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101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3:3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承载装置,承载装置用于承载卷材,承载装置包括托盘,卷材的底端抵靠于托盘的上表面;上表面设有第一边界、第二边界和第三边界,第二边界环绕于第一边界、第三边界环绕于第二边界,第二边界的尺寸与卷材的底端的尺寸相当;第一边界与第三边界围成避让区域,避让区域向下凹陷形成避让凹槽;避让凹槽中在第二边界处的深度大于等于避让凹槽中在其他位置的深度。通过上述设置,当卷材通过抵靠的方式安设于托盘时,卷材底端的外边沿与托盘间隔设置,或者避免卷材底端与托盘的硬接触,在运输过程中,可避免托盘对卷材底端的外边沿的损伤,以保证运输过程中卷材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承载装置
本申请涉及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承载装置。
技术介绍
纸张、复合材料膜(如铝箔包材、金属材料、塑料材料)等,为了方便运输和搬运,通常将纸张和复合材料膜打包成卷材,将卷材安放于承载装置的托盘上进行运输和搬运。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承载装置与卷材之间易因为颠簸发生碰撞,而卷材的底端的外边沿与托盘之间形成九十度的夹角,在两者发生碰撞时,卷材的外边沿易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可减小在运输过程中对卷材的伤害。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用于承载卷材,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托盘,所述卷材的底端抵靠于所述托盘的上表面;所述上表面设有第一边界、第二边界和第三边界,所述第二边界环绕于所述第一边界、第三边界环绕于所述第二边界,所述第二边界的尺寸与所述卷材的底端的外边沿的尺寸相当;所述第一边界与所述第三边界围成避让区域,所述避让区域向下凹陷形成避让凹槽;所述避让凹槽中在所述第二边界处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避让凹槽中在其他位置的深度。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边界以内,沿自所述第一边界向所述第二边界的方向,所述避让凹槽的深度逐渐增大,所述避让凹槽的底面与所述托盘的上表面平滑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边界以内形成抵靠区域,所述卷材抵靠于所述抵靠区域,所述第二边界以内形成遮挡区域,所述抵靠区域的面积与所述遮挡区域的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0.7,并且小于等于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边界、第二边界和所述第三边界的形状均为圆形;所述第一边界的直径大于等于1000毫米,并且小于等于1020毫米;所述第二边界的直径大于等于1090毫米,并且小于等于1110;所述第三边界的直径大于等于1160毫米,并且小于等于1180毫米。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边界远离所述上表面的边角。进一步的,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脚固设于所述托盘的下方;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承载装置中,位于上方的所述承载装置的至少部分所述支撑脚可抵靠于位于下方的所述承载装置的托盘的所述边角。进一步的,所述承载装置还包括止滑块,所述止滑块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止滑块固设于所述托盘的上表面,并且所述止滑块的上表面高于所述托盘的上表面。进一步的,所述承载装置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设于所述托盘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瓦楞纸,所述避让凹槽在所述第二边界的深度与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之比大于等于1/2。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的厚度大于等于4毫米,并且小于等于6毫米,所述避让凹槽在所述第二边界的深度大于等于2毫米,并且小于等于3毫米。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托盘上设置向内凹陷的避让凹槽,使得当卷材抵靠于托盘的上表面时,卷材的底端的外边沿位于所述避让凹槽的上方,从而使得卷材底端的外边沿与托盘间隔设置,或者可避免卷材底端与托盘的硬接触,在运输过程中,可避免颠簸时托盘对卷材的外边沿底端的损伤,以保证运输过程中卷材的安全性。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设计的承载装置和卷材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承载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托盘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托盘的另一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沿图3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B区域处的放大图。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托盘的又一平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托盘的再一平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承载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托盘的再一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承载装置和卷材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承载装置10卷材20托盘100上表面110第一边界101第二边界102第三边界103避让区域104抵靠区域105遮挡区域106避让凹槽120底面121边角130支撑脚200止滑块300保护层400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应当理解,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申请涉及一种承载装置,该承载装置用于承载卷材。卷材安放于承载装置的上方,承载装置用于支撑卷材,通过运输和搬运承载装置,从而实现对卷材的运输和搬运。在此过程中,叉车、吊车等运输设备直接作用于承载装置、避免与卷材的直接接触,从而起到对卷材的保护。当然,承载装置也可以用于承载其他物体,并对物体进行运输和搬运。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卷材20底端安放于承载装置10的托盘100的上表面110,托盘100的上表面110的各个位置均处于同一水平面,卷材20的外边沿21的底端与托盘100的上表面110之间形成接近90°的夹角α。当卷材20和托盘100发生碰撞时,卷材20的外边沿21,特别是卷材20的底端的外边沿(如图中虚线所示区域)沿易受到损伤。当卷材20中复合材料膜的材料为铝箔包材时,当卷材20和托盘100发生频繁的摩擦、碰撞,卷材20的温度升高,铝箔材料的卷材20的外边沿易发生氧化反应,在卷材的表面出现氧化的灰斑,卷材20受到损伤、其质量下降。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中,承载装置10包括托盘100和固设于托盘100的下方的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用于承载卷材,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托盘,所述卷材的底端抵靠于所述托盘的上表面;/n所述上表面设有第一边界、第二边界和第三边界,所述第二边界环绕于所述第一边界、第三边界环绕于所述第二边界,所述第二边界的尺寸与所述卷材的底端的外边沿的尺寸相当;/n所述第一边界与所述第三边界围成避让区域,所述避让区域向下凹陷形成避让凹槽;所述避让凹槽在所述第二边界处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避让凹槽在其他位置的深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用于承载卷材,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托盘,所述卷材的底端抵靠于所述托盘的上表面;
所述上表面设有第一边界、第二边界和第三边界,所述第二边界环绕于所述第一边界、第三边界环绕于所述第二边界,所述第二边界的尺寸与所述卷材的底端的外边沿的尺寸相当;
所述第一边界与所述第三边界围成避让区域,所述避让区域向下凹陷形成避让凹槽;所述避让凹槽在所述第二边界处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避让凹槽在其他位置的深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边界以内,沿自所述第一边界向所述第二边界的方向,所述避让凹槽的深度逐渐增大,所述避让凹槽的底面与所述托盘的上表面平滑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界以内形成抵靠区域,所述卷材抵靠于所述抵靠区域,所述第二边界以内形成遮挡区域,所述抵靠区域的面积与所述遮挡区域的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0.7,并且小于等于0.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界、第二边界和所述第三边界的形状均为圆形;所述第一边界的直径大于等于1000毫米,并且小于等于1020毫米;所述第二边界的直径大于等于1090毫米,并且小于等于1110;所述第三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添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博涟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