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长广专利>正文

四燃道辐射式自动控温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085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磨具、陶瓷制造业中应用的窑。它为隧道形,窑的全长内部结构为8个区域,其内部结构均有外墙、底座及顶盖,窑的中间设置产品通道,产品通道分为进料区、两个预热区、两个加温区两个燃烧区及冷却区,燃烧区内设有4个燃烧室。具有可加热烧结各种毛坯件、提高产量、提高质量等优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磨具、陶瓷制造业中应用的窑。申请人曾于95年研制了一种双燃道辐射式自动控温窑(专利号95233334.1)。这种控温窑经几年来的使用发现存在某些不足由于是双燃道,故只有一个加温区,导致产品产量低,并只能对小件或薄件毛坯加工,对加厚件或大件毛坯加热烧结较困难,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等。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燃道辐射式自动控温窑,使其具有可加热烧结各种毛坯件、提高产量、提高质量等优点。本技术为完成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它为隧道形,窑的全长内部结构为8个区域,其内部结构均有外墙、底座及顶盖,窑的中间设置产品通道,产品通道分为进料区、两个预热区、两个加温区两个燃烧区及冷却区,燃烧区内设有4个燃烧室。通道底部设置轨道,轨道结构为支持板上设置中间有一定距离的两个滑板,滑板上设置顶板。燃烧区内的燃烧室设置的炉条为断开式结构,断开的一段相对于平行段水平方向有一倾角。本技术由于设置了两个燃烧区,使燃烧室增加为四个,使窑炉的总功率提高40%左右,并使高温区延长了50%,大幅度提高了产量,特别适合对大型或加厚型毛坯进行加热烧结,由于两个加热区的气流方向相反,夹角为180度,能为毛坯设置最佳烧结曲线,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成品率。本技术还具有轨道摩擦系数小的优点,比现有同类产品磨擦系数减少40%,本技术由于炉条为平、斜断开式结构,可使燃料形成二次燃烧,节能达20%左右。 附图说明附1是本技术外型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图,附图3是附图1中D-D剖面结构示意图。对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窑的全长内部结构分为8个区域,其内部结构均有外墙1、底座2及顶盖3,窑的中间设置产品通道4,产品通道4分为进料区A、两个预热区B、G两个加温区C、F、两个燃烧区D、E及冷却区H,燃烧区内设有4个燃烧室。即第一燃烧室9,第二燃烧室11,第三燃烧室12和第四燃烧室13。通道4底部设置轨道,轨道结构为支持板8上设置中间有一定距离的两个滑板7,每个滑板7上设置顶板5。燃烧区D内的燃烧室9设置的炉条6为断开式结构,断开的一段相对于平行段水平方向有一倾角。本技术的第一加热区包括预热区(B)、加温区(C)及燃烧区(D),第二加热区包括预热区(G)、加温(F)及燃烧区(E),两个加热区燃烧产生的高温气流流向相反,即第一加热区的高温气流是流向进料方向,而第二加热区燃烧的气流与之相反,其夹角为180摄氏度,这种方式,可以为毛坯设定最佳烧结曲线,从而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产成品率的目的。由于设置了四个燃烧室,故需要比已有技术多增加热电偶10,以便进行温测。本技术各区未剖开结构,均与已有技术相同,此处省略。权利要求1.四燃道辐射式自动控温窑,它为隧道形,其特征在于窑的全长内部结构为8个区域,其内部结构均有外墙(1)、底座(2)及顶盖(3),窑的中间设置产品通道(4),产品通道(4)分为进料区(A)、两个预热区(B)、(G)两个加温区(C)、(F)、两个燃烧区(D)、(E)及冷却区(H),燃烧区内设有4个燃烧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燃道辐射式自动控温窑,其特征在于通道(4)底部设置轨道,轨道结构为支持板(8)上设置中间有一定距离的两个滑板(7),滑板(7)上设置顶板(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燃道辐射式自动控温窑,其特征在于燃烧区(D)内的燃烧室(9)设置的炉条(6)为断开式结构,断开的一段相对于平行段水平方向有一倾角。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磨具、陶瓷制造业中应用的窑。它为隧道形,窑的全长内部结构为8个区域,其内部结构均有外墙、底座及顶盖,窑的中间设置产品通道,产品通道分为进料区、两个预热区、两个加温区两个燃烧区及冷却区,燃烧区内设有4个燃烧室。具有可加热烧结各种毛坯件、提高产量、提高质量等优点。文档编号F27B9/02GK2422606SQ0021476公开日2001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29日专利技术者陈长广 申请人:陈长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四燃道辐射式自动控温窑,它为隧道形,其特征在于:窑的全长内部结构为8个区域,其内部结构均有外墙(1)、底座(2)及顶盖(3),窑的中间设置产品通道(4),产品通道(4)分为进料区(A)、两个预热区(B)、(G)两个加温区(C)、(F)、两个燃烧区(D)、(E)及冷却区(H),燃烧区内设有4个燃烧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广
申请(专利权)人:陈长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