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解耦器上料的注脂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809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解耦器上料的注脂机,属于注脂机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工作平台、注脂机构和驱使注脂机构沿铅直方向运动的驱动机构,工作平台上架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上滑移连接有上料机构;上料机构包括抓取气缸和抓取件,抓取气缸的一端与安装架滑移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抓取件;工作平台靠近上料机构的一面滑移连接有齿条,齿条上啮合有齿轮,齿轮连接有伺服电机,齿条远离工作平台的一面设置有底座;齿条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架的长度方向交叉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易于实现解耦器自动上料,节省注脂劳动投入的效果,同时其易于控制解耦器的注脂量,能够提高解耦器的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解耦器上料的注脂机
本技术涉及注脂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解耦器上料的注脂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常在发动机等驱动系统中设置解耦器,以允许该驱动系统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从动部件解耦,从而减小或消除因旋转动力源相对于从动部件的减速而产生的扭转载荷。解耦器在组装完成后,通常需要利用注脂机向解耦器内注入油脂以方便其使用时的扭转。公告号为CN20595672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精密仪器注脂机,包括外壳、注脂机构、驱动注脂机构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外壳内设有供油桶放置的空间,注脂机构设于该空间的正上方,所述的注脂机构包括泵体、抽油管、导柱及油盘,泵体固定在安装架上,安装架固定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导柱一端固定在安装架上,另一端固定在油盘上,泵体的出油口设有定量阀。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注脂机需要工人手动拿取工件放置于注脂机构下方的底座上,以便注脂机构对工件进行注脂,使得现有的注脂机使用起来劳动投入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解耦器上料的注脂机,其具有易于实现工件自动上料,节省注脂劳动投入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解耦器上料的注脂机,包括机架,机架连接有工作平台、注脂机构和驱使注脂机构沿铅直方向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注脂机构和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工作平台上方,所述工作平台上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沿水平方向滑移连接有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抓取气缸,所述抓取气缸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架滑移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抓取件,且所述抓取气缸活塞杆沿铅直方向伸缩;所述工作平台靠近所述上料机构的一面滑移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上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齿条远离所述工作平台的一面设置有底座;所述齿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安装架的长度方向交叉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抓取气缸易于驱动抓取件抓取工作平台上待注脂的工件,当抓取件取料后,通过抓取气缸沿安装架的滑移易于将工件送至与底座运动方向的交叉处,便于抓取件将工件放置于底座上。位于底座上的工件易于被齿条送至注脂机构下方,从而实现待注脂工件自动上料的效果。注脂完成后,通过伺服电机的反转,易于使齿条将工件运出注脂工位,便于后续收集成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抓取件包括与所述抓取气缸的活塞杆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远离抓取气缸的一端铰接有第一滑块,第二连杆远离所述抓取气缸的一端铰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安装架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抓取气缸滑移方向平行的导向轨,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均与所述导向轨滑移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上沿铅直方向滑移连接有第一卡箍,所述第一卡箍通过第三连杆与所述抓取气缸铰接,所述第二滑块上沿铅直方向滑移连接有第二卡箍,所述第二卡箍通过第四连杆与所述抓取气缸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抓取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时,易于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驱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沿导向轨相互远离,并使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分别在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驱动下向下滑移靠近工作平台,使抓取件处于待取料状态。当工件位于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之间时,回缩抓取气缸的活塞杆,使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沿铅直方向向上并相互靠近,易于抓取件抓取工件并向上位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卡箍上连接有第一V型辅助夹,所述第一V型辅助夹的V型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卡箍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V型辅助夹一方面易于增加第一卡箍和工件的接触面积,能够提高第一卡箍抓取工件时的稳定性。