所述基片表面具有穿过所述中心刷毛簇及周边刷毛簇的若干孔位,所述基片背面于所述若干孔位的范围内形成凹位,所述中心刷毛簇及周边刷毛簇的背面形成一置于所述凹位中的熔层。更进一步地,还包括牙刷头座,所述牙刷头座具有置入所述基片的腔位。更进一步地,所述基片的背面边缘具有第一阶梯沿,所述牙刷头座对应所述阶梯沿的形状设置有第二阶梯沿。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结构使得刷毛呈花形设计,且各簇刷毛之间留有间隔,在刷牙时起泡丰盈,且各毛簇增大了接触面积,提升清洁效果,凸出的中心刷毛簇与周边刷毛簇配合抛光齿面,更是进一步提升了清洁效果,本技术所使用的刷毛为无铜片方式设置于刷头上,且整体配合基片使用超声焊接固定于刷头,结构更为合理,装配工序简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又一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装配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照图1、图2、图3所示的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牙刷头结构,包括了牙刷头座1、基片2、中心刷毛簇3、若干周边刷毛簇4。中心刷毛簇3呈圆形或椭圆形等形状,位于牙刷头刷面的中心位置。中心刷毛簇3优选的直径范围为4.4~5.2mm。若干周边刷毛簇4分为对称分布的前簇刷毛41、后簇刷毛42、左侧簇刷毛43、右侧簇刷毛44、四个斜簇刷毛45,四个斜簇刷毛45分别设置于左侧簇刷毛43、右侧簇刷毛44分别与所述前簇刷毛41、后簇刷毛42之间,且各簇刷毛之间具有间隔,形成花形分布。各间隔的优选范围为0.8~1.2mm。如图4,周边刷毛簇4的整体刷面具有向中心刷毛簇3的凹面46,中心刷毛簇3的顶端凸出凹面46并形成弧形顶面31。更优的是,中心刷毛簇顶端的弧形顶面31凸出凹面46的内边缘1~2mm,优选为1.4~1.6mm。如图5,前簇刷毛41、后簇刷毛42均呈扇形结构,且与前簇刷毛41、后簇刷毛42、左侧簇刷毛43、右侧簇刷毛44、四个斜簇刷毛45的截面形状均由内到外从小到大变化,而之间的间隔形成中心放射状。前簇刷毛41、后簇刷毛42的末端宽度优选范围为4.8~5.4mm,长度为5.8~6.2mm。左侧簇刷毛43、右侧簇刷毛44在牙刷的长度方向上,呈现纵向长条形设置,纵向长条形定义为长度大于宽度,在本实施例中,其长度优选范围为5.3~5.8mm,宽度优选范围为1.8~2.8mm。需要说明的是,中心刷毛簇3、前簇刷毛41、后簇刷毛42、左侧簇刷毛43、右侧簇刷毛44、四个斜簇刷毛45均由密集的刷毛集束而成,周边刷毛簇4的刷毛直径优选为0.12,而中心刷毛簇3的刷毛直径优选为0.15,目的在于使中心刷毛簇3的刷毛相对周边刷毛簇4的刷毛较硬,更为有弹性,具有更高的清洁力度,达到抛光齿面的效果。如图1、图2,本技术实施例的基片2具有穿过所述中心刷毛簇3及周边刷毛簇4的若干孔位21,基片2背面于所述若干孔位21的范围内形成凹位22,中心刷毛簇3及周边刷毛簇4穿过对应的孔位21,并在背面形成一置于凹位22中的熔层23,从而使各刷毛簇与基片2固定连接。牙刷头座1具有腔位11,基片2可以吻合置入腔位11中,两者通过超声焊接固定连接。更优的是,为了使得牙刷头座1与基片2形成更为可靠的连接结构,基片2的背面边缘具有第一阶梯沿24,牙刷头座1对应所述阶梯沿的形状设置有第二阶梯沿12。使用本技术进行口腔清洁时,周边刷毛簇4超细的刷毛通过凹面46的过渡变形,使外周可以接触牙龈,且整体可以接触进行清洁,而由于中心刷毛簇3高于凹面46的内沿则对齿面进行加强抛光,前后的前簇刷毛41、后簇刷毛42接触面积大,可以进入口腔边角深度清洁,还可以提高整体的清洁能力,通过各簇刷毛之间的间隔,可以使得残渣可以快速排出,并且能够起泡丰盈,清洁效果更优。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牙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刷毛簇以及设置于所述中心刷毛簇外围的若干周边刷毛簇,所述若干周边刷毛簇刷面具有向所述中心刷毛簇的凹面,所述中心刷毛簇的顶端凸出所述凹面,并形成弧形顶面,所述中心刷毛簇与所述周边刷毛簇具有间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牙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刷毛簇以及设置于所述中心刷毛簇外围的若干周边刷毛簇,所述若干周边刷毛簇刷面具有向所述中心刷毛簇的凹面,所述中心刷毛簇的顶端凸出所述凹面,并形成弧形顶面,所述中心刷毛簇与所述周边刷毛簇具有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刷毛簇包括对称分布的前簇刷毛、后簇刷毛、左侧簇刷毛、右侧簇刷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左侧簇刷毛、右侧簇刷毛分别与所述前簇刷毛、后簇刷毛之间的斜簇刷毛,且相互之间具有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牙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簇刷毛、后簇刷毛、左侧簇刷毛、右侧簇刷毛的截面形状均由内到外从小到大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牙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簇刷毛、后簇刷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耿明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宏隆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