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印刷质量光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212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覆膜印刷质量光检测系统,包括光检测装置本体,光检测装置本体为圆柱结构,光检测装置本体外周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光检测装置本体内设置有检测腔体,光检测装置本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穿过有输送机构。通过光检测器和光检测单元配合,能够识别出待检覆膜板上的图形,从而能够替代人工进行目测,降低人为漏失的几率。解决了现有检测手段通过人工依靠目测进行检测,其大大增加了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存在人为漏失的几率,不利于印刷技术自动化的普及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覆膜印刷质量光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印刷
,具体涉及是一种覆膜印刷质量光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包装盒印刷生产中需要将覆膜经过涂胶压实在瓦楞纸上,覆膜根据需求进行生产后需要抽样对覆膜印刷质量进行检测,现有检测手段通过人工依靠目测进行检测,其大大增加了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存在人为漏失的几率,不利于印刷技术自动化的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检测手段通过人工依靠目测进行检测,其大大增加了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存在人为漏失的几率,不利于印刷技术自动化的普及的问题,提供一种覆膜印刷质量光检测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覆膜印刷质量光检测系统包括光检测装置本体,光检测装置本体为圆柱结构,光检测装置本体外周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光检测装置本体内设置有检测腔体,光检测装置本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穿过有输送机构,其中光检测装置本体顶部设置有光检测器,光检测器的下部与插入检测腔体的光检测单元连接,光检测单元的探头朝向输送机构,光检测单元的信号输出端通过连接线与光检测器的信号输入端连通;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支架和输送辊,输送辊设于输送支架内,输送辊两端从输送支架穿出,在动力机构带动下转动,输送辊上输送有待检覆膜板;检测腔体底部设置有光源。进一步的,检测腔体底部为圆锥结构,且圆锥结构内表面铺设有反光玻片,光源位于圆锥结构底部。可选的,输送辊位于输送支架内的部分包括凹陷段和凸出段,凸出段位于凹陷段两侧,且靠近输送支架。可选的,凹陷段和凸出段均为圆柱结构,且凹陷段截面直径小于凸出段截面直径,待检覆膜板放置于凸出段上。进一步的,待检覆膜板包括固定板和覆膜,覆膜固定于固定板内,覆膜的图形区域位于固定板中心处。可选的,光检测器的下部连接有多组光检测单元,且沿输送机构输送方向,相邻的光检测单元错位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1、通过光检测器和光检测单元配合,能够识别出待检覆膜板上的图形,从而能够替代人工进行目测,降低人为漏失的几率。2、同时在检测腔体内设置光源和反光玻片,能够对检测腔体内提供足够的亮度,提高检测的准确性。3、采用特殊结构的输送辊,由于凸出段位于凹陷段两侧,并且待检覆膜板放置于凸出段上,能够降低输送辊对待检覆膜板遮挡。4、解决了现有检测手段通过人工依靠目测进行检测,其大大增加了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存在人为漏失的几率,不利于印刷技术自动化的普及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覆膜印刷质量光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覆膜印刷质量光检测系统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待检覆膜板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为光检测装置本体、2为光检测器、3为输送辊、4为输送支架、5为光源、6为反光玻片、7为支撑柱、8为待检覆膜板、9为遮板、10为光检测单元、11为凸出段、12为凹陷段、13为透气槽、14为图形区域、15为固定板、16为覆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保护内容。如图1和图2所示,覆膜印刷质量光检测系统包括光检测装置本体1,光检测装置本体1为圆柱结构,光检测装置本体1外周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光检测装置本体1内设置有检测腔体,光检测装置本体1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穿过有输送机构,其中光检测装置本体1顶部设置有光检测器2,光检测器2的下部与插入检测腔体的光检测单元10连接,光检测单元10的探头朝向输送机构,光检测单元10的信号输出端通过连接线与光检测器2的信号输入端连通;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支架4和输送辊3,输送辊3设于输送支架4内,输送辊3两端从输送支架4穿出,在动力机构带动下转动,输送辊3上输送有待检覆膜板8;检测腔体底部设置有光源5。使用中,通过光检测器和光检测单元配合,能够识别出待检覆膜板上的图形,从而能够替代人工进行目测,降低人为漏失的几率。