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949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包括金属基体,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还包括覆盖金属基体的表面的凝胶层,凝胶层包括有机凝胶材料和促腐蚀物质,有机凝胶材料与促腐蚀物质的质量比为(1.5~5.5):1。有机凝胶材料能够从凝胶状态可转变为溶胶状态,溶胶状态可释放促腐蚀物质,使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植入后可经人为控制其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目前,管腔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为介入治疗,从早期的单纯球囊扩张、金属裸支架发展到药物洗脱支架(DES)乃至目前最新的生物可吸收支架(BRS)。从临床应用的角度来说,理想的可吸收支架应具有以下特征,当可吸收支架完成了其预期用途,即病变部位痊愈并恢复正常形态和功能后,支架逐渐腐蚀或降解并被机体吸收的周期越短越好。根据临床上支架应用的部位不同,通常管腔痊愈期为3~6个月,在这段时间内支架需保持结构完整性并能提供足够的支撑性能。在支架完成有效支撑后,支架在管腔中的时间越长,生物学风险越高,因此需加快其腐蚀速度以缩短支架的腐蚀、吸收周期,从而减少其晚期生物学风险。但目前的BRS存在以下两个问题:首先,目前的可吸收支架都是依靠其材料成分、涂层结构等既定客观因素来控制其腐蚀速率,但由于患者存在个异性,往往无法同时保证植入前期支架结构的完整性、足够的力学性能和植入后期支架的快速腐蚀、吸收;其次支架的腐蚀后往往会伴随着炎症的发生,而此时外层药物基本已经释放完全,不能很好的对炎症产生抵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在植入后能够人为控制腐蚀效果的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一种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包括金属基体,所述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还包括覆盖所述金属基体的表面的凝胶层,所述凝胶层包括有机凝胶材料和促腐蚀物质,所述有机凝胶材料与所述促腐蚀物质的质量比为(1.5~5.5):1。进一步地,所述凝胶层还包括活性药物,所述有机凝胶材料、所述活性药物和所述促腐蚀物质三者的质量比为(2~5.5):(0.05~0.5):1。进一步地,所述凝胶层包括外凝胶层和内凝胶层,所述外凝胶层覆盖所述金属基体的外表面,所述内凝胶层覆盖所述金属基体的内表面,所述外凝胶层和所述内凝胶层之间的厚度比为1.5~4。进一步地,所述外凝胶层和所述内凝胶层中至少所述外凝胶层还包括活性药物。进一步地,所述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还包括药物涂层,所述药物涂层包括活性药物与聚合物,所述活性药物和所述促腐蚀物质之间的质量比1:(2~20),所述药物涂层至少覆盖所述凝胶层的外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凝胶层的厚度范围为2~33微米。进一步地,所述活性药物选自抑制血管增生的药物、抗血小板类药物、抗血栓类药物、抗炎症反应药物及抗致敏药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抑制血管增生的药物选自紫杉醇、雷帕霉素、紫杉醇衍生物及雷帕霉素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抗血小板类药物为西洛他唑;所述抗血栓类药物为肝素;所述抗炎症反应的药物为地塞米松;所述抗致敏药物选自葡萄糖酸钙、扑尔敏及可的松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所述促腐蚀物质选自可降解聚酯、可降解聚酸酐、可降解聚氨基酸及络合剂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可降解聚酯选自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丁二酸酯、聚(β-羟基丁酸酯)、聚已内酯、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聚戊酸酯、聚羟基烷基醇酯及聚(苹果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物理共混物,或形成所述可降解聚酯类聚合物的单体中的至少两种单体的共聚物;所述可降解聚酸酐选自聚乙二酸酐、聚丁二酸酐、聚己二酸酐、聚癸二酸酐、聚十二酸酐、聚柠檬酸酐、聚苹果酸酐、聚琥珀酸酐、聚酒石酸酐、聚衣康酸酐及聚马来酸酐中的至少一种;或者,所述可降解聚酸酐为形成所述聚乙二酸酐、聚丁二酸酐、聚己二酸酐、聚癸二酸酐、聚十二酸酐、聚柠檬酸酐、聚苹果酸酐、聚琥珀酸酐、聚酒石酸酐、聚衣康酸酐和聚马来酸酐的单体中的至少一种与形成所述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己内酯、聚丁二酸酯、聚(β-羟基丁酸酯)、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聚羟基丁酸酯戊酸酯的单体中至少一种共聚而成的共聚物;所述可降解聚氨基酸选自聚赖氨酸、聚天冬氨酸、聚半胱氨酸、聚蛋氨酸、聚鸟氨酸、聚甘氨酸及聚谷氨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络合剂选自8-羟基喹啉、8-羟基喹哪啶、4,5-二羟基苯-1,3-二磺酸钠、4-[3,5-二-羟苯基-1H-1,2,4-三唑]-苯甲酸、8-巯基喹啉、巯基乙酸、5-甲基-2-巯基苯甲酸甲酯、乙二胺、三乙烯四胺、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四乙酸四钠、N'-[5-[[4-[[5-(乙酰羟胺基)戊基]氨]-1,4-二氧丁基]羟胺]戊基]-N-(5-氨基戊基)-N-羟基琥珀酰胺、邻菲罗啉、联吡啶、卟啉、卟吩、叶绿素、血红蛋白、1,2-二甲基-3-羟基-4-吡啶酮、1-亚硝基-2-萘酚、1-亚硝基-2-萘酚-6-磺酸钠、磺基水杨酸、8-羟基喹啉-5-磺酸、焦磷酸、三聚磷酸、六偏聚磷酸、多聚磷酸、焦磷酸钠、六偏聚磷酸钠、多聚磷酸铵、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钾、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草酸、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草酰乙酸、延胡索酸、马来酸、柠檬酸、氨三乙酸、二乙烯三胺五羧酸、海藻酸、谷氨酸、天冬氨酸、鸟氨酸、赖氨酸、柠檬酸钾、柠檬酸钙、柠檬酸甘油酯、乙酰水杨酸及磺基水杨酰胺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为血管支架、骨科植入物、妇科植入物、男科植入物或呼吸科植入物。