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用于桌椅的具有可缩小尺寸的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40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支撑部件(2)的具有可缩小尺寸的支撑结构,从而与所述支撑部件(2)结合以便限定两个确定椅和桌的实施例,其中所述支撑部件(2)分别为椅的就坐平面或桌的承放平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称为"折叠"的家具物件,特别是桌椅的

技术介绍
已知可折叠在自身上的家具产品,即可由使用者"折合"从而呈现扁平构造的家具产品;这特别意味着其可例如通过堆垛而容易地储存, 从而其可容易地大量运输,以便在目的地以打开构型布置,并且以期望方式设置在期望位置。在下面的描述中,将出于突出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相关的技术领 域中现有技术中缺陷的目的来引用已知的可折叠物件。在已知的折叠椅领域中,可普遍获得的有至少部分由塑性材料制成;具有主构架,由例如铝或其他金属制成,所述主构架包括两个平 行的管状部件,就坐平面铰接到所述管状部件,从而介于两个平行管 状部件之间,以使所述管状部件具有预定且固定的轴间距,并且可用 作就坐平面及其负载的前支撑腿和用作靠背支撑,所述靠背特别形成 为可特别是按其固定轴间距固定到管状部件;和第二构架,也由管状部件构成,也具有例如等于构成所述主构架 的管状部件轴间距的固定轴间距,所述第二构架通过设置在就坐平面 上方的铰接件连接到所述主构架,并且通过滑动铰接件连接到就坐平 面的后端。当上述类型的椅处于其完全打开位置中时,即就坐平面基本上水 平时,为了闭合椅,向上推动就坐平面的前部,保持靠背静止不动, 从而推动就坐平面自身在铰接件(所述就坐平面通过所述铰接件连接 到第一构架)上旋转,并且沿第二构架向下推动上述可滑动铰接件,同时相对于其旋转,从而变成竖直布置。因而,就坐平面、构成主构 架的管状部件和构成第二构架的管状部件基本上平行,并且特别地相 邻,从而相对于完全打开位置获得显著的体积减小。上述已知类型折叠椅使用的一个主要缺点在于通常其给坐在其上 的人不稳定的感觉。确实,当使用者坐下时,这样的椅之一处于由相当大的力产生的 应力下,这时,使用者感觉到构成椅的一些部件的令人不愉快的运动 和移动,所述运动和移动除了令人不愉快外,还产生相当程度的不适。在已知类型的桌中,可普遍获得的有 具有用于支撑放置在桌上物体的平面;通过各自横杆两两连接、在其端部铰接到平面下侧的四条立腿。为了折合该类型的桌,必须将其倒转过来,通过其接触平面的上 侧而置于例如地面上,然后立腿必须朝向接触平面的底侧旋转,直到 其基本上与所述接触平面平行。显然,为了打开已知类型的可折叠桌,必须将接触平面的上侧设 置在地面上,立腿将必须旋转成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平面自身,然后必 须将所述桌完全翻转,从而将所述桌安稳地放置在其立腿上,所述立 腿的自由端与地面接触。现有技术的第一个缺点在于闭合和打开操作需要将桌翻转,如果 桌是很大和很重的桌,这可能是很困难的操作。另一个缺点在于在连续的打开和闭合操作之后,桌的上侧多次与 地面接触,并且可能由于该原因变脏、划伤或损坏。又一个缺点是已知类型的桌的构造不能确保足够的刚度以当桌打 开并且由其立腿支撑时有效防止平面的水平振动。这些振动不仅使使 用者不快,而且危及桌自身的使用安全;我们可想象到例如使放置在 桌上的液体容器发生溢出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家具折叠物件的可缩小尺寸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可为处于使用位置中的家具折叠物件提供刚 度和平衡,在所述使用位置中,所述家具折叠物件安装用于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可缩小尺寸的可折叠椅,所述可 折叠椅可给其使用者提供稳定性和坚固性的感觉。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可缩小尺寸的可折叠桌,所述可 折叠桌完全不存在其承放平面的横向振动。上述缺点和其他缺点通过权利要求1中所描述的家具物件的用于 支撑部件的可缩小尺寸的支撑结构和支撑部件的结构来解决。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构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刚性直部件,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刚 性直部件具有预定且恒定的轴间距(interaxis),所述两个第一部件用 作第一支撑腿,所述第一刚性部件在第一预定点分别铰接到支撑部件, 从而使得经过所述预定点之间的直线限定支撑部件的较大部分和较小部分;第二构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刚性直部件,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刚 性直部件具有预定且恒定的轴间距,所述两个第二部件用作第二支撑腿,所述第二部件的每一个分别铰接到不同的第一部件;和第三构架,包括至少两个第三刚性直部件,所述至少两个第三刚 性直部件具有预定且恒定的轴间距,所述第三部件各自在彼此间隔预 定距离的第二点和第三点处在其端部分别铰接到支撑部件并且分别在 沿纵向的预定位置铰接到相应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三点限定每一个第 三部件的前部和后部,从而由于较大部分相对于第一部件沿由此限定 的角度减小方向旋转或沿所述角度增加方向旋转,使得物件能够可选 地呈现其中支撑部件基本上平行于第一构架的全部折叠极端操作构 型,或其中支撑部件基本上水平的极端操作构型,在所述两种构型中, 第二刚性部件分别与第三刚性部件的前部或后部碰触接触。