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球囊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93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极球囊导管,包括导管本体、球囊、冲击波发生组件和传动组件;冲击波发生组件包括多组滑轨、多组移动体和多个电极对,每组滑轨包括沿导管本体末端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滑轨,每组移动体包括多个移动体,移动体与滑轨滑动连接,移动体的组数与滑轨的组数一致,每个移动体上设置至少一个电极对;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轴,主动轴沿导管本体末端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外螺纹,外螺纹用于与移动体内螺纹槽相配合,以驱使移动体之间沿导管本体末端的轴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极球囊导管能够靶向粉碎钙化灶,以及在两个电极对相互靠近时发出的冲击波能量可叠加,进一步提高了粉碎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球囊导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电极球囊导管。
技术介绍
血管成形术是采用机械方法使得狭窄的血管恢复原本形状的手术方法,传统的血管成形术常采用球囊导管的物理性扩张使得狭窄的血管撑大,使血流重新畅通。病变的血管部位通常附着厚薄不等的硬质钙化灶,在球囊突然发生过大扩张时容易造成血管壁损伤,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如何将血管壁附着的钙化灶去除成为研究的焦点之一。最近的研究表明,利用液电效应间接地粉碎尿路或胆道中的钙化沉积物或“结石”的方法亦可用于粉碎血管壁上附着的钙化灶。液电效应指的是液体在高压强电场下迅速汽化形成蒸汽泡并向外膨胀,迅速膨胀的气腔外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并作用于液体周围环境的现象。利用液电效应去除钙化灶的原理在于在球囊内安置电极对,电极对通过导管内部铺设的电线等与外部的脉冲电源连接,当球囊被放置在血管的钙化区域附近时,在电极对上施加高压脉冲,就会形成冲击波,冲击波通过球囊内部导电液体传播,冲击球囊壁和钙化区域。反复的脉冲可以分解钙化灶而不损伤周围的软组织,可以避免传统血管成形术中球囊突然发生过大扩张而造成血管壁损伤的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现有技术的球囊导管存在钙化灶粉碎效率低,操作时间长,能源利用率低以及电极寿命短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极球囊导管,可根据钙化灶厚薄以液电效应为机制实现定点的靶向治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极球囊导管,所述电极球囊导管包括导管本体、球囊、冲击波发生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导管本体包括导管本体末端,所述导管本体末端容纳于所述球囊内,所述球囊的内部还用于存储导电液体;所述冲击波发生组件包括多组滑轨、多组移动体和多个电极对,所述电极对用于接受高压脉冲以产生冲击波,每组所述滑轨包括沿所述导管本体末端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滑轨,每组所述移动体包括多个移动体,所述移动体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体的组数与所述滑轨的组数一致,每个所述移动体上设置至少一个电极对;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轴,所述主动轴沿所述导管本体末端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用于与所述移动体内螺纹槽相配合,以驱使所述移动体之间沿所述导管本体末端的轴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可选的,所述冲击波发生组件包括一组滑轨,一组移动体,一组所述滑轨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一组所述移动体包括第一移动体和第二移动体,所述第一移动体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体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每个所述移动体上设置一个电极对;所述主动轴包括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一移动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槽,所述第二移动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配合的第二内螺纹槽,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二外螺纹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主动轴与所述第一移动体通过所述第一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内螺纹槽的配合连接,所述主动轴与所述第二移动体通过所述第二外螺纹与所述第二内螺纹槽的配合连接,以驱使所述第一移动体和所述第二移动体沿所述导管本体末端的轴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可选的,所述滑轨的组数为多组,多组所述滑轨沿所述导管本体末端的周向间隔排布,且在每组所述滑轨上设置一组所述移动体,每个移动体上设置至少一个电极对。可选的,所述电极球囊导管还包括:驱动组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移动体传动连接,用于向所述移动体提供动力;以及电源组件,包括脉冲电源和电极线,所述脉冲电源通过所述电极线与所述电极对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电极对发送高压脉冲。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导管本体的近端,所述主动轴为柔性轴或近端为柔性轴区段的细长件,所述主动轴的近端从所述导管本体内部延伸至所述导管本体的近端并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轴做旋转运动;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源,所述驱动电源用于向所述驱动电机提供电能。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导管本体的近端,所述主动轴为柔性轴或近端为柔性轴区段的细长件,所述主动轴的近端从所述导管本体内部延伸至所述导管本体的近端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通过手动操作所述驱动件以旋转所述主动轴。可选的,所述滑轨包括可导电的正极导轨和负极导轨;所述正极导轨和所述负极导轨间隔地平行设置,所述移动体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正极导轨和所述负极导轨上;其中,所述电极对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电极对的正电极与所述正极导轨电连接,所述正极导轨通过正电极线与一脉冲电源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电极对的负电极与所述负极导轨电连接,所述负极导轨通过负电极线与一脉冲电源的负极电连接。