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瓶盖振动上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1212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瓶盖振动上盖系统,包括振动料斗、瓶盖翻转轨道、上盖轨道、上盖机头,还包括设置在瓶盖翻转轨道与上盖轨道之间的减振轨道;减振轨道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一减振管和第二减振管,第一减振管和第二减振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减振弹簧;第一减振管与瓶盖翻转轨道连接,第二减振管与上盖轨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降低上盖轨道处的振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药瓶盖振动上盖系统
本技术涉及瓶装药物生产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药瓶盖振动上盖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瓶装药物的生产车间中,都会涉及到瓶盖的输送及压盖操作,通常情况下瓶盖的输送都会使用一种采用电磁振动盘、螺旋上旋行的输送轨道进行输送瓶盖。授权公告号为CN20667974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药瓶瓶盖振动上盖装置,具有底座,底座上设有圆筒,圆筒内部设有下旋螺旋输送轨道,下旋螺旋输送轨道的下端连接有一段瓶盖翻转轨道;下旋螺旋输送轨道的上方通过支架支撑有一圆筒形料斗,料斗中倾斜设有振动料盘,振动料盘的底部设有电磁脉冲振动器,振动料盘上方位于料斗内侧壁上设有一段先上升后下降的混合螺旋输送轨道,混合螺旋输送轨道由上升段和下行段组成,上升段上设有瓶盖翻转挂柱,上升段的前端与振动料盘无缝衔接,下行段的末端穿过振动料盘并与下旋螺旋输送轨道无缝对接,下行段穿过振动料盘的接口处还设有拦料板。瓶盖通过电磁脉冲振动,先上升一小段距离,这样可以让没有翻正过来的瓶盖通过瓶盖翻转挂柱掉落下来到振动料斗上,重新螺旋上行再下旋行,而原本就是正面的瓶盖则不受影响继续前进;这样由于上行的距离相对较短,后面都是下旋行的轨道,输送阻力会相对小很多,这样就会大大减小振动输送的功耗,瓶盖输送更加顺畅。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实际的生产中,瓶盖翻转轨道一般与上盖轨道固定连接,而上盖轨道的另一端安装有上盖机头,瓶盖从振动料斗处排出进入瓶盖翻转轨道中,振动料斗的不断振动给瓶盖的前进提供动力,而且随着后续瓶盖的不断前进,会推动前方的瓶盖。但是由于瓶盖翻转轨道与上盖轨道连接,且振动料斗与瓶盖翻转轨道连接,使得振动料斗上在运行时的振动会经由瓶盖翻转轨道传递到上盖轨道上,并且传递到与上盖轨道相邻的上盖机头处,导致上盖机头出现晃动,从而可能会影响瓶盖与药瓶的对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瓶盖振动上盖系统,能够降低上盖轨道处的振动,减少振动料斗的振动对于上盖过程的影响。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药瓶盖振动上盖系统,包括振动料斗、瓶盖翻转轨道、上盖轨道、上盖机头,还包括设置在瓶盖翻转轨道与上盖轨道之间的减振轨道;减振轨道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一减振管和第二减振管,第一减振管和第二减振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减振弹簧;第一减振管与瓶盖翻转轨道连接,第二减振管与上盖轨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瓶盖的输送时,瓶盖依次通过瓶盖翻转轨道、第一减振管、第二减振管以及上盖轨道,进入上盖机头处,进行上盖过程。振动料斗上传递到瓶盖翻转轨道的振动会传递到第一减振管上,第一减振管由弹性材料制成,在自身的弹性能力下,能够吸收部分的振动,剩余振动传递到第一减振管和第二减振管之间的减振弹簧处,减振弹簧对振动进行吸收,减少传递到第二减振管上的振动强度,并且第二减振管继续对振动进行吸收,让振动持续降低,从而让传递到上盖轨道上的振动强度更小。通过设置减振轨道,降低传递到上盖轨道处的振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减振管上开设有第一插接槽,第二减振管上开设有第二插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减振管与第二减振管和瓶盖翻转轨道与上盖轨道之间的连接为插接,而且瓶盖翻转轨道中的瓶盖通道与第一减振管中的瓶盖通道对齐,上盖轨道中的瓶盖通道与第二减振管中的瓶盖通道对齐,让瓶盖在运输时不会在第一减振管与第二减振管和瓶盖翻转轨道与上盖轨道之间的连接处发生卡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减振管上凸出设置有插管,插管的瓶盖通道与第一减振管的瓶盖通道平齐;第二减振管上开设有插槽,插管插入第二减振管中,嵌入插槽中且与插槽插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管的作用下,能够防止瓶盖进入第一减振管和第二减振管之间,发生卡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减振管和第二减振管的外侧还安装有防护管,所述防护管由弹性材料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管防止防止第一减振管和第二减振管之间在未受到拉动时,第一减振管和第二减振管发生弯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管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由弹性材料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