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装置及逆变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2439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线端子装置及逆变器,其中接线端子装置包括外壳、接线端子组件、支撑座及用于对接线端子组件限位的腔体限位件,外壳上设有供接线端子组件进出外壳的腔体的开口,接线端子组件能够相对于外壳滑动,腔体限位件与支撑座固定连接,当接线端子组件滑动至外壳的腔体内部时,托盘与腔体限位件抵接。通过在外壳上设置开口,且接线端子组件能够由开口滑动移出外壳,即无需拆除盖板,工作人员在外壳外侧进行接线工作,进而避免误碰及污染外壳内电器元件的情况,且托盘向内移动到位后,避免托盘向内过度滑动损坏逆变器内其它部件,因此,有效地延长了逆变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线端子装置及逆变器
本技术涉及逆变器组装
,特别涉及一种接线端子装置。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接线端子装置的逆变器。
技术介绍
逆变器包含直流电能转变为交流电能,通讯信号传输等功能,如图1所示,传统的逆变器包括电路板、外壳03及封堵外壳03安装口的盖板04,电路板固定连接在外壳03内腔,通常接线端子装置也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内腔,接线端子装置包括托盘02及安装在托盘02上的接线端子01,接线端子01与外界接线时,需要打开盖板04,当不需要接线时,将盖板04封在外壳03的安装口位置。然而,由于接线端子01外接线时,需要打开盖板04,交流线缆进入外壳03内部与接线端子01连接,手伸进外壳03内部操作,容易污染内部电路板等电器件,进而损坏逆变器内部结构,使得逆变器的使用寿命缩短。因此,如何延长逆变器的使用寿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装置,以延长逆变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接线端子装置的逆变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装置,包括外壳、接线端子组件,还包括支撑座及用于对所述接线端子组件限位的腔体限位件,所述外壳上设有供所述接线端子组件进出所述外壳的腔体的开口,所述接线端子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滑动,所述接线端子组件包括托盘及安装在所述托盘上的接线端子,所述托盘和所述支撑座上通过滑轨可滑动连接,所述腔体限位件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当所述接线端子组件滑动至所述外壳的腔体内部时,所述托盘与所述腔体限位件抵接。优选地,所述托盘包括托盘本体及安装在所述托盘本体中里端的卡扣,所述接线端子固定连接在所述托盘本体的上表面上,当所述托盘伸出所述外壳的内腔时,所述卡扣与所述支撑座里端卡接。优选地,所述腔体限位件为螺纹紧固件,所述螺纹紧固件螺纹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里端。优选地,所述腔体限位件至少为两个,其中所述腔体限位件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里端的相对两侧。优选地,所述支撑座位于所述外壳的腔体内,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托盘一者设有所述滑轨,另一者设有与所述滑轨配合的滑槽,所述滑轨沿所述托盘滑动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支撑座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侧壁顶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且底端与所述外壳底壁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里端设有开口卡槽,当所述托盘伸出所述外壳的内腔时,所述卡扣卡接于所述开口卡槽的槽底,所述卡扣卡槽的开口位于所述支撑板的里端。优选地,还包括用于锁紧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托盘的锁紧件。优选地,所述锁紧件安装在所述托盘上,所述支撑板的外端设有能够供所述锁紧件连接的锁紧件安装孔,所述锁紧件为两个,分别为缩回端锁紧件和伸出端锁紧件,所述缩回端锁紧件和所述伸出端锁紧件沿所述托盘滑动方向布置;当所述托盘伸出所述外壳的内腔时,所述缩回端锁紧件与所述锁紧件安装孔连接;当所述托盘位于所述外壳的内腔时,所述伸出端锁紧件与所述锁紧件安装孔连接。优选地,所述锁紧件为手紧螺钉,所述锁紧件安装孔为螺纹孔。优选地,所述锁紧件为弹簧销,所述弹簧销能够与所述限位孔插接锁紧。优选地,所述支撑座和/或所述托盘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地,所述接线端子装置为交流接线端子装置或通讯接线端子装置。一种逆变器,包括电路板、接线端子装置,所述接线端子装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端子装置,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外壳的内腔。优选地,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外壳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外壳的侧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接线端子装置包括外壳、接线端子组件、支撑座及用于对接线端子组件限位的腔体限位件,外壳上设有供接线端子组件进出外壳的腔体的开口,接线端子组件能够相对于外壳滑动,腔体限位件与支撑座固定连接,当接线端子组件滑动至外壳的腔体内部时,托盘与腔体限位件抵接。当接线端子需要外部接线时,将接线端子组件通过外壳的开口位置移出进行接线。当接线端子不需要外部接线时,将接线端子组件通过开口移入外壳的腔体内,通过腔体限位件对托盘限位,使得托盘移动到位。