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立体加热功能的电磁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876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立体加热功能的电磁炉,包括:磁炉本体(100)和连接在所述磁炉本体(100)上方的保温罩(200);所述保温罩(200)包括金属内壳(21)和位于所述金属内壳(21)外侧的保温外壳(22),所述金属内壳(21)具有收容锅体的容置腔,所述金属内壳(2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发热装置(23),所述发热装置(23)与所述磁炉本体(100)电连接,所述发热装置(23)和所述保温外壳(22)之间设置有环形金属片(2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立体加热功能的电磁炉,可解决现有电磁炉仅加热锅具底部造成的烹饪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立体加热功能的电磁炉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立体加热功能的电磁炉。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磁炉被广泛使用,逐渐成为厨房必备器具。电磁炉在工作时,利用高频交流电通过线圈盘以使放置在电磁炉上的锅具底部产生涡流,从而对电磁炉上设置的锅具进行加热。现有技术中,电磁炉包括壳体和上盖,壳体内设置有线圈盘,待加热的锅具放置在上盖上方的面板上,锅具底部在涡流作用下实现加热。然而,锅具仅底部被加热时,对锅具内部的食物加热不均匀,影响烹饪效果,且不容易对锅内食物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立体加热功能的电磁炉,可解决现有电磁炉仅加热锅具底部造成的烹饪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立体加热功能的电磁炉,包括:磁炉本体和连接在所述磁炉本体上方的保温罩;所述保温罩包括金属内壳和位于所述金属内壳外侧的保温外壳,所述金属内壳具有收容锅体的容置腔,所述金属内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与所述磁炉本体电连接,所述发热装置和所述保温外壳之间设置有环形金属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立体加热功能的电磁炉,通过设置磁炉本体和保温罩,使得锅具的底部位于磁炉本体的上方,锅具的锅体侧壁位于保温罩的容置腔内,磁炉本体对锅具的底壁加热的同时,保温罩内的发热装置对锅具的侧壁加热,实现对锅具进行立体加热、提高锅具内食物的受热均匀性,如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电磁炉对食物的烹饪口感,尤其在煮饭、煮粥、煲汤等场合的烹饪口感,提高烹饪效果。进一步地,在磁炉本体停止对锅具的加热后,锅具的侧壁在保温罩的保温作用下,散热慢,从而使得锅具内的食物具有更长的保温时间,且保温罩内的发热装置可以持续发热,以起到加热和保温作用。并且,发热装置和保温外壳之间设置有环形金属片,环形金属片可以起到反射隔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减少热量散失,提高保温效果,同时,环形金属片具有锁磁防辐射作用。如上所述的电磁炉,所述环形金属片卡设在所述金属内壳外且所述环形金属片和所述保温外壳之间具有隔热间隙。环形金属片可以直接卡设在金属内壳的外侧,便于安装和拆卸,环形金属片和保温外壳之间具有隔热间隙,由于空气导热性能差,因此该隔热间隙可进一步起到隔热作用。如上所述的电磁炉,所述发热装置包括电阻丝和包裹所述电阻丝的铝箔纸,所述电阻丝环绕且贴合在所述金属内壳的外侧壁上。电阻丝通电后发热以起到加热效果,电阻丝设置为环形,沿着金属内壳的外侧壁连续设置,以提高受热均匀性,铝箔纸包裹在电阻丝外侧,用于保护电阻丝,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如上所述的电磁炉,所述磁炉本体包括壳体和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方的面板,所述面板位于所述容置腔的底部,用于承载所述锅体。该电磁炉使用时,锅具放置在面板的上方且位于保温罩内部的容置腔内,磁炉本体对锅具的底壁加热,保温罩内的发热装置对锅具的侧壁加热,从而实现对锅具的全方位立体加热,可提高锅具内食物的受热均匀性,进一步提高对食物的烹饪口感。面板直接粘接在壳体的顶部,或者通过连接件、隔热件等结构与壳体通过紧固件连接。面板可以通过卡设或者粘接等方式固定在容置腔的底部,或者,面板与容置腔无固定连接关系。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外壳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金属内壳的上边缘设置有向外侧翻折的翻边,所述翻边和所述保温外壳通过紧固件连接。金属内壳的翻边上开设有安装孔,以使螺纹紧固件穿过安装孔,将金属内壳固定连接在保温外壳上。这样连接,可使得金属内壳和保温外壳之间具有一定宽度的间隙,以用来安装发热装置以及环形金属片,并使金属内壳和保温外壳具有隔热间隙,起到隔热作用。如上所述的具有立体加热功能的电磁炉,所述发热装置通过导线与所述磁炉本体电连接。采用导线连接发热装置和磁炉本体,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科室的磁炉本体为发热装置供电,无需为发热装置单独设置电源。如上所述的电磁炉,所述保温罩和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保温罩从壳体上拆卸之后,磁炉本体可单独与锅具配合执行烹饪工作,且保温罩和壳体具体可通过紧固件连接,或者通过卡扣结构卡接,以方便装拆。如上所述的电磁炉,所述保温罩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端子,所述发热装置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电连接,所述磁炉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可拆卸电连接。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是相互适配的端子,两者物理连接的同时可实现发热装置和磁炉本体内的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从而使得磁炉本体为发热装置供电。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可拆卸连接,可以提高磁炉本体和发热装置之间电能传输的稳定性,提高保温罩的工作稳定性,同时,可以精简电源线的数量,方便用户使用。如上所述的具有立体加热功能的电磁炉,所述磁炉本体还包括线圈盘,所述线圈盘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面板的下方,所述线圈盘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或者所述保温外壳上。线圈盘可以固定在壳体上,以使得磁炉本体作为一个整体装配;或者,线圈盘可以固定在保温外壳上,以便于提高保温罩和磁炉本体的连接的可靠性。如上所述的电磁炉,所述环形金属片为铝片。铝片质量轻、成本低,且铝片具有较佳的防辐射和抗干扰的作用。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技术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立体加热功能的电磁炉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立体加热功能的电磁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形金属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磁炉本体;11-壳体;12-面板;200-保温罩;21-金属内壳;22-保温外壳;23-发热装置;24-环形金属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式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立体加热功能的电磁炉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立体加热功能的电磁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形金属片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立体加热功能的电磁炉。该电磁炉包括:磁炉本体100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立体加热功能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磁炉本体(100)和连接在所述磁炉本体(100)上方的保温罩(200);/n所述保温罩(200)包括金属内壳(21)和位于所述金属内壳(21)外侧的保温外壳(22),所述金属内壳(21)具有收容锅体的容置腔,所述金属内壳(2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发热装置(23),所述发热装置(23)与所述磁炉本体(100)电连接,所述发热装置(23)和所述保温外壳(22)之间设置有环形金属片(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立体加热功能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磁炉本体(100)和连接在所述磁炉本体(100)上方的保温罩(200);
所述保温罩(200)包括金属内壳(21)和位于所述金属内壳(21)外侧的保温外壳(22),所述金属内壳(21)具有收容锅体的容置腔,所述金属内壳(2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发热装置(23),所述发热装置(23)与所述磁炉本体(100)电连接,所述发热装置(23)和所述保温外壳(22)之间设置有环形金属片(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金属片(24)卡设在所述金属内壳(21)外且所述环形金属片(24)和所述保温外壳(22)之间具有隔热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23)包括电阻丝和包裹所述电阻丝的铝箔纸,所述电阻丝环绕且贴合在所述金属内壳(21)的外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炉本体(100)包括壳体(11)和连接在所述壳体(11)上方的面板(12),所述面板(12)位于所述容置腔的底部,用于承载所述锅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平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