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淑芹专利>正文

油气管道收发球筒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1747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气管道收发球筒排气装置,其技术方案是:收发球筒排气箱的底部设有油气输入管,所述收发球筒排气箱的顶部设有排气箱端盖。通过设置圆形浮球,一方面能够利用圆形浮球在油料进入收发球筒排气箱内部后利用油料的浮力作用使圆形浮球向上上浮,并通过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之间相互配使阀芯向上移动,将收发球筒排气箱内部的气体得以通过排气筒进行排出,另一方面通过圆形浮球,能够在油料充满收发球筒排气箱内部时,阀芯升至第二排气孔的底部,将第一排气通孔进行堵住,使得油料无法通过排气筒排放到外界,有效的避免了收发球筒排气箱内部油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气管道收发球筒排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工业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油气管道收发球筒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清管器收发球装置,简称收发球筒,属于管道附件,广泛用于各种介质输送管道,一般安装在主管道的两端,用于发射和接收清管器,在管道投产前通球扫线及投产后的清蜡、扫油、除垢,清管器收发球装置,简称收发球筒,属于管道附件,广泛用于各种介质输送管道,一般安装在主管道的两端,用于发射和接收清管器,在管道投产前通球扫线及投产后的清蜡、扫油、除垢,发球装置一般用要清理的管线同径的钢管制作,前端安装法兰盖并有进风口,后端用于与管线相连,可以焊接也可以法兰连接,长短根据球体大小定,收球装置与发球装置类似,只是在前部设置放气阀用于收球后管线内泄压防空,下部开有排污口用于排除球前部的杂物和积液等,用于管线清管的清管器有多种,能携带各种检测仪器和其他装置,如探测管道的变形量,置换介质和清扫管内空间,清除管壁铁锈等。现有的收发球筒,其排气装置均采用电动及手动阀门排气,该方式作为输油收发球筒最常用的排气方式广泛采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原油滴漏的情况出现,导致一定的原油损耗和环境污染,人工手动操作控制排气费时费力,排气是否干净需要人工掌握,排气效率低、效果差,且现有的收发球筒排气装置在进行使用过程中,人工在进行收发球筒排气时,人工与油气近距离接触导致安全隐患的存在,在面对毒性较强的高硫化氢原油,安全性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气管道收发球筒排气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收发球筒排气装置在进行使用过程中,排气装置存在原油滴漏的情况和人工与油气近距离接触导致安全隐患的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油气管道收发球筒排气装置,包括收发球筒排气箱,所述收发球筒排气箱的底部设有油气输入管,所述收发球筒排气箱的顶部设有排气箱端盖,所述排气箱端盖与收发球筒排气箱通过螺丝进行连接,所述排气箱端盖的顶部设有排气筒,所述收发球筒排气箱内壁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安装有圆形浮球,所述收发球筒排气箱的一侧设有备用排气管。优选的,所述排气筒的底部设有阀座,所述排气筒的内部设有阀芯,所述阀芯的顶部设有第一排气通孔,所述第一排气通孔穿过阀芯,所述阀芯的上方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排气筒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顶部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二排气孔穿过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设有第一排气防护架。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穿过阀座,并与阀芯的底部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备用排气管的表面设有压力检测管,所述压力检测管的表面设有取压阀,所述压力检测管的顶端安装有压力检测表。优选的,所述压力检测管一侧的备用排气管上安装有手动排气阀,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设有第二排气防护架。优选的,所述油气输入管通过法兰与油气管道收发球筒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圆形浮球,一方面能够利用圆形浮球在油料进入收发球筒排气箱内部后利用油料的浮力作用使圆形浮球向上上浮,并通过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之间相互配使阀芯向上移动,将收发球筒排气箱内部的气体得以通过排气筒进行排出,另一方面通过圆形浮球,能够在油料充满收发球筒排气箱内部时,阀芯升至第二排气孔的底部,将第一排气通孔进行堵住,使得油料无法通过排气筒排放到外界,有效的避免了收发球筒排气箱内部油料的浪费,通过采用圆形浮球实现对收发球筒排气箱内部的气体排泄,具有结构简单,无需人工进行操作,减轻了人工的劳动量,通过有效的做到了气体的排放且做到无油料的泄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种