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申请提供的接线端子装置中,通过在外壳上设置开口,且接线端子组件能够由开口滑动移出外壳,即无需拆除盖板,工作人员在外壳外侧进行接线工作,进而避免误碰及污染外壳内电器元件的情况,且托盘向内移动到位后,避免托盘向内过度滑动损坏逆变器内其它部件,因此,有效地延长了逆变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传统的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接线端子组件伸出位于外壳内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接线端子组件位于外壳内腔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接线端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接线端子组件沿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接线端子组件沿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4所示接线端子组件的前视图;图8为图4所示接线端子组件的后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接线端子组件伸出外壳的剖视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接线端子组件位于外壳内腔的剖视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接线端子组件的三维结构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托盘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15中:01、接线端子;02、托盘;03、外壳;04、盖板;1、接线端子;2、托盘;2-1、托盘本体;2-2、滑槽;2-3、缩回端安装孔;2-4、伸出端安装孔;2-5、卡扣;2-6、里端;2-7、外端;3、外壳;4、支撑座;4-1、支撑板;4-2、锁紧件安装孔;4-3、限位件安装孔;4-4、底座;4-5、底座安装孔;4-6、滑轨;5、缩回端锁紧件;6、腔体限位件;7、伸出端锁紧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装置,以延长逆变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接线端子装置的逆变器。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2至图15。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装置包括外壳3、接线端子组件、支撑座4及用于对接线端子组件限位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线端子装置,包括外壳(3)、接线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座(4)及用于对所述接线端子组件限位的腔体限位件(6),所述外壳(3)上设有供所述接线端子组件进出所述外壳(3)的腔体的开口,所述接线端子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3)滑动,所述接线端子组件包括托盘(2)及安装在所述托盘(2)上的接线端子(1),所述托盘(2)和所述支撑座(4)上通过滑轨(4-6)可滑动连接,所述腔体限位件(6)与所述支撑座(4)固定连接,当所述接线端子组件滑动至所述外壳(3)的腔体内部时,所述托盘(2)与所述腔体限位件(6)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端子装置,包括外壳(3)、接线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座(4)及用于对所述接线端子组件限位的腔体限位件(6),所述外壳(3)上设有供所述接线端子组件进出所述外壳(3)的腔体的开口,所述接线端子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3)滑动,所述接线端子组件包括托盘(2)及安装在所述托盘(2)上的接线端子(1),所述托盘(2)和所述支撑座(4)上通过滑轨(4-6)可滑动连接,所述腔体限位件(6)与所述支撑座(4)固定连接,当所述接线端子组件滑动至所述外壳(3)的腔体内部时,所述托盘(2)与所述腔体限位件(6)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2)包括托盘本体(2-1)及安装在所述托盘本体(2-1)中里端(2-6)的卡扣(2-5),所述接线端子(1)固定连接在所述托盘本体(2-1)的上表面上,当所述托盘(2)伸出所述外壳(3)的内腔时,所述卡扣(2-5)与所述支撑座(4)里端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限位件(6)为螺纹紧固件,所述支撑座(4)包括支撑板(4-1),所述螺纹紧固件螺纹连接在所述支撑板(4-1)的里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包括支撑板(4-1)所述腔体限位件(6)至少为两个,其中所述腔体限位件(6)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4-1)里端的相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位于所述外壳(3)的腔体内,所述支撑座(4)包括支撑板(4-1),所述支撑板(4-1)和所述托盘(2)一者设有所述滑轨(4-6),另一者设有与所述滑轨(4-6)配合的滑槽(2-2),所述滑轨(4-6)沿所述托盘(2)滑动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线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还包括底座(4-4),所述底座(4-4)的侧壁顶端与所述支撑板(4-1)固定连接,且底端与所述外壳(3)底壁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展良潘江陵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