同时,第一V型辅助夹的V型设计易于第二卡箍适应多种不同尺寸的工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卡箍上连接有第二V型辅助夹,所述第二V型辅助夹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卡箍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V型辅助夹增加了第二卡箍和工件的接触面积,能够和第一V型辅助夹配合,进一步起到提高抓取件抓取稳定性的效果。同时,第二V型辅助夹的易于第二卡箍适应多种不同尺寸的工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V型辅助夹远离所述第一卡箍的一面以及所述第二V型辅助夹远离所述第二卡箍的一面均设置有增磨凸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磨凸纹易于增加第一V型辅助夹和第二V型辅助夹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增强抓取件的抓取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靠近所述齿条的一面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通过与所述伺服电机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称重传感器易于对工件注脂前后的重量进行监测,以便控制工件内的注脂量。当注脂量小于或者大于标准注脂量时,视为不合格品,此时,伺服电机停止反转,便于操作者处理不合格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平台上位于所述齿条远离所述上料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推料气缸和光电传感器,所述推料气缸与所述齿条倾斜设置,且所述推料气缸的活塞杆远离所述上料机构;所述光电传感器、所述推料气缸所述称重传感器和所述伺服电机均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注脂量不合格时,伺服电机继续正转,将工件送至推料气缸处,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工件后,启动推料气缸将底座上的不合格工件推离齿条,此时光电传感器再次检测到齿条上无工件,易于启动伺服电机反转,使得齿条带动底座复位,以便进行下一个工件的注脂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次品收集仓,所述次品收集仓靠近所述推料气缸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次品收集仓易于对推料气缸推出的次品进行集中收集。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上料机构和底座的设置,能够对待注脂工件起到自动上料的效果,减小了解耦器注脂工作的人工劳动投入,易于节省经济成本。2.通过称重传感器的设置,能够对解耦器内注入的油脂起到监测的效果,避免出现解耦器中注脂过多或过少的情况,有利于提高生产的解耦器的品质。3.通过推料气缸和光电传感器的设置,能够起到及时剔除注脂不合格的解耦器,减小次品率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底座和工作平台的链接方式。图5是图4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工作平台;21、齿条;22、齿轮;23、伺服电机;24、推料气缸;25、光电传感器;26、次品收集仓;3、底座;31、称重传感器;4、注脂机构;41、油管;42、注脂气缸;5、驱动机构;51、升降气缸;6、安装架;7、上料机构;71、抓取气缸;72、抓取件;721、第一连杆;7211、第一滑块;7212、第一卡箍;7213、第一V型辅助夹;7214、第三连杆;722、第二连杆;7221、第二滑块;7222、第二卡箍;7223、第二V型辅助夹;7224、第四连杆;73、导向轨;74、增磨凸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便于解耦器上料的注脂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解耦器上料的注脂机,包括机架(1),机架(1)连接有工作平台(2)、注脂机构(4)和驱使注脂机构(4)沿铅直方向运动的驱动机构(5),所述注脂机构(4)和所述驱动机构(5)位于所述工作平台(2)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2)上固定有安装架(6),所述安装架(6)上沿水平方向滑移连接有上料机构(7);所述上料机构(7)包括抓取气缸(71),所述抓取气缸(71)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架(6)滑移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抓取件(72),且所述抓取气缸(71)活塞杆沿铅直方向伸缩;所述工作平台(2)靠近所述上料机构(7)的一面滑移连接有齿条(21),所述齿条(21)上啮合有齿轮(22),所述齿轮(22)连接有伺服电机(23),所述齿条(21)远离所述工作平台(2)的一面设置有底座(3);所述齿条(2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安装架(6)的长度方向交叉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解耦器上料的注脂机,包括机架(1),机架(1)连接有工作平台(2)、注脂机构(4)和驱使注脂机构(4)沿铅直方向运动的驱动机构(5),所述注脂机构(4)和所述驱动机构(5)位于所述工作平台(2)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2)上固定有安装架(6),所述安装架(6)上沿水平方向滑移连接有上料机构(7);所述上料机构(7)包括抓取气缸(71),所述抓取气缸(71)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架(6)滑移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抓取件(72),且所述抓取气缸(71)活塞杆沿铅直方向伸缩;所述工作平台(2)靠近所述上料机构(7)的一面滑移连接有齿条(21),所述齿条(21)上啮合有齿轮(22),所述齿轮(22)连接有伺服电机(23),所述齿条(21)远离所述工作平台(2)的一面设置有底座(3);所述齿条(2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安装架(6)的长度方向交叉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解耦器上料的注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件(72)包括与所述抓取气缸(71)的活塞杆铰接的第一连杆(721)和第二连杆(722),第一连杆(721)远离抓取气缸(71)的一端铰接有第一滑块(7211),第二连杆(722)远离所述抓取气缸(71)的一端铰接有第二滑块(7221);所述安装架(6)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抓取气缸(71)滑移方向平行的导向轨(73),所述第一滑块(7211)和所述第二滑块(7221)均与所述导向轨(73)滑移连接;所述第一滑块(7211)上沿铅直方向滑移连接有第一卡箍(7212),所述第一卡箍(7212)通过第三连杆(7214)与所述抓取气缸(71)铰接,所述第二滑块(7221)上沿铅直方向滑移连接有第二卡箍(7222),所述第二卡箍(7222)通过第四连杆(72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祥赵顶赵帅曾庆豪齐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数加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