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用软连接铜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417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连接铜排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用软连接铜排,包括软铜连接段,所述软铜连接段的外侧活动套接有挤塑尼龙,所述软铜连接段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接线端子外侧一端的中部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通孔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硬质铜排,所述硬质铜排的底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接线端子的中部设有软铜连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挤塑尼龙套接在软铜连接段的外侧,解决了电池包的导电、绝缘要求,其易折弯的特性,方便工业化生产,提高了组装效率,避免了采用传统圆柱电缆线和叠层软排线对电池包进行连接,从而提升了铜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用软连接铜排
本技术涉及连接铜排
,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用软连接铜排。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的电池是一种能够充放电的储能装置,也是移动电源,普遍的应用于电动汽车,为满足电压、电流的动力要求,通常将电池模块串联或并联起来,其电流最大可达数百安培,而电池模块的连接一般采用铜排或铜线连接,铜排或铜线两端部一般压接有连接头,其中铜排连接结构是硬连接。随着电动汽车的推广,对电池包提出了体积轻薄化、组装便利性的要求,传统的圆柱电缆线和叠层软排线已不能适应这个要求,尤其是对于电池包的导电、绝缘要求,其易折弯的特性,不便于工业化生产,组装效率较低,另一方面在连接尺寸出现偏差时,很容易出现连接距离不够情况,强行连接会导致连接处出现破损,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用软连接铜排。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用软连接铜排,具备便于组装和稳定性高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用软连接铜排,包括软铜连接段,所述软铜连接段的外侧活动套接有挤塑尼龙,所述软铜连接段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接线端子外侧一端的中部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通孔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硬质铜排,所述硬质铜排的底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接线端子的中部设有软铜连接块。优选的,所述软铜连接段可设为倾斜Z字状、直角Z字状或进行多次折角的条型板状。优选的,所述挤塑尼龙为尼龙材料与云母带2:1编制而成。优选的,所述接线端子与软铜连接段为焊接、压接或钉连接。优选的,所述通孔与螺孔贯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孔至少开设有一个,所述连接孔的位置和数量根据电池包的并联、串联或连接点的状态进行选择,所述软铜连接块与软铜连接段的材质相同。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将挤塑尼龙套接在软铜连接段的外侧,解决了电池包的导电、绝缘要求,其易折弯的特性,方便工业化生产,提高了组装效率,避免了采用传统圆柱电缆线和叠层软排线对电池包进行连接,从而提升了铜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2、本技术通过将硬质铜排穿过接线端子,同时配合螺栓和软铜连接块,使电池包在连接尺寸出现偏差时可以通过调整硬质铜排对连接点进行调整,而软铜连接块可以辅助硬质铜排出现变形,避免了强行连接导致的损坏现象,保证了铜排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提升了铜排的适用范围,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软铜连接段;2、挤塑尼龙;3、接线端子;4、通孔;5、螺孔;6、螺栓;7、硬质铜排;8、连接孔;9、软铜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用软连接铜排,包括软铜连接段1,软铜连接段1可设为倾斜Z字状、直角Z字状或进行多次折角的条型板状,通过软铜连接段1可设为倾斜Z字状、直角Z字状或进行多次折角的条型板状,使软铜连接段1可以根据使用环境进行选择使用,使得软铜连接段1可以应用于大多数适用场合,保证了软铜连接段1的经济价值,从而提升了软铜连接段1的适用范围,提高了装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软铜连接段1的外侧活动套接有挤塑尼龙2,挤塑尼龙2为尼龙材料与云母带2:1编制而成,通过挤塑尼龙2为尼龙材料与云母带2:1编制而成,使挤塑尼龙2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具有较高的绝缘性,同时软铜连接段1折弯发生形变挤塑尼龙2也可以根据情况变形,避免了采用传统生产繁琐的圆柱电缆线和叠层软排线,极大的方便了工业化生产,提高了电池包的组装效率,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软铜连接段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接线端子3,接线端子3与软铜连接段1为焊接、压接或钉连接,通过接线端子3与软铜连接段1为焊接、压接或钉连接,使软铜连接段1可以根据使用环境选择所连接的方式,如颠簸程度小的汽车可以选择压接,稳定性高的汽车可以选择焊接等,极大的提升了软铜连接段1的适用范围,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接线端子3的中部开设有通孔4,通孔4与螺孔5贯通连接,通过通孔4与螺孔5贯通连接,使螺栓6可以在螺孔5的内部转动对硬质铜排7进行固定,实现了电池包在连接尺寸出现偏差时可以通过调整硬质铜排7对连接点进行调整,而软铜连接块9可以辅助硬质铜排7出现变形,避免了强行连接导致的损坏现象,保证了铜排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提升了铜排的适用范围,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接线端子3外侧一端的中部开设有螺孔5,螺孔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6,通孔4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硬质铜排7,硬质铜排7的底部开设有连接孔8,连接孔8至少开设有一个,连接孔8的位置和数量根据电池包的并联、串联或连接点的状态进行选择,软铜连接块9与软铜连接段1的材质相同,通过连接孔8至少开设有一个、连接孔8的位置和数量根据电池包的并联、串联或连接点的状态进行选择和软铜连接块9与软铜连接段1的材质相同,使软铜连接段1可以根据电池包之间的连接结构进行串联或并联连接,极大的增加了软铜连接段1的功能性,从而提升了软铜连接段1的实用价值,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接线端子3的中部设有软铜连接块9。工作原理:首先将硬质铜排7通过连接孔8连接在电池包上,然后将软铜连接段1通过通孔4与硬质铜排7套接在一起,然后将另一个硬质铜排7套接在软铜连接段1的另一端,将另一个硬质铜排7通过连接孔8连接在另一个电池包上,最后调整软铜连接段1在两个硬质铜排7上的位置,最后拧紧螺栓6对硬质铜排7进行紧固,此时软铜连接块9会产生稍微变形,缓冲误差带来的弯曲力,完成连接,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同时在本技术的附图中,填充图案只是为了区别图层,不做其他任何限定。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用软连接铜排,包括软铜连接段(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铜连接段(1)的外侧活动套接有挤塑尼龙(2),所述软铜连接段(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接线端子(3),所述接线端子(3)的中部开设有通孔(4),所述接线端子(3)外侧一端的中部开设有螺孔(5),所述螺孔(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6),所述通孔(4)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硬质铜排(7),所述硬质铜排(7)的底部开设有连接孔(8),所述接线端子(3)的中部设有软铜连接块(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用软连接铜排,包括软铜连接段(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铜连接段(1)的外侧活动套接有挤塑尼龙(2),所述软铜连接段(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接线端子(3),所述接线端子(3)的中部开设有通孔(4),所述接线端子(3)外侧一端的中部开设有螺孔(5),所述螺孔(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6),所述通孔(4)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硬质铜排(7),所述硬质铜排(7)的底部开设有连接孔(8),所述接线端子(3)的中部设有软铜连接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用软连接铜排,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铜连接段(1)可设为倾斜Z字状、直角Z字状或进行多次折角的条型板状。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麦瑞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