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洗脉冲布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1235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清洗脉冲布水装置,包括反应池,所述反应池的顶部设有脉冲发生罐,所述脉冲发生罐的出水口连接有向所述反应池的池底延伸的布水主管,所述布水主管的底部连接布水副管,所述布水副管的一端伸出于所述反应池与正排清洗阀连接;所述反应池内还设有气洗进气主管,所述气洗进气主管的一端伸出于所述反应池与气洗进气阀和气洗风机依次连接;所述布水副管通过布水支管与所述气洗进气主管连接,所述布水支管上设有孔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进行自我清洗保障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清洗脉冲布水装置
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自清洗脉冲布水装置。
技术介绍
工艺废水的可生化性通常较低,其废水处理时多用到厌氧/水解工艺,厌氧/水解工艺为保障泥水混合均匀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通常需设置良好的布水装置或搅拌装置以达到上述目的。传统的厌氧/水解池布水或搅拌装置主要有脉冲布水器、压力布水装置以及潜水搅拌机搅拌装置。由于压力布水装置和潜水搅拌装置存在能耗大、机械故障率高等原因,仅适用于一些特殊场景。脉冲布水装置是一直经济适用的布水装置,但传统的脉冲布水装置存在孔眼污堵而导致无法均匀布水的情况,且维修不便,最终导致整套系统弃用,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技术旨在技术一种可自清洗的脉冲布水装置,在孔眼污堵时可实现迅速清理,恢复布水支管孔眼流通量。传统脉冲布水装置主要由脉冲发生罐、布水主管、穿孔的布水支管、固定装置组成,脉冲发生罐根据虹吸原理产生的瞬时大流量水流自布水主管均匀进入穿孔的布水支管,再通过大阻力布水原理,水流自支管的孔眼流出,一般孔眼流速不低于2m/s。该装置的优点如下:结构简单,安装简便;通过合理的设计,符合大阻力布水理论,布水均匀,池内无死角,达到良好的泥水混合效果;取代了传统机械搅拌和水力搅拌,节约能耗,降低废水处理的运行费用。其缺点如下:穿孔布水对进水悬浮物有一定的要求,不适用于进水含毛絮、纤维等悬浮物的原水;检修不便,必须停产检修;产生污堵后,不能及时疏通布水管道,影响脉冲布水效果,布水均匀度降低,影响泥水混合效果,造成工艺水池处理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br>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清洗脉冲布水装置,能够进行自我清洗保障处理效果。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清洗脉冲布水装置,包括反应池,所述反应池的顶部设有脉冲发生罐,所述脉冲发生罐的出水口连接有向所述反应池的池底延伸的布水主管,所述布水主管的底部连接布水副管,所述布水副管的一端伸出于所述反应池与正排清洗阀连接;所述反应池内还设有气洗进气主管,所述气洗进气主管的一端伸出于所述反应池与气洗进气阀和气洗风机依次连接;所述布水副管通过布水支管与所述气洗进气主管连接,所述布水支管上设有孔眼。进一步地,所述布水主管和所述布水副管垂直相连,所述布水副管平行于所述反应池的池底。进一步地,所述气洗进气主管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在所述布水副管的不同侧水平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气洗进气主管和所述布水副管之间的布水支管的数量为多个,并且等间距垂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布水支管上的孔眼数量为多个,并且在所述布水支管的两侧交错等间距分布。进一步地,所述布水副管、布水支管和气洗进气主管均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反应池的池底。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为防腐固定支架。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轴,所述调节轴上设有防转部,所述调节轴的顶部枢接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上枢接两个对置的卡箍;所述转动座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反应池的池底,所述卡箍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反应池的池底。进一步地,所述布水副管、布水支管和气洗进气主管均为不锈钢管道。进一步地,所述气洗进气阀和正排清洗阀均为球墨铸铁楔形闸阀或不锈钢球阀。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可实现正向气洗:利用废水处理系统的鼓风机,通过管道接入穿孔的布水支管,对穿孔的布水支管内壁和孔眼进行擦洗,扰动原本吸附在孔眼处的悬浮物。2、本技术可实现正排水洗:利用池内正水压,使废水从穿孔的布水支管的孔眼处反向流入支管内部,经支管流入主管排入外部集水池,达到反冲洗的目的。3、本技术可实现气水联合清洗:同时进行通气和正排水,使得穿孔的布水支管内产生强烈对流,达到清理污堵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图3是图1中B-B向剖视图;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立体图;图5是图4所示固定装置的结构前视图;图6是图5中C-C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3所示,一种自清洗脉冲布水装置,包括反应池10,所述反应池10的顶部设有脉冲发生罐1,所述脉冲发生罐1的出水口连接有向所述反应池10的池底延伸的布水主管2,所述布水主管2的底部连接布水副管9,所述布水副管9的一端伸出于所述反应池10与正排清洗阀6连接;所述反应池10内还设有气洗进气主管4,所述气洗进气主管4的一端伸出于所述反应池10与气洗进气阀5和气洗风机8依次连接;所述布水副管9通过布水支管3与所述气洗进气主管4连接,所述布水支管3上设有孔眼。