将待检测覆膜板放置于输送机构上,输送机构将其输送至光检测装置本体中,光检测单元识别其中图案并传递至光检测器中,光检测器将采集的图案与预设的图案进行对比即可检测出其印刷质量。为了提高光检测单元采集图案的质量,在检测腔体底部设置光源提高整个光检测腔体内光照强度。本申请中输送辊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进行转动,此处动力机构可以为传动齿轮或者传动皮带,由于此内容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故图中并未示出。本实施例中,检测腔体底部为圆锥结构,且圆锥结构内表面铺设有反光玻片6,光源5位于圆锥结构底部。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圆锥形结构和设置反光玻片能够使得分散的光进行汇聚,进一步提高检测腔体内光照强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施本方案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光源的光照强度进行合理调节。本实施例中,输送辊3位于输送支架4内的部分包括凹陷段12和凸出段11,凸出段11位于凹陷段12两侧,且靠近输送支架4。凹陷段12和凸出段11均为圆柱结构,且凹陷段12截面直径小于凸出段11截面直径,待检覆膜板8放置于凸出段11上。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由凸出段和凹陷段组成的输送辊,凸出段位于凹陷段两侧,并且待检覆膜板放置于凸出段上,能够降低输送辊对待检覆膜板遮挡,提高光检测单元获得光照,为了便于设计和实施,通常可以设计凸出段和凹陷段直径比为3:1。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待检覆膜板8包括固定板15和覆膜16,覆膜16固定于固定板15内,覆膜16的图形区域14位于固定板15中心处。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覆膜通常质量较轻,因此通过将其固定于固定板上进行输送,可以大幅降低其移动或者卡纸的几率,同时本领域在进行覆膜生产时,相邻的覆膜图形区域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因此本方案在用于对样品检测时,可以将样品的图形区域固定于固定板中心处进行检测,对批量覆膜进行复查时,选择样品进行检测,待检测合格后对非图形区域进行切削加工后送至裱纸生产线。本实施例中,光检测器2的下部连接有多组光检测单元10,且沿输送机构输送方向,相邻的光检测单元10错位设置。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多组互为错位设置的光检测单元,可以对覆膜图形区域进行多次采集,大幅提高整体精准度。光检测装置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7,光检测装置本体1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均设置遮片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覆膜印刷质量光检测系统,包括光检测装置本体(1),所述光检测装置本体(1)为圆柱结构,光检测装置本体(1)外周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光检测装置本体(1)内设置有检测腔体,光检测装置本体(1)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穿过有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检测装置本体(1)顶部设置有光检测器(2),所述光检测器(2)的下部与插入检测腔体的光检测单元(10)连接,所述光检测单元(10)的探头朝向输送机构,光检测单元(10)的信号输出端通过连接线与光检测器(2)的信号输入端连通;/n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支架(4)和输送辊(3),所述输送辊(3)设于输送支架(4)内,输送辊(3)两端从输送支架(4)穿出,在动力机构带动下转动,输送辊(3)上输送有待检覆膜板(8);/n所述检测腔体底部设置有光源(5)。/n

【技术特征摘要】
1.覆膜印刷质量光检测系统,包括光检测装置本体(1),所述光检测装置本体(1)为圆柱结构,光检测装置本体(1)外周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光检测装置本体(1)内设置有检测腔体,光检测装置本体(1)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穿过有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检测装置本体(1)顶部设置有光检测器(2),所述光检测器(2)的下部与插入检测腔体的光检测单元(10)连接,所述光检测单元(10)的探头朝向输送机构,光检测单元(10)的信号输出端通过连接线与光检测器(2)的信号输入端连通;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支架(4)和输送辊(3),所述输送辊(3)设于输送支架(4)内,输送辊(3)两端从输送支架(4)穿出,在动力机构带动下转动,输送辊(3)上输送有待检覆膜板(8);
所述检测腔体底部设置有光源(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印刷质量光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腔体底部为圆锥结构,且圆锥结构内表面铺设有反光玻片(6),所述光源(5)位于圆锥结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兆全胡文彬于兆红黄四林
申请(专利权)人:周口原隆彩印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