上述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通过在金属基体的表面设置凝胶层,该凝胶层包括有机凝胶和促腐蚀物质,有机凝胶材料与促腐蚀物质的质量比为(1.5~5.5):1,在植入早期可吸收医疗器械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足够的力学性能,在后期需要腐蚀降解时,通过人为外界诱导将有机凝胶的凝胶状态转变为溶胶状态,释放促腐蚀物质,促腐蚀物质可以加速腐蚀降解该医疗器械。该过程能够在人为条件下控制启动,实现能够控制医疗器械的腐蚀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方式一提供的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100的径向截面图。图2为实施方式二提供的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200的径向截面图。图3为实施方式三提供的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300的径向截面图。图4为实施方式四提供的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400的径向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到的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可以是血管支架、骨科植入物、妇科植入物、男科植入物或呼吸科植入物。参看图1,实施方式一提供一种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100,该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100包括金属基体1和设置在金属基体1的表面的凝胶层2。其中,金属基体1可为但不限于铁基等可降解金属或合金。在本实施例中,凝胶层2包括有机凝胶材料和促腐蚀物质。该有机凝胶材料为mPEG112-b-PDLAG12或者mPEG45-b-PDLAG12。该有机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将DL-烯丙基甘氨酸溶解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包括金属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还包括覆盖所述金属基体的表面的凝胶层,所述凝胶层包括有机凝胶材料和促腐蚀物质,所述有机凝胶材料与所述促腐蚀物质的质量比为(1.5~5.5):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包括金属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还包括覆盖所述金属基体的表面的凝胶层,所述凝胶层包括有机凝胶材料和促腐蚀物质,所述有机凝胶材料与所述促腐蚀物质的质量比为(1.5~5.5):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层还包括活性药物,所述有机凝胶材料、所述活性药物和所述促腐蚀物质三者的质量比为(2~5.5):(0.05~0.5):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层包括外凝胶层和内凝胶层,所述外凝胶层覆盖所述金属基体的外表面,所述内凝胶层覆盖所述金属基体的内表面,所述外凝胶层和所述内凝胶层之间的厚度比为1.5~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凝胶层和所述内凝胶层中至少所述外凝胶层还包括活性药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还包括药物涂层,所述药物涂层包括活性药物与聚合物,所述活性药物和所述促腐蚀物质之间的质量比1:(2~20),所述药物涂层至少覆盖所述凝胶层的外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层的厚度范围为2~33微米。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药物选自抑制血管增生的药物、抗血小板类药物、抗血栓类药物、抗炎症反应药物及抗致敏药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抑制血管增生的药物选自紫杉醇、雷帕霉素、紫杉醇衍生物及雷帕霉素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抗血小板类药物为西洛他唑;所述抗血栓类药物为肝素;所述抗炎症反应的药物为地塞米松;所述抗致敏药物选自葡萄糖酸钙、扑尔敏及可的松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腐蚀物质选自可降解聚酯、可降解聚酸酐、可降解聚氨基酸及络合剂中的至少一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吸收植入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聚酯选自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莉曹瀚文
申请(专利权)人: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