反应池10的顶部设有开孔11供布水主管2伸入池内,脉冲发生罐1根据脉冲布水频率设计罐体容积。自脉冲发生罐1虹吸下降的废水自布水主管2进入池底,均匀分布至穿孔的布水支管3。同时,布水主管2兼做正排水洗的集水总管,将含污堵物的污水收集后排入系统外部集水池。脉冲发生罐1虹吸产生的废水最终由该处孔眼进入池内。同时,穿孔的布水支管3兼做正向气洗的进气支管,鼓风机产生的空气经气洗进气主管4流入穿孔的布水支管3,再经支管上的孔眼扩散进入水中。气洗进气主管4外部与废水处理系统的鼓风机出口主管相连,当装置需要气洗使,打开气洗进气阀5即可进行气洗。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布水主管2和所述布水副管9垂直相连,所述布水副管9平行于所述反应池10的池底。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洗进气主管4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在所述布水副管9的不同侧水平对称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洗进气主管4和所述布水副管9之间的布水支管3的数量为多个,并且等间距垂直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布水支管3上的孔眼数量为多个,并且在所述布水支管3的两侧交错等间距分布。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布水副管9、布水支管3和气洗进气主管4均通过固定装置7固定设置在所述反应池10的池底。固定装置7使脉冲布水装置能稳定固定于水池底部,避免脉冲及气洗时震动对装置的损害。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7为防腐固定支架。如图4至6所示,所述固定装置7包括底座16,底座16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反应池10的池底。所述底座16的中央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中连接有调节轴15,所述调节轴15上设有防转部17,防转部17为六棱柱体。所述调节轴15的顶部枢接转动座14,转动座14的中央设有转动收容调节轴15顶部的枢接头的收容孔,使调节轴15与转动座14仅能相互转动以防两者脱离。所述转动座14上枢接两个对置的卡箍12,卡箍12的两侧各有一个半圆柱轴13,两个卡箍12对置后同一侧的两个半圆柱轴13组成枢轴使卡箍12与转动座14的端部枢接。所述转动座14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反应池10的池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清洗脉冲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反应池(10),所述反应池(10)的顶部设有脉冲发生罐(1),所述脉冲发生罐(1)的出水口连接有向所述反应池(10)的池底延伸的布水主管(2),所述布水主管(2)的底部连接布水副管(9),所述布水副管(9)的一端伸出于所述反应池(10)与正排清洗阀(6)连接;所述反应池(10)内还设有气洗进气主管(4),所述气洗进气主管(4)的一端伸出于所述反应池(10)与气洗进气阀(5)和气洗风机(8)依次连接;所述布水副管(9)通过布水支管(3)与所述气洗进气主管(4)连接,所述布水支管(3)上设有孔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清洗脉冲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反应池(10),所述反应池(10)的顶部设有脉冲发生罐(1),所述脉冲发生罐(1)的出水口连接有向所述反应池(10)的池底延伸的布水主管(2),所述布水主管(2)的底部连接布水副管(9),所述布水副管(9)的一端伸出于所述反应池(10)与正排清洗阀(6)连接;所述反应池(10)内还设有气洗进气主管(4),所述气洗进气主管(4)的一端伸出于所述反应池(10)与气洗进气阀(5)和气洗风机(8)依次连接;所述布水副管(9)通过布水支管(3)与所述气洗进气主管(4)连接,所述布水支管(3)上设有孔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脉冲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水主管(2)和所述布水副管(9)垂直相连,所述布水副管(9)平行于所述反应池(10)的池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脉冲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洗进气主管(4)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在所述布水副管(9)的不同侧水平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脉冲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洗进气主管(4)和所述布水副管(9)之间的布水支管(3)的数量为多个,并且等间距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脉冲布水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志园李彬曹杰俞嘉伟来东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乐升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