可选的,所述冲击波发生组件还包括用于过滤后缘激波的密网,所述密网设置于所述电极对所形成的后缘激波传递至所述球囊的路径上。可选的,所述密网具有孔洞,所述孔洞的孔径范围为10μm~500μm。可选的,所述密网设置于所述移动体上,和/或,所述密网设置于所述导管本体末端上。可选的,所述导管本体末端具有容置凹槽,所述移动体设置在所述容置凹槽内,所述容置凹槽具有开口,所述密网设置在所述导管本体末端上并覆盖所述容置凹槽的开口;和/或,所述移动体具有中央凹槽,所述电极对设置于所述中央凹槽内,所述中央凹槽具有开口,所述密网设置在所述移动体上并覆盖所述中央凹槽的开口。可选的,所述容置凹槽和/或所述中央凹槽的部分或全部槽壁被构造成密网。可选的,当所述第一内螺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扇形时,所述导管本体末端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配合的第三内槽,所述第三内槽的横截面形状为扇形,且扇形的所述第一内螺纹槽和扇形的所述第三内槽的弧度之和小于或等于2π,所述第一内螺纹槽和所述第三内槽构成第一主动轴通道,所述第一主动轴通道用于容纳所述主动轴设置有所述第一外螺纹的区段;以及当所述第二内螺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扇形时,所述导管本体末端载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配合的第四内槽,所述第四内槽的横截面形状为扇形,且扇形的所述第二内螺纹槽和扇形的所述第四内槽的弧度之和小于或等于2π,所述第二内螺纹槽和所述第四内槽构成第二主动轴通道,所述第二主动轴通道用于容纳所述主动轴设置有所述第二外螺纹的区段。可选的,当所述第一内螺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时,所述第一内螺纹槽构成第一主动轴通道,所述第一主动轴通道用于容纳所述主动轴设置有所述第一外螺纹的区段;以及当所述第二内螺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时,所述第二内螺纹槽构成第二主动轴通道,所述第二主动轴通道用于容纳所述主动轴设置有所述第二外螺纹的区段。本专利技术的电极球囊导管可通过电极对产生冲击波而粉碎血管壁上附着的钙化灶,达到治疗狭窄血管的目的,且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电极对设置在移动体上,而移动体能够被主动轴驱使沿导管本体末端的轴向移动,可随时调整电极对的位置,使电极对能够接近不同位置的钙化灶,解决了距离较厚钙化灶过远的电极对不能完全发挥冲击波效果的弊端,从而能够靶向粉碎较厚的钙化灶,避免了多次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本体、球囊、冲击波发生组件和传动组件;/n所述导管本体包括导管本体末端,所述导管本体末端容纳于所述球囊内,所述球囊的内部还用于存储导电液体;/n所述冲击波发生组件包括多组滑轨、多组移动体和多个电极对,所述电极对用于接受高压脉冲以产生冲击波,每组所述滑轨包括沿所述导管本体末端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滑轨,每组所述移动体包括多个移动体,所述移动体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体的组数与所述滑轨的组数一致,每个所述移动体上设置至少一个电极对;/n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轴,所述主动轴沿所述导管本体末端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用于与所述移动体内螺纹槽相配合,以驱使所述移动体之间沿所述导管本体末端的轴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本体、球囊、冲击波发生组件和传动组件;
所述导管本体包括导管本体末端,所述导管本体末端容纳于所述球囊内,所述球囊的内部还用于存储导电液体;
所述冲击波发生组件包括多组滑轨、多组移动体和多个电极对,所述电极对用于接受高压脉冲以产生冲击波,每组所述滑轨包括沿所述导管本体末端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滑轨,每组所述移动体包括多个移动体,所述移动体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体的组数与所述滑轨的组数一致,每个所述移动体上设置至少一个电极对;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轴,所述主动轴沿所述导管本体末端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用于与所述移动体内螺纹槽相配合,以驱使所述移动体之间沿所述导管本体末端的轴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波发生组件包括一组滑轨,一组移动体,一组所述滑轨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一组所述移动体包括第一移动体和第二移动体,所述第一移动体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体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每个所述移动体上设置一个电极对;
所述主动轴包括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一移动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槽,所述第二移动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配合的第二内螺纹槽,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二外螺纹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主动轴与所述第一移动体通过所述第一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内螺纹槽的配合连接,所述主动轴与所述第二移动体通过所述第二外螺纹与所述第二内螺纹槽的配合连接,以驱使所述第一移动体和所述第二移动体沿所述导管本体末端的轴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的组数为多组,多组所述滑轨沿所述导管本体末端的周向间隔排布,且在每组所述滑轨上设置一组所述移动体,每个移动体上设置至少一个电极对。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球囊导管还包括:
驱动组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移动体传动连接,用于向所述移动体提供动力;以及
电源组件,包括脉冲电源和电极线,所述脉冲电源通过所述电极线与所述电极对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电极对发送高压脉冲。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导管本体的近端,所述主动轴为柔性轴或近端为柔性轴区段的细长件,所述主动轴的近端从所述导管本体内部延伸至所述导管本体的近端并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轴做旋转运动;
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源,所述驱动电源用于向所述驱动电机提供电能。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导管本体的近端,所述主动轴为柔性轴或近端为柔性轴区段的细长件,所述主动轴的近端从所述导管本体内部延伸至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天玺张立争张劼常兆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