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排气筒剖面结构图;图中:1收发球筒排气箱;2油气输入管;3排气箱端盖;4排气筒;5阀座;6阀芯;7第一排气通孔;8隔板;9第二排气孔;10第一排气防护架;11第一连接件;12第二连接件;13圆形浮球;14第三连接件;15排气管;16压力检测管;17取压阀;18压力检测表;19手动排气阀;20第二排气防护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参照附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油气管道收发球筒排气装置,包括收发球筒排气箱1,收发球筒排气箱1的底部设有油气输入管2,油气输入管2能够通过法兰与油气管道收发球筒进行连接,使油气管道收发球筒内部的气体能够通过油气输入管2进入到收发球筒排气箱1的内部,收发球筒排气箱1的顶部设有排气箱端盖3,排气箱端盖3与收发球筒排气箱1通过螺丝进行连接,排气箱端盖3的顶部设有排气筒4,气体通过排气筒4进行排放,收发球筒排气箱1内壁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件11,第一连接件11的底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12,第二连接件12的一端安装有圆形浮球13,在原油进入到收发球筒排气箱1后圆形浮球13利用原油浮力向上移动,并带动第二连接件12进行移动,收发球筒排气箱1的一侧设有备用排气管15,排气管15能够进行备用排气操作。具体的,排气筒4的底部设有阀座5,排气筒4的内部设有阀芯6,阀芯6的顶部设有第一排气通孔7,第一排气通孔7穿过阀芯6,阀芯6的上方设有隔板8,隔板8与排气筒4固定连接,隔板8的顶部设有第二排气孔9,第二排气孔9穿过隔板8,隔板8的顶部设有第一排气防护架10,通过圆形浮球13,能够在油料充满收发球筒排气箱1内部时,阀芯6升至第二排气孔9的底部,将第一排气通孔7进行堵住,使得油料无法通过排气筒4排放到外界,有效的避免了收发球筒排气箱1内部油料的浪费,通过采用圆形浮球13实现对收发球筒排气箱1内部的气体排泄,具有结构简单,无需人工进行操作,减轻了人工的劳动量,通过有效的做到了气体的排放且做到无油料的泄露。具体的,第二连接件12的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三连接件14,第三连接件14的一端穿过阀座5,并与阀芯6的底部相连接,通过设置圆形浮球13,能够利用圆形浮球13在油料进入收发球筒排气箱1内部后利用油料的浮力作用使圆形浮球13向上上浮,并通过第二连接件12和第三连接件14之间相互配使阀芯6向上移动,将收发球筒排气箱1内部的气体得以通过排气筒4进行排出。具体的,备用排气管15的表面设有压力检测管16,压力检测管16的表面设有取压阀17,压力检测管16的顶端安装有压力检测表18,通过压力检测表18,能够对1内部的有压力进行实时的检测,以便于对1内部的压力进行调节,有效的避免了1内部排气装置失效所导致的1内部压力过大的而存在的安全性问题的发生。具体的,压力检测管16一侧的备用排气管15上安装有手动排气阀19,排气管15的一端设有第二排气防护架20,通过手动排气阀19,能够便于在1内部排气装置无法进行正常使用时,可以通过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气管道收发球筒排气装置,包括收发球筒排气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球筒排气箱(1)的底部设有油气输入管(2),所述收发球筒排气箱(1)的顶部设有排气箱端盖(3),所述排气箱端盖(3)与收发球筒排气箱(1)通过螺丝进行连接,所述排气箱端盖(3)的顶部设有排气筒(4),所述收发球筒排气箱(1)内壁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件(11),所述第一连接件(11)的底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12),所述第二连接件(12)的一端安装有圆形浮球(13),所述收发球筒排气箱(1)的一侧设有备用排气管(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管道收发球筒排气装置,包括收发球筒排气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球筒排气箱(1)的底部设有油气输入管(2),所述收发球筒排气箱(1)的顶部设有排气箱端盖(3),所述排气箱端盖(3)与收发球筒排气箱(1)通过螺丝进行连接,所述排气箱端盖(3)的顶部设有排气筒(4),所述收发球筒排气箱(1)内壁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件(11),所述第一连接件(11)的底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12),所述第二连接件(12)的一端安装有圆形浮球(13),所述收发球筒排气箱(1)的一侧设有备用排气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管道收发球筒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筒(4)的底部设有阀座(5),所述排气筒(4)的内部设有阀芯(6),所述阀芯(6)的顶部设有第一排气通孔(7),所述第一排气通孔(7)穿过阀芯(6),所述阀芯(6)的上方设有隔板(8),所述隔板(8)与排气筒(4)固定连接,所述隔板(8)的顶部设有第二排气孔(9),所述第二排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淑芹周恒李志明孙丽吕书栋赵玉军张兆杰
申请(专利权)人:刘淑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