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水套总成、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发动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1626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公开一种发动机水套总成、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发动机,其中发动机水套总成包括导流嵌件及设于发动机缸体上的水套,还包括嵌件装配定位组件,包括凸起和定位槽,水套和导流嵌件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凸起,另一个上设有定位槽,凸起能够插入定位槽以将导流嵌件连接于水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凸起和定位槽的配合将导流嵌件连接于水套;简化了嵌件装配定位组件,大大地降低了导流嵌件的体积,继而不会对水套的尺寸造成影响,避免导流嵌件对发动机水流控制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保证了水套的均匀性,解决了现有的嵌件装配定位组件体积较大而会影响快速暖机或对发动机缸孔变形控制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水套总成、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发动机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水套总成、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发动机。
技术介绍
发动机水套总成主要包括设于缸体上水套和导流嵌件,其中水套又称水套,其中导流嵌件连接于水套。现有的发动机水套总成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技术中将导流嵌件安装于水套内的安装定位结构对冷却水流控制存在影响,降低了发动机对冷却水流控制的精度,不利于发动机性能的提升;(2)、水套上安装导流嵌件位置的宽度较大,若是为了保证水套的均匀性,而提升整个水套的宽度,将会影响快速暖机;若仅增大水套的局部宽度,使水套的均匀性下降,将会对发动机缸孔变形控制产生不利影响,不利于发动机性能的提升。虽然部分发动机采用两个分体设置的导流嵌件来解决导流嵌件对水套宽度的影响,但对水流路径有所限制,而且导流嵌件与缸筒贴合的位置存在冷却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水套总成、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发动机,能够解决采用现有水套总成时会对发动机冷却水流控制和缸孔变形控制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水套总成,包括导流嵌件及设于发动机缸体上的水套,还包括嵌件装配定位组件,所述嵌件装配定位组件包括凸起和定位槽,所述水套和所述导流嵌件的其中一个上设有所述凸起,另一个上设有所述定位槽,所述凸起能够插入所述定位槽以将所述导流嵌件连接于所述水套。作为上述的发动机水套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流嵌件上设有导流面。作为上述的发动机水套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套的上游端和下游端均安装有所述导流嵌件。作为上述的发动机水套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设于所述水套上游端的所述导流嵌件与设于所述水套下游端的所述导流嵌件关于所述水套对称设置。作为上述的发动机水套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导流嵌件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定位槽。作为上述的发动机水套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嵌件装配定位组件设于所述水套的底壁和所述导流嵌件的底面之间。作为上述的发动机水套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流嵌件的顶面与所述水套的顶面齐平。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缸体、缸盖和如上述的发动机水套总成,所述缸盖的下表面抵接于所述水套的顶面和所述导流嵌件的顶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缸体、缸垫和如上述的发动机水套总成,所述缸垫的下表面抵接于所述水套的顶面和所述导流嵌件的顶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嵌件装配定位组件包括凸起和定位槽,水套和导流嵌件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凸起,另一个上设有定位槽,凸起能够插入定位槽以将导流嵌件连接于水套;简化了嵌件装配定位组件,大大地降低了导流嵌件的体积,继而不会对水套的尺寸造成影响,避免导流嵌件对发动机水流控制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保证了水套的均匀性,解决了现有的嵌件装配定位组件体积较大而会影响快速暖机或对发动机缸孔变形控制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发动机水套总成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发动机水套总成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导流嵌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缸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导流嵌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缸体;11、水套;12、凸起;2、导流嵌件;21、定位槽;22、第一凸台;23、第二凸台;231、导流曲面;24、导流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水套总成,包括水套11、导流嵌件2和嵌件装配定位组件,其中水套11设于发动机缸体1上,至于水套11在缸体1上的具体设置位置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叙。上述嵌件装配定位组件包括凸起12和定位槽21,水套11和导流嵌件2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凸起12,另一个上设有定位槽21,凸起12能够插入定位槽21以将导流嵌件2连接于水套11。上述嵌件装配定位组件具有结构简单、装配简单快捷的优点,大大地降低了导流嵌件2的体积,继而不会对水套11的尺寸造成影响,避免导流嵌件2对发动机水流控制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保证了水套11的均匀性,解决了现有的嵌件装配定位组件体积较大而会影响快速暖机或对发动机缸孔变形控制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优选地,上述水套11的上游端和下游端均安装有导流嵌件2。设于水套11上游端的导流嵌件2与设于水套11下游端的导流嵌件2关于水套11对称设置,实现同一导流嵌件2在水套11的上游端和下游端可以通用,即能够防止装配错误,又可以采用一套模具加工导流嵌件2,降低了加工成本。进一步地,嵌件装配定位组件设于水套11的底壁和导流嵌件2的底面之间。本实施例中,上述凸起12设于水套11的底壁,定位槽21设于导流嵌件2的底面。优选地,如图5所示,凸起12紧贴水套11的侧壁设置。优选地,每个导流嵌件2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槽21,相应地,凸起12与定位槽21一一对应设置,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定位槽21提高了导流嵌件2安装在水套11内后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定位槽21设置有两个,相应地,凸起12也设置两个,两个定位槽21设于导流嵌件2厚度方向的同一侧。本实施例中,导流嵌件2的顶面与水套11的顶面齐平,在装配发动机时,采用缸盖或缸垫的下表面抵接于水套11的顶面和导流嵌件2的顶面,以实现对导流嵌件2的夹紧。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导流嵌件2上设有导流面。具体地,导流嵌件2的顶部设有向其背对定位槽21的一侧凸设的第一凸台22,导流嵌件2背对定位槽21的一侧的下部凸设有第二凸台23,第二凸台23背对定位槽21一侧形成导流曲面231,第一凸台22和第二凸台23之间形成有导流槽24。上述导流曲面231和导流槽24的内壁共同形成上述导流面。通过在导流嵌件2上设置上述导流面,并采用上述导流面配合水套11,以满足对发动机水流控制的要求。本实施例提供的缸体1采用高压铸铝缸体,对压铸工艺无特殊要求,降低了缸体1制造难度。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水套总成,包括导流嵌件(2)及设于发动机缸体(1)上的水套(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嵌件装配定位组件,所述嵌件装配定位组件包括凸起(12)和定位槽(21),所述水套(11)和所述导流嵌件(2)的其中一个上设有所述凸起(12),另一个上设有所述定位槽(21),所述凸起(12)能够插入所述定位槽(21)以将所述导流嵌件(2)连接于所述水套(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水套总成,包括导流嵌件(2)及设于发动机缸体(1)上的水套(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嵌件装配定位组件,所述嵌件装配定位组件包括凸起(12)和定位槽(21),所述水套(11)和所述导流嵌件(2)的其中一个上设有所述凸起(12),另一个上设有所述定位槽(21),所述凸起(12)能够插入所述定位槽(21)以将所述导流嵌件(2)连接于所述水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水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嵌件(2)上设有导流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水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11)的上游端和下游端均安装有所述导流嵌件(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水套总成,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水套(11)上游端的所述导流嵌件(2)与设于所述水套(11)下游端的所述导流嵌件(2)关于所述水套(11)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佳庆吴恒博夏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