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吊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472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吊顶结构,其包括平行设置的主龙骨、与主龙骨垂直设置且位于主龙骨下方的副龙骨、与主龙骨连接的吊柱、用于固定主龙骨与吊柱的固定组件以及与副龙骨连接且与副龙骨垂直的支撑龙骨,所述主龙骨上滑动连接有滑座,所述吊柱的下端与所述滑座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滑座上端面的套筒、与套筒滑动连接的拉杆、开设在主龙骨上端面的卡槽、固定在拉杆底端且与卡槽卡接的卡块以及套设在拉杆上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套筒上端抵接,另一端与卡块的上端面抵接;所述卡槽在所述主龙骨的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强吊柱与主龙骨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吊顶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吊顶结构
本技术涉及装饰吊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吊顶结构。
技术介绍
吊顶是一座建筑物室内顶部表面的地方,在室内设计中,吊顶能够弥补房屋本身的缺陷、增加空间的层次感、便于补充光源、隔热、隔音以及美化室内环境的作用。吊顶也是电气、通风空调、通信、防火和报警设备管线的遮蔽层,吊顶的设计风格多变,能够制造出不同的装饰效果。公告号为CN202755527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吊顶结构,包括多个吊柱,相邻的吊柱之间与一个横架连接,横架与顶板通过配件连接,该吊顶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拼装、拆卸和拆装。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吊柱作为将吊顶与建筑物连接起来的承重传力构件,承担吊顶的全部载荷并将其传递给建筑物结构层,上述技术方案中,吊柱与横杆连接强度不够,从而影响吊顶的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吊顶结构,通过增强吊柱与主龙骨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吊顶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主龙骨、与主龙骨垂直设置且位于主龙骨下方的副龙骨、与主龙骨连接的吊柱、用于固定主龙骨与吊柱的固定组件以及与副龙骨连接且与副龙骨垂直的支撑龙骨,所述主龙骨上滑动连接有滑座,所述吊柱的下端与所述滑座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滑座上端面的套筒、与套筒滑动连接的拉杆、开设在主龙骨上端面的卡槽、固定在拉杆底端且与卡槽卡接的卡块以及套设在拉杆上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套筒上端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卡块的上端面抵接;所述卡槽在所述主龙骨的长度方向均匀开设。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顶前,要将吊顶结构固定到建筑物顶部,首先将吊柱与滑座连接。吊柱上端与建筑物顶部固定前,需要根据吊柱的安装位置,调整滑座的位置,滑座滑动到规定位置后,因为弹簧始终处于被压缩状态,弹簧的弹力方向指向卡槽,弹簧弹力驱动卡块卡接到卡槽内,实现滑座的固定。需要再次调整滑座位置时,向上拉动拉杆,使得卡块脱离卡槽,可继续滑动滑座,然后松掉拉杆,卡块会再次卡入到卡槽内。吊柱与主龙骨的固定方式牢固,不易脱离,从而可以提高吊顶的整体稳定性,另外吊柱位置可调,可以根据实际安装需求,灵活调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龙骨的两侧侧壁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着所述主龙骨的长度方向开设,所述滑座两侧的侧壁上均固定有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的导向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块与导向槽滑动配合,使得滑座在主龙骨上滑动更顺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槽倾斜开设,所述导向槽开口端的高度低于其相对一侧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槽倾斜设置,在主龙骨重力作用下,导向块能够始终贴合导向槽底壁,导向块在导向槽内不易脱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均开设有与所述套筒内部连通的通孔,所述拉杆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套筒滑动连接;所述拉杆远离所述卡块的一端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通孔的横截面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块避免拉杆脱离套筒。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上固定有用于拉动所述拉杆的拉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拉环,方便拉动拉杆滑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龙骨上固定套设有倒U座,所述倒U座的上端面与所述主龙骨的上端面平行;所述倒U座的两端固定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主龙骨的上端面平行,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副龙骨贴合且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副龙骨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龙骨与副龙骨的连接方式牢固且简单,安装过程方便、效率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副龙骨的底面上间隔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副龙骨固定;所述支撑龙骨上端面上对称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龙骨的上端面垂直且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龙骨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固定块卡接在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固定块与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二螺栓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副龙骨与支撑龙骨的连接方式简单、牢固,支撑龙骨能够连接相邻的副龙骨,从而提高吊顶的整体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吊柱下端周向设置有螺纹,所述吊柱上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母,两个所述螺母分别与所述滑座的上平板的上、下端面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松螺母,根据业主要求的吊顶高度,调节吊柱在滑座上方的高度,再拧紧螺母至螺母与滑座的上平板的上、下端面抵接。