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空间站用组合式模拟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966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试验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模拟空间站用组合式模拟试验台,针对现有的试验台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多个试验台之间不便自由拼装组合、不便调整相邻试验台之间的间距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台面和固定连接在台面底部两侧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右侧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左侧板活动套设在相对应的导向杆的外侧,且两个导向杆上活动套设有同一个安装板,安装板的前侧转动连接有蜗轮和水平设置的蜗杆,蜗杆与蜗轮的顶侧相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两台面可快速组合拼装在一起,也可根据实际要求调节两台面之间的距离,以将不同设备装配在两台面上,两台面亦可拆分单独使用,适应性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空间站用组合式模拟试验台
本技术涉及试验台
,尤其涉及一种模拟空间站用组合式模拟试验台。
技术介绍
我国正研究发展可重复使用的空间运输技术,如果可对空间卫星实施在轨机械臂辅助对接、推进剂补加、充电,可使得空间卫星能够被重复使用,极大地提高卫星使用寿命,降低卫星全生命周期成本。同时,相关的卫星可重复使用技术研究,对于未来卫星标准化接口设计、拓展在轨维修维护等都有巨大的潜在价值。经检索,申请号为201810268404.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模拟实现空间小型卫星可重复使用的地面试验台,包括可对接分离的主动端和被动端;主动端和被动端通过第一对接机构接口和第二对接机构接口实现对接分离,并在对接的同时通过第一电连接器接口和第二电连接器接口的连接实现充电主动装置和充电被动装置的连接,及在对接的同时通过第一补加接口和第二补加接口的连接实现推进剂补加装置和推进剂被补加装置的连接;控制装置生成对接指令、补加指令和充电指令,分别控制主动端对被动端的对接、推进剂补加及充电。该设计可重复使用的地面试验台,可以验证对接、推进剂补加和充电过程一体化设计技术。但是上述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上述专利设计的试验台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多个试验台之间不便自由拼装组合,且不便调整相邻试验台之间的间距,适应性低下,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模拟空间站用组合式模拟试验台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试验台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多个试验台之间不便自由拼装组合、不便调整相邻试验台之间的间距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模拟空间站用组合式模拟试验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拟空间站用组合式模拟试验台,包括台面和固定连接在台面底部两侧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右侧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所述左侧板活动套设在相对应的导向杆的外侧,且两个导向杆上活动套设有同一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侧转动连接有蜗轮和水平设置的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的顶侧相啮合,所述蜗轮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左侧板的左侧和右侧板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条,且两个齿条基于齿轮的中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优选的,所述导向杆的左端焊接有螺杆,右侧板的右侧开设有两个与螺杆相适配的螺纹孔,螺杆与相对应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使得导向杆可持续连接在右侧板上。优选的,所述导向杆的外侧活动套设有轴套,所述安装板的外侧与轴套的外侧相焊接,使得安装板可在导向杆的外侧滑动,并可从导向杆上拆卸下来。优选的,所述蜗杆的外侧固定套设有轴承的内圈,且轴承的外圈与安装板的前侧固定连接,使得蜗杆平稳旋转。优选的,所述齿条的外侧活动套设有限位套,且限位套的外侧与安装板的前侧固定连接,使得齿条与齿轮保持良好的啮合。优选的,所述左侧板的左侧开设有两个与导向杆相适配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与相对应的导向孔活动连接,便于两试验台之间拼接对准。