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桩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41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桩基结构,节省地面空间,结构强度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合式桩基结构,包括底座、钢管、基座和盖板,所述钢管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所述钢管的底部环形设置有多个流通孔,所述流通孔外侧设置有用于浇筑基座的腔室,所述基座由注入钢管内的混凝土从流通孔内溢流进预制腔室内形成,所述基座呈倒“凸”型结构,所述基座的底部与底座固定在一起,并与底座一起将钢管的底部抱持固定,所述钢管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钢管内部混凝土的钢筋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桩基结构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桩基结构
本技术一种组合式桩基结构,属于桩基结构

技术介绍
封闭料场等堆料场进场需要用到桩基,而这类桩基受使用环境的影响,不能太过于粗大,因而传统的混凝土灌注桩不能满足这类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桩基结构,节省地面空间,结构强度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合式桩基结构,包括底座、钢管、基座和盖板,所述钢管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所述钢管的底部环形设置有多个流通孔,所述流通孔外侧设置有用于浇筑基座的腔室,所述基座由注入钢管内的混凝土从流通孔内溢流进预制腔室内形成,所述基座呈倒“凸”型结构,所述基座的底部与底座固定在一起,并与底座一起将钢管的底部抱持固定,所述钢管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钢管内部混凝土的钢筋固定在一起。所述钢管底部外侧环形阵列分布有多个栓钉,所述栓钉通过混凝土浇筑在基座内部。所述栓钉和流通孔环形间隔分布在钢管的底部外侧上。所述盖板为方形或圆形结构,且所述盖板的水平截面面积大于钢管的横截面积。所述钢管上部的混凝土内竖直设置有连接钢筋或连接杆,所述连接钢筋或连接杆的下端预埋在钢管内,并与混凝土的钢筋固定在一起,所述连接钢筋或连接杆的上端伸出到盖板外侧。所述钢管的底端预埋或浇注在底座内。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钢管桩基础+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结构形式,不仅施工周期端,而且能有效解决堆料场要求的空间问题,同时能保证桩基强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B-B截面的剖视图。图5为图1中C-C截面的剖视图。图中:1为底座、2为钢管、3为基座、4为盖板、5为流通孔、6为栓钉、7为连接钢筋或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一种组合式桩基结构,包括底座1、钢管2、基座3和盖板4,所述钢管2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钢管2的底部环形设置有多个流通孔5,所述流通孔5外侧设置有用于浇筑基座3的腔室,所述基座3由注入钢管2内的混凝土从流通孔5内溢流进预制腔室内形成,所述基座3呈倒“凸”型结构,所述基座3的底部与底座1固定在一起,并与底座1一起将钢管2的底部抱持固定,所述钢管2的顶部设置有盖板4,所述盖板4与钢管2内部混凝土的钢筋固定在一起。所述钢管2底部外侧环形阵列分布有多个栓钉6,所述栓钉6通过混凝土浇筑在基座3内部。所述栓钉6和流通孔5环形间隔分布在钢管2的底部外侧上。所述盖板4为方形或圆形结构,且所述盖板4的水平截面面积大于钢管2的横截面积。所述钢管2上部的混凝土内竖直设置有连接钢筋或连接杆7,所述连接钢筋或连接杆7的下端预埋在钢管2内,并与混凝土的钢筋固定在一起,所述连接钢筋或连接杆7的上端伸出到盖板4外侧。所述钢管2的底端预埋或浇注在底座1内。本技术采用钢管桩基础+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结构形式,不仅施工周期端,而且能有效解决堆料场要求的空间问题,同时能保证桩基强度。本技术在桩孔内预先浇注底座1,并且在浇注底座1的同时将钢管2及钢筋笼预埋在底座1上,然后向钢管2内注入混凝土,混凝土及挤压的空气从流通孔5内流入钢管2外侧的桩孔或对应的模具内,继续注入混凝土直至盖住流通孔5,或根据实际要求,挤压注入混凝土,直至充满模具内预制的封闭空间,然后将钢管2内注满混凝土即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并且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钢管(2)、基座(3)和盖板(4),所述钢管(2)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钢管(2)的底部环形设置有多个流通孔(5),所述流通孔(5)外侧设置有用于浇筑基座(3)的腔室,所述基座(3)由注入钢管(2)内的混凝土从流通孔(5)内溢流进预制腔室内形成,所述基座(3)呈倒“凸”型结构,所述基座(3)的底部与底座(1)固定在一起,并与底座(1)一起将钢管(2)的底部抱持固定,所述钢管(2)的顶部设置有盖板(4),所述盖板(4)与钢管(2)内部混凝土的钢筋固定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钢管(2)、基座(3)和盖板(4),所述钢管(2)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钢管(2)的底部环形设置有多个流通孔(5),所述流通孔(5)外侧设置有用于浇筑基座(3)的腔室,所述基座(3)由注入钢管(2)内的混凝土从流通孔(5)内溢流进预制腔室内形成,所述基座(3)呈倒“凸”型结构,所述基座(3)的底部与底座(1)固定在一起,并与底座(1)一起将钢管(2)的底部抱持固定,所述钢管(2)的顶部设置有盖板(4),所述盖板(4)与钢管(2)内部混凝土的钢筋固定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2)底部外侧环形阵列分布有多个栓钉(6),所述栓钉(6)通过混凝土浇筑在基座(3)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彪文家宝潘浩田瑞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联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