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预留空间的升降控制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192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预留空间的升降控制室,涉及钻井机体驾驶室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控制室过高导致龙门架不能够水平放置、以及实现龙门架水平放置但控制室高度过低不能容纳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技术问题,包括主控制室,所述主控制室两侧壁面上分别安装有折叠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控制室分成主控制室以及升降控制室来实现控制室升降,操作者可以通过上相抬动升降控制室,从而增大控制室的空间方便操作者进入,通过限位装置将升降控制室进行固定限位,并且通过升降支撑装置辅助支撑,升降弹簧即起到支撑升降控制室有可以辅助操作者向上抬动升降控制室,当需要缩小控制室时,取出限位装置从而使得升降控制室下降,缩小空间,在通过限位装置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预留空间的升降控制室
本技术涉及钻井机体驾驶室
,具体为一种可预留空间的升降控制室。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的得到了提升,在建筑行业的钻井施工方面也有这显著的进步,在钻井施工时,操作人员需要进入控制室内进行操作,从而实施钻井施工,现有的控制室的高度固定可以容纳操作者进行控制操作,但由于钻井装置机体上的龙门架在搭建以及完成施工后,需要将龙门架进行水平防至在钻井装置上,由此龙门架的一部分需要卧倒放置在控制室上,现有的控制室可以容纳操作者的高度,但龙门架卧倒后,控制室成为龙门架的一个支点,从而使得龙门架不能够水平放置,影响龙门架的放置稳定型,部分控制室实现龙门架水平放置,但控制室不能够容纳操作者进出,并且控制室高度小于操作者进入控制室,从而为操作这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预留空间的升降控制室,解决了现有的控制室过高导致龙门架不能够水平放置、以及实现龙门架水平放置但控制室高度过低不能容纳操作人员进行操作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预留空间的升降控制室,包括主控制室,所述主控制室两侧壁面上分别安装有折叠门,所述主控制室两侧壁面上位于折叠门一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窗,所述主控制室前壁面以及后壁面上分别安装有第二固定窗,所述主控制室上壁面安装有升降控制室,所述主控制室与升降控制室之间安装有升降支撑装置,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固定端位于主控制室内,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升降端与升降控制室内上壁面固定连接,所述主控制室与升降控制室侧壁面之间安装有限位装置。优选的,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固定安装于主控制室四角处,所述固定柱内分别设有内腔,所述内腔中分别固定安装有升降弹簧,所述升降弹簧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一端位于内腔中另一端外露于固定柱,所述升降柱外露端与升降控制室上壁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底层限位槽,所述底层限位槽分别开设于主控制室两侧壁面上,所述升降控制室两侧壁面上分别开设有底层限位孔,所述底层限位槽与底层限位孔圆心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底层限位孔内分别插装有底层定位销,所述底层定位销贯穿于底层限位孔插装于底层限位槽内,所述主控制室两侧壁面位于底层限位槽上方开设有上层限位槽,所述升降控制室两侧壁面上位于底层限位孔上方分别开设有上层限位孔,所述上层限位孔与上层限位槽的圆心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上层限位孔内分别插装有上层定位销,所述上层定位销贯穿于上层限位孔插装于上层限位槽内。优选的,所述主控制室两外侧壁面上位于限位装置之间分别安装有滑轨,所述升降控制室内侧壁面上位于限位装置之间分别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滑轨上。优选的,所述主控制室为上开口结构,所述升降控制室长度大于主控制室长度,所述升降控制室宽度大于主控制室宽度。优选的,所述固定柱长度大于升降柱长度。优选的,所述主控制室前壁面以及后壁面上位于第二固定窗两侧分别安装有横向外开窗。优选的,所述升降控制室上安装有向上外开窗。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预留空间的升降控制室,解决了现有的控制室过高导致龙门架不能够水平放置、以及实现龙门架水平放置但控制室高度过低不能容纳操作人员进行操作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将控制室分成主控制室以及升降控制室来实现控制室的升降,操作者可以通过上相抬动升降控制室,从而增大控制室的空间方便操作者进入,通过限位装置将升降控制室进行固定限位,并且通过升降支撑装置辅助支撑,升降弹簧即起到支撑升降控制室有可以辅助操作者向上抬动升降控制室,当需要缩小控制室时,取出限位装置从而使得升降控制室下降,缩小空间,在通过限位装置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可预留空间的升降控制室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可预留空间的升降控制室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可预留空间的升降控制室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控制室;2-折叠门;3-第一固定窗;4-第二固定窗;5-升降控制室;6-固定柱;7-内腔;8-升降弹簧;9-升降柱;10-底层限位槽;11-底层限位孔;12-底层定位销;13-上层限位槽;14-上层限位孔;15-上层定位销;16-滑轨;17-滑块;18-