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锁式旋挖钻机钻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58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锁式旋挖钻机钻杆,包括第一钻杆,所述第一钻杆底部的正中设置有限位圈,第一钻杆内腔左右两侧的底部对称设置有顶块,第一钻杆内腔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钻杆,第二钻杆左右两侧的顶部对称设置有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顶部和底部的中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卡柱,两个第一滑块相对的一端对称套接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二钻杆内腔的中部设置有第三钻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机锁式旋挖钻机钻杆,当第二钻杆移动至第一钻杆的底部时,顶块与第一滑块接触,弧面设计的顶块推动第一滑块进入移动孔的内部,第一滑块推动第二滑块进入移动槽的内部,解锁第三钻杆的单独移动,分节解锁简易方便,为深井开掘提供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锁式旋挖钻机钻杆
本技术涉及旋挖钻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锁式旋挖钻机钻杆。
技术介绍
旋挖钻机是一种适合建筑基础工程中成孔作业的施工机械,主要适于砂土、粘性土、粉质土等土层施工,在灌注桩、连续墙、基础加固等多种地基基础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旋挖钻机的额定功率一般为125~450kW,动力输出扭矩为120~400kN·m,最大成孔直径可达1.5~4m,最大成孔深度为60~90m,可以满足各类大型基础施工的要求,现有的机锁钻杆都是钻头放到孔底后,操作动力头使钻杆缓慢正转,一边操作动力头加压油缸向下加压寻找加压锁,动力头负载明显上升,此时动力头加压油缸停止加压,动力头继续正转1-2转,务必使驱动套内键板下端面与钻杆外压面完全贴合,再继续继续加压钻进,直至装满钻头,操作复杂,为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锁式旋挖钻机钻杆,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锁式旋挖钻机钻杆,包括第一钻杆,所述第一钻杆底部的正中设置有限位圈,所述第一钻杆内腔左右两侧的底部对称设置有顶块,所述第一钻杆内腔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钻杆,所述第二钻杆左右两侧的顶部对称设置有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顶部和底部的中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卡柱,两个第一滑块相对的一端对称套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二钻杆内腔的中部设置有第三钻杆,所述第三钻杆左右两侧的顶部对称设置有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块相对的一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三钻杆顶部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驱动杆。优选的,所述限位圈顶部的一端贯穿第一钻杆底部的外壁并延伸至第一钻杆的内部,所述限位圈与第一钻杆的壁体紧密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钻杆左右两侧内壁的中部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顶块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滑槽相悖一侧面内壁的底部。优选的,所述第二钻杆底部的一端贯穿限位圈并延伸至第一钻杆底部的外侧,所述第二钻杆与限位圈的壁体相贴合,所述第二钻杆左右两侧的顶部对称开设有连通其内腔的移动孔,所述第二钻杆左右两侧内壁的中部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移动孔分别于两个第二滑槽相连通。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移动孔的内壁并契合移动孔的内壁,两个第一滑块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一滑槽的内壁并契合第一滑槽的内壁,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卡柱上,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钻杆的外壁上。优选的,所述第二钻杆的内腔由其顶部和底部的正中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三钻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延伸至第二钻杆顶部和底部的外侧,所述第三钻杆贴合第二钻杆的内壁,所述第三钻杆左右两侧的顶部对称开设有移动槽。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移动槽的内壁并契合移动槽的内壁,两个第二滑块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移动孔的内部,所述第二滑块契合第二滑槽的内壁,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远离第二滑块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移动槽侧面的内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驱动杆的旋转推动第二钻杆、第三钻杆移动,当第二钻杆移动至第一钻杆的底部时,顶块与第一滑块接触,弧面设计的顶块推动第一滑块进入移动孔的内部,第一滑块推动第二滑块进入移动槽的内部,解锁第三钻杆的单独移动,分节解锁简易方便,为深井开掘提供便利,通过设置的限位圈、第一滑槽、第一滑块、移动槽、第二滑块的配合工作提供导向,使第一钻杆、第二钻杆、第三钻杆的伸缩稳定,通过设置的第一复位弹簧使第一滑块受压缩后具有可恢复力,通过设置的第二复位弹簧使第二滑块受压缩后具有可恢复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正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中:1、第一钻杆;2、限位圈;3、第一滑槽;4、顶块;5、第二钻杆;6、第一滑块;7、卡柱;8、第一复位