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内置传感器结构的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182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4:20
一种具有内置传感器结构的照明装置,包括照明装置整体,照明装置整体包括灯罩壳和基座,基座与灯罩壳的顶部连接,灯罩壳的底部开设有一通孔,通孔处设置有传感器;灯罩壳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上半区域的灯罩壳内设置有传感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下半区域的灯罩壳内设置有固态发光元件,通孔开设在下半区域的灯罩壳部分的底部,传感器的主体部分裸露在灯罩壳外部,传感器与传感控制电路连接,驱动电路与固态发光元件连接,基座与驱动电路连接;本方案设计的照明装置特点在于将传感器集成于照明装置内部,而不将传感器安装在与光源或投射位置分开的位置,传感器可以感应用户,实现照明装置的自动亮度调节和自动开与关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内置传感器结构的照明装置
本技术属于灯单元传感器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内置传感器结构的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近来,随着半导体技术的改进,对作为光源的固态发光元件的灯的需求日益增加,该灯长寿命耗电少,极大地促进了节能,有望爆炸性地传播未来,同时,为了促进节能,当缺少包括用于关闭或调暗照明的自动照明功能的照明器具时,确定是否存在诸如红外检测类型的人体传感器。但是,内置的传感器,如人体传感器,对灯泡更换型灯具的许多需求(称为“灯泡型灯”),如果认为可以很容易地更换现有的照明设备,由于灯泡型灯必须尽可能接近灯泡的形状,因此不希望将传感器安装在远离光源的位置并远离光源。不限于灯泡形状灯,在其他灯具中,易于操作,没有内置传感器的观点突出,它指的是与灯一体化。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具有内置传感器结构的照明装置,将传感器集成于照明装置内部,形成传感器系统和照明系统相互结合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内置传感器结构的照明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内置传感器结构的照明装置,包括照明装置整体,所述照明装置整体包括灯罩壳和基座,所述基座与所述灯罩壳的顶部连接,所述灯罩壳的底部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处设置有传感器;所述灯罩壳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上半区域的所述灯罩壳内设置有传感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所述传感控制电路与所述驱动电路互相连接;下半区域的所述灯罩壳内设置有固态发光元件,所述通孔开设在下半区域的所述灯罩壳部分的底部,所述传感器的主体部分裸露在所述灯罩壳外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传感控制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固态发光元件连接,所述基座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优选的,所述灯罩壳的上半区域壳体为不透明的高导电性材料,所述灯罩的下半区域壳体为具有透光扩散膜的材料。优选的,所述基座由金属或树脂的结构材料形成。优选的,所述传感器与所述通孔之间的间隙处设置有防尘膜。优选的,所述固态发光元件的数量为若干个。针对上述方案的结构特征,解释如下:本方案设计的照明装置特点在于将传感器集成于照明装置内部,而不将传感器安装在与光源或投射位置分开的位置,传感器可以感应用户,实现照明装置的自动亮度调节和自动开与关功能,照明装置包括灯罩壳和基座,基座用来连接外部设备上的电源,起到安装和连接的作用;而灯罩壳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的灯罩壳内设置有电路系统,有传感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基座与驱动电路相连,下半区域内设置有固态发光元件与驱动电路连接,同时在灯罩壳的下半区域底部开设有一个通孔,在通孔处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的连接线穿过通孔与灯罩壳内部的传感器控制电路连接,这种传感器与照明装置集成式的设计可以让传感器有效地控制照明装置。由于灯罩壳的上半区域内部设置的都是电路系统,为了提高照明装置外观,所以设置上半区域的灯罩壳为不透明的,将电路系统隐藏,同时设置高导电性的材料,比如铝,既能保证照明装置的美观度,还能确保其正常工作;而灯罩壳的下半区域内设置固态发光元件为发光部分,所以设置具有透光扩散膜的材料,保证光照的均匀度和亮度。基座由诸如金属或树脂的结构材料形成,在使用时附接到外部装置,连接到商用电源,用于接收电力供应的部分。