本技术所述的模拟空间站用组合式模拟试验台,通过旋动蜗杆,蜗杆带动蜗轮顺时针旋转,蜗轮带动齿轮顺时针旋转,当齿轮顺时针旋转将推动齿条移动,使齿条推动左侧板和右侧板相互远离,使两个台面相互远离,从而能够调节两台面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宽度的设备组合在两台面上;本技术所述的模拟空间站用组合式模拟试验台,通过将左侧板从导向杆上取下来,轴套可从导向杆上取下来,导向杆通过螺杆可从右侧板上拆卸下来,使两台面之间的连接机构可单独拆分,使得两台面可单独使用,提高该装置的适应性;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两台面可快速组合拼装在一起,也可根据实际要求调节两台面之间的距离,以将不同设备装配在两台面上,两台面亦可拆分单独使用,适应性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模拟空间站用组合式模拟试验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模拟空间站用组合式模拟试验台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台面;2、左侧板;3、右侧板;4、导向杆;5、安装板;6、蜗轮;7、齿轮;8、蜗杆;9、齿条;10、螺纹孔;11、螺杆;12、轴套;13、轴承;14、限位套;15、导向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模拟空间站用组合式模拟试验台,包括台面1和固定连接在台面1底部两侧的左侧板2和右侧板3,右侧板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4,左侧板2活动套设在相对应的导向杆4的外侧,且两个导向杆4上活动套设有同一个安装板5,安装板5的前侧转动连接有蜗轮6和水平设置的蜗杆8,蜗杆8与蜗轮6的顶侧相啮合,蜗轮6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齿轮7,左侧板2的左侧和右侧板3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条9,且两个齿条9基于齿轮7的中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齿轮7与齿条9相啮合。本技术中,导向杆4的左端焊接有螺杆11,右侧板3的右侧开设有两个与螺杆11相适配的螺纹孔10,螺杆11与相对应的螺纹孔10螺纹连接,使得导向杆4可持续连接在右侧板3上。本技术中,导向杆4的外侧活动套设有轴套12,安装板5的外侧与轴套12的外侧相焊接,使得安装板5可在导向杆4的外侧滑动,并可从导向杆4上拆卸下来。本技术中,蜗杆8的外侧固定套设有轴承13的内圈,且轴承13的外圈与安装板5的前侧固定连接,使得蜗杆8平稳旋转。本技术中,齿条9的外侧活动套设有限位套14,且限位套14的外侧与安装板5的前侧固定连接,使得齿条9与齿轮7保持良好的啮合。本技术中,左侧板2的左侧开设有两个与导向杆4相适配的导向孔15,导向杆4与相对应的导向孔15活动连接,便于两试验台之间拼接对准。本技术中,在使用时,旋动蜗杆8,蜗杆8带动蜗轮6顺时针旋转,蜗轮6带动齿轮7顺时针旋转,当齿轮7顺时针旋转时将推动齿条9移动,使得齿条9推动左侧板2和右侧板3相互远离,使得两个台面1相互远离,从而能够调节两台面1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宽度的设备组合在两台面1上,且左侧板2可从导向杆4上取下来,轴套12可从导向杆4上取下来,导向杆4通过螺杆11可从右侧板3上拆卸下来,使得两台面1之间的连接机构可单独拆分,使得两台面1可单独使用,提高该装置的适应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空间站用组合式模拟试验台,包括台面(1)和固定连接在台面(1)底部两侧的左侧板(2)和右侧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板(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4),所述左侧板(2)活动套设在相对应的导向杆(4)的外侧,且两个导向杆(4)上活动套设有同一个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的前侧转动连接有蜗轮(6)和水平设置的蜗杆(8),所述蜗杆(8)与蜗轮(6)的顶侧相啮合,所述蜗轮(6)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齿轮(7),所述左侧板(2)的左侧和右侧板(3)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条(9),且两个齿条(9)基于齿轮(7)的中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齿轮(7)与齿条(9)相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空间站用组合式模拟试验台,包括台面(1)和固定连接在台面(1)底部两侧的左侧板(2)和右侧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板(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4),所述左侧板(2)活动套设在相对应的导向杆(4)的外侧,且两个导向杆(4)上活动套设有同一个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的前侧转动连接有蜗轮(6)和水平设置的蜗杆(8),所述蜗杆(8)与蜗轮(6)的顶侧相啮合,所述蜗轮(6)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齿轮(7),所述左侧板(2)的左侧和右侧板(3)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条(9),且两个齿条(9)基于齿轮(7)的中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齿轮(7)与齿条(9)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空间站用组合式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4)的左端焊接有螺杆(11),右侧板(3)的右侧开设有两个与螺杆(11)相适配的螺纹孔(10),螺杆(11)与相对应的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伟龙齐瑞涛李刚杲英华王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亚光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