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物件为可折叠椅,并且所述支撑 部件为其就坐平面。由于所述椅包括将第二构架与就坐平面在特定且预定点连接的第7三刚性构架,选择成使得在极端操作构型中(即当折叠椅打开时),第 三构架的后部与第二刚性部件接触碰触,并且因此具有第一有利情况, 即当使用者在其上坐下时,所述椅与现有技术的椅相比受到更小的应 力,从而显著减小所述椅上的应力。因此,由于其完全没有本文上面提到的运动和移动,折叠椅在其 使用构型中不仅没有向使用者传递不稳定或缺乏稳定性的感觉,而是 相反能够给使用者提供结实和平衡的感觉。在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结构在可折叠桌中重 复出现,所述可折叠桌构成上述物件,包括构成支撑部件的承放平面。明显地,该桌也有利地包括相对于第一和第二构架布置的第三构 架,类似于椅的同样相对于第一和第二构架布置的第三构架,因此, 当打开时,所述桌提供有刚性和平衡,从而完全防止其支撑平面的不 期望的振动,与现有技术的不同。而且,如在下面描述中更详细的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桌可闭合或折叠 而无需将平面置于地板上,因而消除了已知可折叠桌的关于将其翻转 的难度和损坏平面自身的风险方面的上述缺点。为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提供的刚性部件优选由金属例如铝等制成; 而且,更优选地,第二刚性部件之间的轴间距小于第一刚性部件之间 的轴间距,从而使得当椅或桌处于完全折叠极端操作构型中时,第二 刚性部件介于第一刚性部件之间,并且第一和第二刚性部件基本上相 互平行。这意味着椅或桌一旦完全折叠,具有比现有技术完全折叠起 来时小得多的总体积。最后,第一、第二和第三刚性部件优选具有管状构造,其横截面 呈现基本上四边形的周边。上面的详细描述和所述的较小总体积使椅和桌特别适用于例如通 过堆叠来存储,适用于更容易并且特别地更便宜地运输,甚至非常大 量地存储和运输。附图说明从上面描述的内容中没有出现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将在与权利要求一致的、借助于附图进行的下面描述中得到更清楚说明,附图中图l是本专利技术支撑结构第一实施例的轴测视图,其中,物件l为处于极端打开使用构型的可折叠椅;图2是处于中间操作构型的图1的椅和模拟使用者的侧视图3是处于特定中间操作构型的可折叠椅的轴测视图4是处于极端使用操作位置的可折叠椅的侧视图5是处于完全折叠极端操作构型的可折叠椅的轴测视图6是所提出技术方案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的从上方观察的轴测视图,其中,所述物件为处于极端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支撑部件(2)的具有可缩小尺寸的支撑结构(S),所述支撑部件(2)和结构(S)确定物件(1),所述结构(S)包括: 第一构架(3),所述第一构架(3)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刚性直部件(31、32),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刚性直部件(31、 32)具有预定且恒定的轴间距,用作第一支撑腿,所述第一刚性部件(31、32)分别在预定点(A、A’)铰接到所述支撑部件(2),从而使得经过所述预定点(A、A’)之间的直线限定所述支撑部件(2)的较大部分(21)和较小部分(22); 第 二构架(5),所述第二构架(5)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刚性直部件(51、52),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刚性直部件(51、52)具有预定且恒定的轴间距,并且用作第二支撑腿,所述第二刚性直部件(51、52)的每一个分别铰接到不同的第一部件(31、32);和 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第三构架(6),所述第三构架(6)包括至少两个第三刚性直部件(61、62),所述至少两个第三刚性直部件(61、62)具有预定且恒定的轴间距,所述第三刚性直部件(61、62)各自在彼此间隔预定距离处的第二点(B、B ’)和第三点(C、C’)分别在其第一端铰接到所述支撑部件(2)并且分别在沿其纵向的预定位置处铰接到相应的第二部件(51、52),所述第三点(C、C’)限定每一个第三部件(61、62)的前部(611、621)和后部(612、622),从而由于较大部分(21)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31、32)沿由此限定的较小角度减小方向旋转或沿所述角度增加方向旋转,使得物件(1)能够呈现其中所述支撑部件(2)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一构架(3)的极端完全折叠操作构型或其中所述支撑部件(2)基本上水平的极端使用操作构型,在所述两种构型中,所述第二刚性部件(51、52)分别与所述第三刚性部件(61、62)的前部(611、621)或后部(612、622)抵靠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尼科莱蒂P斯卡涅尔拉托
申请(专利权)人:金属工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