吊柱下端设置螺纹便于调整吊柱的高度,从而改变吊顶的安装高度。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吊柱与主龙骨的固定方式牢固,不易脱离,从而可以提高吊顶的整体稳定性,另外吊柱位置可调,可以根据实际安装需求,灵活调整;2.设置支撑龙骨可以连接相互平行的副龙骨,从而提高吊顶的整体强度;3.主龙骨与副龙骨,副龙骨与支撑龙骨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便于操作,能够提高吊顶安装的效率,且连接方式牢固,整体稳定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龙骨与吊柱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副龙骨与支撑龙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龙骨;11、导向槽;2、副龙骨;21、固定块;3、吊柱;31、螺母;4、固定组件;41、套筒;411、通孔;42、拉杆;421、限位块;422、拉环;43、卡槽;44、卡块;45、弹簧;5、支撑龙骨;51、连接板;52、第二螺栓;6、滑座;61、导向块;7、倒U座;71、连接片;72、第一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装配式吊顶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主龙骨1、与主龙骨1垂直设置且位于主龙骨1下方的副龙骨2、与主龙骨1连接的吊柱3、用于固定主龙骨1与吊柱3的固定组件4以及与副龙骨2连接且与副龙骨2垂直的支撑龙骨5。如图2所示,主龙骨1为长方体杆状,主龙骨1上滑动连接有滑座6,滑座6为四边形框状。主龙骨1长度方向的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导向槽11,导向槽11的长度方向与主龙骨1的长度方向一致,导向槽11倾斜开设,导向槽11的开口端高度低于且相对一侧的高度,滑座6的两侧侧壁上固定有与导向槽11滑动配合的导向块61。导向槽11倾斜设置,在主龙骨1重力作用下,导向块61能够始终贴合导向槽11底壁,导向块61不易脱离导向槽11。如图2所示,吊柱3下端周向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吊柱3下端穿过滑座6的上端面,吊柱3上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母31,两个螺母31分别与分别与滑座6的上平板的上、下端面抵接。拧松螺母31,根据业主要求的吊顶高度,调节吊柱3在滑座6上方的高度,再拧紧螺母31至螺母31与滑座6的上平板的上、下端面抵接。吊柱3下端设置螺纹便于调整吊柱3的高度,从而改变吊顶的安装高度。如图1所示,副龙骨2的横截面为工型,主龙骨1上固定套设有倒U座7,倒U座7在主龙骨1上间隔设置,倒U座7的上端面与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吊顶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主龙骨(1)、与主龙骨(1)垂直设置且位于主龙骨(1)下方的副龙骨(2)、与主龙骨(1)连接的吊柱(3)、用于固定主龙骨(1)与吊柱(3)的固定组件(4)以及与副龙骨(2)连接且与副龙骨(2)垂直的支撑龙骨(5),所述主龙骨(1)上滑动连接有滑座(6),所述吊柱(3)的下端与所述滑座(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固定在滑座(6)上端面的套筒(41)、与套筒(41)滑动连接的拉杆(42)、开设在主龙骨(1)上端面的卡槽(43)、固定在拉杆(42)底端且与卡槽(43)卡接的卡块(44)以及套设在拉杆(42)上的弹簧(45),所述弹簧(45)一端与所述套筒(41)上端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卡块(44)的上端面抵接;所述卡槽(43)在所述主龙骨(1)的长度方向均匀开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吊顶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主龙骨(1)、与主龙骨(1)垂直设置且位于主龙骨(1)下方的副龙骨(2)、与主龙骨(1)连接的吊柱(3)、用于固定主龙骨(1)与吊柱(3)的固定组件(4)以及与副龙骨(2)连接且与副龙骨(2)垂直的支撑龙骨(5),所述主龙骨(1)上滑动连接有滑座(6),所述吊柱(3)的下端与所述滑座(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固定在滑座(6)上端面的套筒(41)、与套筒(41)滑动连接的拉杆(42)、开设在主龙骨(1)上端面的卡槽(43)、固定在拉杆(42)底端且与卡槽(43)卡接的卡块(44)以及套设在拉杆(42)上的弹簧(45),所述弹簧(45)一端与所述套筒(41)上端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卡块(44)的上端面抵接;所述卡槽(43)在所述主龙骨(1)的长度方向均匀开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龙骨(1)的两侧侧壁均开设有导向槽(11),所述导向槽(11)沿着所述主龙骨(1)的长度方向开设,所述滑座(6)两侧的侧壁上均固定有与所述导向槽(11)滑动配合的导向块(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11)倾斜开设,所述导向槽(11)开口端的高度低于其相对一侧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1)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均开设有与所述套筒(41)内部连通的通孔(411),所述拉杆(42)穿过所述通孔(4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三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若成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