横向外开窗;19-向上外开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预留空间的升降控制室,包括主控制室1,所述主控制室1两侧壁面上分别安装有折叠门2,所述主控制室1两侧壁面上位于折叠门2一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窗3,所述主控制室1前壁面以及后壁面上分别安装有第二固定窗4,所述主控制室1上壁面安装有升降控制室5,所述主控制室1与升降控制室5之间安装有升降支撑装置,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固定端位于主控制室1内,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升降端与升降控制室5内上壁面固定连接,所述主控制室1与升降控制室5侧壁面之间安装有限位装置,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柱6,所述固定柱6固定安装于主控制室1四角处,所述固定柱6内分别设有内腔7,所述内腔7中分别固定安装有升降弹簧8,所述升降弹簧8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升降柱9,所述升降柱9一端位于内腔7中另一端外露于固定柱6,所述升降柱9外露端与升降控制室5上壁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底层限位槽10,所述底层限位槽10分别开设于主控制室1两侧壁面上,所述升降控制室5两侧壁面上分别开设有底层限位孔11,所述底层限位槽10与底层限位孔11圆心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底层限位孔11内分别插装有底层定位销12,所述底层定位销12贯穿于底层限位孔11插装于底层限位槽10内,所述主控制室1两侧壁面位于底层限位槽10上方开设有上层限位槽13,所述升降控制室5两侧壁面上位于底层限位孔11上方分别开设有上层限位孔14,所述上层限位孔14与上层限位槽13的圆心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上层限位孔14内分别插装有上层定位销15,所述上层定位销15贯穿于上层限位孔14插装于上层限位槽13内,所述主控制室1两外侧壁面上位于限位装置之间分别安装有滑轨16,所述升降控制室5内侧壁面上位于限位装置之间分别安装有滑块17,所述滑块17滑动安装于滑轨16上,所述主控制室1为上开口结构,所述升降控制室5长度大于主控制室1长度,所述升降控制室5宽度大于主控制室1宽度,所述固定柱6长度大于升降柱9长度,所述主控制室1前壁面以及后壁面上位于第二固定窗4两侧分别安装有横向外开窗18,所述升降控制室5上安装有向上外开窗19。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本案中的零部件依次进行连接,具体连接以及操作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预留空间的升降控制室,包括主控制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室(1)两侧壁面上分别安装有折叠门(2),所述主控制室(1)两侧壁面上位于折叠门(2)一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窗(3),所述主控制室(1)前壁面以及后壁面上分别安装有第二固定窗(4),所述主控制室(1)上壁面安装有升降控制室(5),所述主控制室(1)与升降控制室(5)之间安装有升降支撑装置,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固定端位于主控制室(1)内,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升降端与升降控制室(5)内上壁面固定连接,所述主控制室(1)与升降控制室(5)侧壁面之间安装有限位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预留空间的升降控制室,包括主控制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室(1)两侧壁面上分别安装有折叠门(2),所述主控制室(1)两侧壁面上位于折叠门(2)一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窗(3),所述主控制室(1)前壁面以及后壁面上分别安装有第二固定窗(4),所述主控制室(1)上壁面安装有升降控制室(5),所述主控制室(1)与升降控制室(5)之间安装有升降支撑装置,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固定端位于主控制室(1)内,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升降端与升降控制室(5)内上壁面固定连接,所述主控制室(1)与升降控制室(5)侧壁面之间安装有限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预留空间的升降控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柱(6),所述固定柱(6)固定安装于主控制室(1)四角处,所述固定柱(6)内分别设有内腔(7),所述内腔(7)中分别固定安装有升降弹簧(8),所述升降弹簧(8)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升降柱(9),所述升降柱(9)一端位于内腔(7)中另一端外露于固定柱(6),所述升降柱(9)外露端与升降控制室(5)上壁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预留空间的升降控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底层限位槽(10),所述底层限位槽(10)分别开设于主控制室(1)两侧壁面上,所述升降控制室(5)两侧壁面上分别开设有底层限位孔(11),所述底层限位槽(10)与底层限位孔(11)圆心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底层限位孔(11)内分别插装有底层定位销(12),所述底层定位销(12)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力凡潘洪涛蔡宗超曹诗绵
申请(专利权)人:阜新宏利新能源供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