防尘膜可以防止灰尘从通孔内进入灯罩壳内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设计的照明装置特点在于将传感器集成于照明装置内部,而不将传感器安装在与光源或投射位置分开的位置,传感器可以感应用户,实现照明装置的自动亮度调节和自动开与关功能,此产品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具有很高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基座1、灯罩壳2、固态发光元件3、通孔4、传感器5、传感控制电路6、驱动电路7、防尘膜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内置传感器结构的照明装置,包括照明装置整体,照明装置整体包括灯罩壳2和基座1,基座1与灯罩壳2的顶部连接,灯罩壳2的底部开设有一通孔4,通孔4处设置有传感器5;灯罩壳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上半区域的灯罩壳内设置有传感控制电路6和驱动电路7,传感控制电路6与驱动电路7互相连接;下半区域的灯罩壳内设置有固态发光元件3,通孔4开设在下半区域的灯罩壳部分的底部,传感器5的主体部分裸露在灯罩壳外部,传感器5与传感控制电路6连接,驱动电路7与固态发光元件3连接,基座1与驱动电路7连接;本方案设计的照明装置特点在于将传感器5集成于照明装置内部,而不将传感器5安装在与光源或投射位置分开的位置,传感器5可以感应用户,实现照明装置的自动亮度调节和自动开与关功能,照明装置包括灯罩壳2和基座1,基座1用来连接外部设备上的电源,起到安装和连接的作用;而灯罩壳2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的灯罩壳2内设置有电路系统,有传感控制电路6和驱动电路7,基座1与驱动电路7相连,下半区域内设置有固态发光元件3与驱动电路7连接,同时在灯罩壳2的下半区域底部开设有一个通孔4,在通孔4处设置有传感器5,传感器5的连接线穿过通孔4与灯罩壳2内部的传感控制电路6连接,这种传感器5与照明装置集成式的设计可以让传感器5有效地控制照明装置。优选的实施方式如下:灯罩壳2的上半区域壳体为不透明的高导电性材料,灯罩的下半区域壳体为具有透光扩散膜的材料;由于灯罩壳2的上半区域内部设置的都是电路系统,为了提高照明装置外观,所以设置上半区域的灯罩壳2为不透明的,将电路系统隐藏,同时设置高导电性的材料,比如铝,既能保证照明装置的美观度,还能确保其正常工作;而灯罩壳2的下半区域内设置固态发光元件3为发光部分,所以设置具有透光扩散膜的材料,保证光照的均匀度和亮度。基座1由金属或树脂的结构材料形成;基座1由诸如金属或树脂的结构材料形成,在使用时附接到外部装置,连接到商用电源,用于接收电力供应的部分。传感器5与通孔4之间的间隙处设置有防尘膜8;防尘膜8可以防止灰尘从通孔4内进入灯罩壳2内部。固态发光元件3的数量为若干个;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将传感器5集成于照明装置内部,而不将传感器5安装在与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内置传感器结构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照明装置整体,所述照明装置整体包括灯罩壳和基座,所述基座与所述灯罩壳的顶部连接,所述灯罩壳的底部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处设置有传感器;所述灯罩壳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上半区域的所述灯罩壳内设置有传感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所述传感控制电路与所述驱动电路互相连接;下半区域的所述灯罩壳内设置有固态发光元件,所述通孔开设在下半区域的所述灯罩壳部分的底部,所述传感器的主体部分裸露在所述灯罩壳外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传感控制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固态发光元件连接,所述基座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内置传感器结构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照明装置整体,所述照明装置整体包括灯罩壳和基座,所述基座与所述灯罩壳的顶部连接,所述灯罩壳的底部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处设置有传感器;所述灯罩壳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上半区域的所述灯罩壳内设置有传感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所述传感控制电路与所述驱动电路互相连接;下半区域的所述灯罩壳内设置有固态发光元件,所述通孔开设在下半区域的所述灯罩壳部分的底部,所述传感器的主体部分裸露在所述灯罩壳外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传感控制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固态发光元件连接,所述基座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强周汝玲徐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