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吊钩防脱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1188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吊钩防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新型吊钩防脱绳装置,包括吊钩本体以及连接在吊钩本体上的防脱绳装置,防脱绳装置包括第一U形限位杆、第二U形限位杆与套管,第一U形限位杆与第二U形限位杆顶部通过套管固定连接在一起,套管活动地连接在吊钩本体上,当第二U形限位杆抵接在吊钩本体的表面上时,第一U形限位杆抵接在吊钩本体的内侧面上,第一U形限位杆与第二U形限位杆材质相同,且第二竖杆的长度为第一竖杆的两倍,第二U形限位杆较第一U形限位杆质量大,在自重的作用下,可以起到自然封闭吊钩绳的作用,方便实用,防脱绳装置结构简单牢固、不易损坏,有效地提高了塔机吊装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吊钩防脱绳装置
本技术涉及吊钩防脱
,特别涉及新型吊钩防脱绳装置。
技术介绍
吊钩是起重机械中最常见的一种吊具,吊钩常借助于滑轮组等部件悬挂在起升机构的钢丝绳上,吊钩按形状分为单钩和双钩,按制造方法分为锻造吊钩和叠片式吊钩,单钩制造简单、使用方便,但受力情况不好,大多用在起重量为80吨以下的工作场合,起重量大时常采用受力对称的双钩。吊钩防脱绳是塔机工作中防止吊装绳脱钩的重要安全保障装置,吊钩防钢丝绳脱钩装置是吊钩保险,即防止起吊钢丝绳由于角度过大或挂钩不妥时,造成起吊钢丝绳脱钩,吊物坠落事故的装置,以往的吊钩防脱是由防脱板和弹簧组合而成,由于其结构较为薄弱,使用过程中很容易损坏,失去其应有的防脱保护作用,增加了吊装时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吊钩防脱绳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其结构较为薄弱,使用过程中很容易损坏,失去其应有的防脱保护作用,增加了吊装时安全风险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吊钩本体以及连接在所述吊钩本体上的防脱绳装置,所述防脱绳装置包括第一U形限位杆、第二U形限位杆与套管,所述第一U形限位杆与第二U形限位杆顶部通过所述套管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套管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吊钩本体上,当所述第二U形限位杆抵接在所述吊钩本体的表面上时,所述第一U形限位杆抵接在所述吊钩本体的内侧面上。优选的,所述第一U形限位杆包括两个第一竖杆以及与两个所述第一竖杆一体成型的横杆。优选的,所述第二U形限位杆包括两个第二竖杆以及与两个所述第二竖杆一体成型的所述横杆。优选的,一个所述第一竖杆的顶部与一个所述第二竖杆的顶部通过一个套管固定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第一U形限位杆与所述第二U形限位杆材质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二竖杆的长度为所述第一竖杆的两倍。优选的,所述套管的侧面设置有转轴,所述吊钩本体上端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转轴配合的轴承。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第一U形限位杆与第二U形限位杆材质相同,且第二竖杆的长度为第一竖杆的两倍,第二U形限位杆较第一U形限位杆质量大,在自重的作用下,可以起到自然封闭吊钩绳的作用,方便实用。2、防脱绳装置结构简单牢固、不易损坏,有效地提高了塔机吊装过程中的安全系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防脱装置的侧视图。图5为图3所示A处的放大图。图中:1、吊钩本体;2、防脱绳装置;2-1、第一U形限位杆;2-2、第二U形限位杆;2-3、套管;3、第一竖杆;4、横杆;5、第二竖杆;6、转轴;7、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新型吊钩防脱绳装置,包括吊钩本体1以及连接在吊钩本体1上的防脱绳装置2,防脱绳装置2包括第一U形限位杆2-1、第二U形限位杆2-2与套管2-3,第一U形限位杆2-1与第二U形限位杆2-2顶部通过套管2-3固定连接在一起,使得第一U形限位杆2-1可以随着第二U形限位杆2-2同时移动,套管2-3活动地连接在吊钩本体1上,当第二U形限位杆2-2抵接在吊钩本体1的表面上时,第一U形限位杆2-1抵接在吊钩本体1的内侧面上,凭借第二U形限位杆2-2的自重使得第一U形限位杆2-1可以将吊钩本体1封闭,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结合图2和图4,第一U形限位杆2-1包括两个第一竖杆3以及与两个第一竖杆3一体成型的横杆4,第二U形限位杆2-2包括两个第二竖杆5以及与两个第二竖杆5一体成型的横杆4,一个第一竖杆3的顶部与一个第二竖杆5的顶部通过一个套管2-3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U形限位杆2-1与第二U形限位杆2-2材质相同,第二竖杆5的长度为第一竖杆3的两倍,材质相同的情况下,第二U形限位杆2-2质量要比第一U形限位杆2-1大,第二U形限位杆2-2可以在自重的作用下进行移动,从而带动第一U形限位杆2-1的移动。结合图3和图5,套管2-3的侧面设置有转轴6,吊钩本体1上端的侧面设置有与转轴6配合的轴承7,第一U形限位杆2-1与第二U形限位杆2-2在移动时,顶部连接的套管与两者固定连接,随着套管的转动,第一U形限位杆2-1与第二U形限位杆2-2也随之转动。本实用工作原理:第二竖杆5的长度为第一竖杆3的两倍,在第一U形限位杆2-1与第二U形限位杆2-2材质相同的条件下,使得第二U形限位杆2-2较第一U形限位杆2-1质量大,将防脱绳装置2安装在吊钩本体1上,当吊钩本体1吊挂绳索时,第二U形限位杆2-2在自重的作用下,其底端的横杆4向吊钩靠拢,当横杆4抵接在吊钩本体1的表面时,第一U形限位杆2-1抵接在吊钩本体1的内侧面上,将吊钩本体1进行封闭。在需要取下吊绳时,只需将吊钩本体1朝向第二U形限位杆2-2一侧倾斜,此时的第二U形限位杆2-2远离吊钩本体1,第一U形限位杆2-1同时远离吊钩本体1的内壁,吊钩本体1的封闭状态被打开,即可将吊绳取下。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吊钩防脱绳装置,包括吊钩本体(1)以及连接在所述吊钩本体(1)上的防脱绳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绳装置(2)包括第一U形限位杆(2-1)、第二U形限位杆(2-2)与套管(2-3),所述第一U形限位杆(2-1)与所述第二U形限位杆(2-2)顶部通过所述套管(2-3)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套管(2-3)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吊钩本体(1)上,当所述第二U形限位杆(2-2)抵接在所述吊钩本体(1)的表面上时,所述第一U形限位杆(2-1)抵接在所述吊钩本体(1)的内侧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吊钩防脱绳装置,包括吊钩本体(1)以及连接在所述吊钩本体(1)上的防脱绳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绳装置(2)包括第一U形限位杆(2-1)、第二U形限位杆(2-2)与套管(2-3),所述第一U形限位杆(2-1)与所述第二U形限位杆(2-2)顶部通过所述套管(2-3)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套管(2-3)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吊钩本体(1)上,当所述第二U形限位杆(2-2)抵接在所述吊钩本体(1)的表面上时,所述第一U形限位杆(2-1)抵接在所述吊钩本体(1)的内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吊钩防脱绳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限位杆(2-1)包括两个第一竖杆(3)以及与两个所述第一竖杆(3)一体成型的横杆(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吊钩防脱绳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春展苑宪朝林浩张德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元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