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过滤消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34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过滤消声器,包括外壳、消声机构、第一消声筒和第二消声筒,外壳内部中空设置,外壳的内腔中分别固定安装有消声机构、第一消声筒和第二消声筒,外壳一端固定安装法兰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高效过滤消声器,具有消音方式多样,消音高效的特点,在具体的使用中,与传统的过滤消声器相比较而言,本高效过滤消声器采用消音机构(阻式消音结构)、第一消音筒(抗式消音结构)以及第二消音筒(小孔消音结构)三种消音方式阻合形成全新高效复合的过滤消声器,并将消音机构、第一消音筒和第二消音筒三者完美的排列,保证三者之间能够相互协同消音产生单一消音方式所产生不了的消音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过滤消声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消声器,特别涉及一种高效过滤消声器,属于消声器

技术介绍
消声器被广泛应用在机械,化工等加工领域中,用于降低机器工作产生的噪音,传统的过滤消声器采用单一的阻式消音、抗式消音或阻抗复合消音,但是均存在过滤方式单一,不能有效消除不同频率的声波,导致过滤效率低,对此需要设计一种高效过滤消声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过滤消声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高效过滤消声器,包括外壳、消声机构、第一消声筒和第二消声筒,所述外壳内部中空设置,所述外壳的内腔中分别固定安装有消声机构、第一消声筒和第二消声筒。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呈圆柱状设置,所述外壳一端固定安装法兰盘,所述法兰盘的外径大于外壳的外径,所述法兰盘远离外壳一侧的圆心位置垂直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靠近法兰盘一端贯穿法兰盘伸入至外壳的内腔中,所述连接管远离法兰盘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壳远离法兰盘的外筒壁贯穿内腔开设有若干排音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消声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内环中设置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之间通过四个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和外壳内腔壁之间通过四个固定块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消声筒包括两相对侧边贯穿开设有连通腔,所述连通腔内腔壁嵌入固定安装有若干消音室,若干所述消音室收尾相对固定连接,若干相对连接的所述消音室之间通过音孔连通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所述消音室规格一致且两相对内腔壁分别垂直固定安装有第一阻音板和第二阻音板,所述第一阻音板和第二阻音板相向一侧的中心位置分别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三阻音板和第四阻音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消声筒的内腔和外腔壁之间贯穿开设有若干消音孔,若干所述消音孔分别与若干排音孔位置相对为相适配设计。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高效过滤消声器,具有消音方式多样,消音高效的特点,在具体的使用中,与传统的过滤消声器相比较而言,本高效过滤消声器采用消音机构(阻式消音结构)、第一消音筒(抗式消音结构)以及第二消音筒(小孔消音结构)三种消音方式阻合形成全新高效复合的过滤消声器,并将消音机构、第一消音筒和第二消音筒三者完美的排列,保证三者之间能够相互协同消音产生单一消音方式所产生不了的消音效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消声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消声筒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消音室内部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一消声筒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消声机构;3、第一消声筒;4、第一消声筒;11、法兰盘;12、连接管;13、排音孔;21、第一固定环;22、第二固定环;23、固定块;31、消音室;32、音孔;33、第一阻音板;34、第三阻音板;35、第二阻音板;36、第四阻音板;41、消音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6所示,本技术一种高效过滤消声器,包括外壳1、消声机构2、第一消声筒3和第二消声筒4,外壳1内部中空设置,外壳1的内腔中分别固定安装有消声机构2、第一消声筒3和第二消声筒4。其中,外壳1呈圆柱状设置,外壳1一端固定安装法兰盘11,法兰盘11的外径大于外壳1的外径,法兰盘11远离外壳1一侧的圆心位置垂直固定安装有连接管12,连接管12靠近法兰盘11一端贯穿法兰盘11伸入至外壳1的内腔中,连接管12远离法兰盘11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外壳1远离法兰盘11的外筒壁贯穿内腔开设有若干排音孔13。其中,消声机构2包括第一固定环21,第一固定环21的内环中设置有第二固定环22,第一固定环21和第二固定环22之间通过四个固定块23固定连接,第一固定环21和外壳1内腔壁之间通过四个固定块23固定连接,第一固定环21和第二固定环22采用矿物棉材料制成。其中,第一消声筒3包括两相对侧边贯穿开设有连通腔,连通腔内腔壁嵌入固定安装有若干消音室31,若干消音室31收尾相对固定连接,若干相对连接的消音室31之间通过音孔32连通设置。其中,若干消音室31规格一致且两相对内腔壁分别垂直固定安装有第一阻音板33和第二阻音板35,第一阻音板33和第二阻音板35相向一侧的中心位置分别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三阻音板34和第四阻音板36,通过制造障碍使得声波能够快速冲撞反射转换成热能。其中,第二消声筒4的内腔和外腔壁之间贯穿开设有若干消音孔41,若干消音孔41分别与若干排音孔13位置相对为相适配设计,保证输出气流孔最大,提高消音效率。具体的,本技术使用时,首先,连接管12通过外螺纹与噪音输出端螺纹连接,不同频率噪音通过连接管12进入到外壳1内腔中,并从第一固定环21和第二固定环22之间、第一固定环21的外环壁和第二固定环22的内环壁传输至若干消音室31内,在传输过程中一部分声能在第一固定环21和第二固定环22的孔隙中摩擦而转化成热能耗散掉,使通过的声波减弱,通过的声波进入消音室31,通过第一阻音板33、第三阻音板34、第二阻音板35和第四阻音板36的相互配合,每一个带管的小室都有自己的固有频率,当包含有各种频率成分的声波进入第一个音孔32时,只有在第一个网孔固有频率附近的某些频率的声波才能通过网孔到达第二个音孔32口,而另外一些频率的声波则不可能通过音孔32,只能在消音室31中来回被阻音板反射,通过若干层消音室31的消音后,余下的微量声波从消音孔41和排音孔13排出,保证整个外壳1内气流通畅,且保证了声波流通效率,提高消音效率。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过滤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消声机构(2)、第一消声筒(3)和第二消声筒(4),所述外壳(1)内部中空设置,所述外壳(1)的内腔中分别固定安装有消声机构(2)、第一消声筒(3)和第二消声筒(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过滤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消声机构(2)、第一消声筒(3)和第二消声筒(4),所述外壳(1)内部中空设置,所述外壳(1)的内腔中分别固定安装有消声机构(2)、第一消声筒(3)和第二消声筒(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过滤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呈圆柱状设置,所述外壳(1)一端固定安装法兰盘(11),所述法兰盘(11)的外径大于外壳(1)的外径,所述法兰盘(11)远离外壳(1)一侧的圆心位置垂直固定安装有连接管(12),所述连接管(12)靠近法兰盘(11)一端贯穿法兰盘(11)伸入至外壳(1)的内腔中,所述连接管(12)远离法兰盘(11)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壳(1)远离法兰盘(11)的外筒壁贯穿内腔开设有若干排音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过滤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机构(2)包括第一固定环(21),所述第一固定环(21)的内环中设置有第二固定环(22),所述第一固定环(21)和第二固定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景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全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