弹簧;9、移动孔;10、第二滑槽;11、第三钻杆;12、移动槽;13、第二滑块;14、第二复位弹簧;15、驱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3所示,一种机锁式旋挖钻机钻杆,包括第一钻杆1,第一钻杆1底部的正中设置有限位圈2,第一钻杆1内腔左右两侧的底部对称设置有顶块4,限位圈2顶部的一端贯穿第一钻杆1底部的外壁并延伸至第一钻杆1的内部,限位圈2与第一钻杆1的壁体紧密贴合并固定连接,第一钻杆1左右两侧内壁的中部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3,两个顶块4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滑槽3相悖一侧面内壁的底部,第一钻杆1内腔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钻杆5,第二钻杆5左右两侧的顶部对称设置有第一滑块6,两个第一滑块6顶部和底部的中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卡柱7,两个第一滑块6相对的一端对称套接有第一复位弹簧8,第二钻杆5内腔的中部设置有第三钻杆11,第三钻杆11左右两侧的顶部对称设置有第二滑块13,两个第二滑块13相对的一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14,第三钻杆11顶部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驱动杆15。第二钻杆5底部的一端贯穿限位圈2并延伸至第一钻杆1底部的外侧,第二钻杆5与限位圈2的壁体相贴合,第二钻杆5左右两侧的顶部对称开设有连通其内腔的移动孔9,第二钻杆5左右两侧内壁的中部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10,两个移动孔9分别于两个第二滑槽10相连通,两个第一滑块6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移动孔9的内壁并契合移动孔9的内壁,两个第一滑块6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一滑槽3的内壁并契合第一滑槽3的内壁,第一复位弹簧8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卡柱7上,第一复位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钻杆5的外壁上。第二钻杆5的内腔由其顶部和底部的正中与外界相连通,第三钻杆1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延伸至第二钻杆5顶部和底部的外侧,第三钻杆11贴合第二钻杆5的内壁,第三钻杆11左右两侧的顶部对称开设有移动槽12,两个第二滑块13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移动槽12的内壁并契合移动槽12的内壁,两个第二滑块13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移动孔9的内部,第二滑块13契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锁式旋挖钻机钻杆,包括第一钻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钻杆(1)底部的正中设置有限位圈(2),所述第一钻杆(1)内腔左右两侧的底部对称设置有顶块(4),所述第一钻杆(1)内腔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钻杆(5),所述第二钻杆(5)左右两侧的顶部对称设置有第一滑块(6),两个第一滑块(6)顶部和底部的中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卡柱(7),两个第一滑块(6)相对的一端对称套接有第一复位弹簧(8),所述第二钻杆(5)内腔的中部设置有第三钻杆(11),所述第三钻杆(11)左右两侧的顶部对称设置有第二滑块(13),两个第二滑块(13)相对的一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14),所述第三钻杆(11)顶部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驱动杆(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锁式旋挖钻机钻杆,包括第一钻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钻杆(1)底部的正中设置有限位圈(2),所述第一钻杆(1)内腔左右两侧的底部对称设置有顶块(4),所述第一钻杆(1)内腔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钻杆(5),所述第二钻杆(5)左右两侧的顶部对称设置有第一滑块(6),两个第一滑块(6)顶部和底部的中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卡柱(7),两个第一滑块(6)相对的一端对称套接有第一复位弹簧(8),所述第二钻杆(5)内腔的中部设置有第三钻杆(11),所述第三钻杆(11)左右两侧的顶部对称设置有第二滑块(13),两个第二滑块(13)相对的一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14),所述第三钻杆(11)顶部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驱动杆(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锁式旋挖钻机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圈(2)顶部的一端贯穿第一钻杆(1)底部的外壁并延伸至第一钻杆(1)的内部,所述限位圈(2)与第一钻杆(1)的壁体紧密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钻杆(1)左右两侧内壁的中部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3),两个顶块(4)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滑槽(3)相悖一侧面内壁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锁式旋挖钻机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钻杆(5)底部的一端贯穿限位圈(2)并延伸至第一钻杆(1)底部的外侧,所述第二钻杆(5)与限位圈(2)的壁体相贴合,所述第二钻杆(5)左右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阚锋杨大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盖百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