管与第一减振管和第二减振管之间存在间隙,便于减振弹簧发生变形以及工作人员对第一减振管和第二减振管进行弯折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管设置为波纹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波纹管有更好的吸收振动能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管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减振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递到防护管上的振动会有部分传递到减振片上,减振片发生轻微的晃动,消耗振动的能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振片上安装有减振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振动传递到减振片上时,减振片在减振块的作用下更为灵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振片上开设有条形槽,所述减振块上穿设有用于将减振块安装在减振片上的调节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调节螺栓的松紧来改变减振块在减振片上的安装位置以及将减振块固定住。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减振轨道,降低传递到上盖轨道处的振动;2.通过设置防护管,防止第一减振管和第二减振管之间在未受到拉动时,第一减振管和第二减振管发生弯折;3.通过设置减振片,更进一步对振动进行吸收消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药瓶盖振动上盖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减振轨道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第一减振管和第二减振管连接在一起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第一减振管和第二减振管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振动料斗;2、瓶盖翻转轨道;3、上盖轨道;4、上盖机头;5、减振轨道;51、第一减振管;52、第二减振管;53、减振弹簧;54、第一插接槽;55、第二插接槽;56、插管;57、插槽;58、防护管;59、连接板;510、减振片;511、减振块;513、条形槽;514、调节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药瓶盖振动上盖系统,包括振动料斗1、瓶盖翻转轨道2、上盖轨道3、上盖机头4以及设置在瓶盖翻转轨道2与上盖轨道3之间的减振轨道5。减振轨道5设置在瓶盖翻转轨道2与上盖轨道3之间,用于降低从瓶盖翻转轨道2传递到上盖轨道3上的振动。瓶盖翻转轨道2和上盖轨道3均为管型,瓶盖在前进时能够收到限制,防止瓶盖从瓶盖翻转轨道2和上盖轨道3中脱出。参照图2、图3,减振轨道5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一减振管51和第二减振管52,第一减振管51和第二减振管52之间固定连接有减振弹簧53。第一减振管51与瓶盖翻转轨道2连接,第二减振管52与上盖轨道3连接。瓶盖从瓶盖翻转轨道2进入第一减振管51中,再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瓶盖振动上盖系统,包括振动料斗(1)、瓶盖翻转轨道(2)、上盖轨道(3)、上盖机头(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瓶盖翻转轨道(2)与上盖轨道(3)之间的减振轨道(5);/n减振轨道(5)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一减振管(51)和第二减振管(52),第一减振管(51)和第二减振管(52)之间固定连接有减振弹簧(53);/n第一减振管(51)与瓶盖翻转轨道(2)连接,第二减振管(52)与上盖轨道(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瓶盖振动上盖系统,包括振动料斗(1)、瓶盖翻转轨道(2)、上盖轨道(3)、上盖机头(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瓶盖翻转轨道(2)与上盖轨道(3)之间的减振轨道(5);
减振轨道(5)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一减振管(51)和第二减振管(52),第一减振管(51)和第二减振管(52)之间固定连接有减振弹簧(53);
第一减振管(51)与瓶盖翻转轨道(2)连接,第二减振管(52)与上盖轨道(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瓶盖振动上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管(51)上开设有第一插接槽(54),第二减振管(52)上开设有第二插接槽(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瓶盖振动上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管(51)上凸出设置有插管(56),插管(56)的瓶盖通道与第一减振管(51)的瓶盖通道平齐;
第二减振管(52)上开设有插槽(57),插管(56)插入第二减振管(52)中,嵌入插槽(57)中且与插槽(57)插接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海鹏李桂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康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