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力斌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内置用车载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890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置用车载镜结构,包括防护胶壳、车载镜和槽环,所述防护胶壳的表面设置有车载镜,所述防护胶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滚轴环,所述滚轴环的外表面通过槽块设置有槽环,所述槽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仪器卡壳。该汽车内置用车载镜结构,通过槽环和仪器卡壳的设置,仪器卡壳在不占用折射汽车后部实况的情况,为行车记录设备提供了便捷安装的使用位置,从而有效提高了该装置的便捷实用性,更是有效提高了该装置的美观使用效果,通过夹持片和遮阳镜片的设置,使得遮阳镜片能够对主驾驶前端挡风玻璃位置起到遮阳防护的作用,进而降低了阳光对驾驶人员眼部造成的驾驶不适情况,间接保证了驾驶人员的安全驾驶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置用车载镜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载镜
,具体为一种汽车内置用车载镜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车辆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出行安全也成为了人们关心的重点,在车辆内部空间安装的车车载镜,为交通事故的处理和定位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使人们对汽车驾驶操作得到了充分的安全保障。而现有内置用车载镜,在安装使用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缺陷,例如,很多驾驶司机都会在车载镜的表面位置加设安装行车记录设备,而其本身的体积扩充,会对车载镜的折射画面造成一定的占用影响,以及车载镜仅能够折射汽车后部位置的实况,缺少在行车过程中,对驾驶人员带来的辅助使用效果,存在功能性单一的问题,现提出一种汽车内置用车载镜结构,以改善以上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内置用车载镜结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汽车内置用车载镜结构,包括防护胶壳,所述防护胶壳的表面设置有车载镜,所述防护胶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滚轴环,所述滚轴环的外表面通过槽块设置有槽环,所述槽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仪器卡壳,所述防护胶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滑柱,所述圆滑柱的外表面啮合有调节齿环,所述调节齿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持片,所述夹持片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遮阳镜片。可选的,所述防护胶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对应支杆,所述对应支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圆珠球,所述圆珠球的外表面卡接有吸镜底座。可选的,所述防护胶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设架,所述支设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片。可选的,所述仪器卡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软胶垫,所述仪器卡壳和防护胶壳的表面均设置有车载镜。可选的,所述夹持片的外表面通过密封圈设置有铆钉,所述铆钉的一端贯穿有遮阳镜片。可选的,所述遮阳镜片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吸附圈,所述吸附圈的中部开设有气口,所述吸附圈的数量为两个。(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内置用车载镜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汽车内置用车载镜结构,通过槽环和仪器卡壳的设置,防护胶壳通过滚轴环对槽环内部的啮合卡接,使得操作人员对行车仪器进行安装时,能够方便对仪器卡壳进行限位旋转调整,而仪器卡壳在不占用折射汽车后部实况的情况,为行车记录设备提供了便捷安装的使用位置,从而有效提高了该装置的便捷实用性,更是有效提高了该装置的美观使用效果。2、该汽车内置用车载镜结构,通过夹持片和遮阳镜片的设置,在驾驶人员驾车对照阳光的路线上行驶时,将圆滑柱啮合连接的调节齿环进行卡接转动,使得遮阳镜片能够对主驾驶前端挡风玻璃位置起到遮阳防护的作用,进而降低了阳光对驾驶人员眼部造成的驾驶不适情况,间接保证了驾驶人员的安全驾驶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滚轴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仪器卡壳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护胶壳;2、车载镜;3、滚轴环;4、槽环;5、仪器卡壳;6、圆滑柱;7、调节齿环;8、夹持片;9、遮阳镜片;10、对应支杆;11、圆珠球;12、吸镜底座;13、支设架;14、定位片;15、软胶垫;16、铆钉;17、吸附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内置用车载镜结构,包括防护胶壳1,防护胶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对应支杆10,对应支杆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圆珠球11,圆珠球11的外表面卡接有吸镜底座12,防护胶壳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设架13,支设架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片14;为了有效提高该装置的辅助使用效果,支设架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片14,能够为安装在仪器卡壳5的行车记录设备,提供遮阳庇荫的使用位置,能够有效提高行车记录设备的良好使用效果,防护胶壳1的表面设置有车载镜2,防护胶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滚轴环3,滚轴环3的外表面通过槽块设置有槽环4,槽环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仪器卡壳5,仪器卡壳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软胶垫15;为了有效提高行车记录设备的安装使用位置,仪器卡壳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软胶垫15,使得行车记录设备在其内部的卡接位置,能够得到填充闭塞的效果,进而有效体高行车记录设备的安装稳定性,仪器卡壳5和防护胶壳1的表面均设置有车载镜2,防护胶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滑柱6,圆滑柱6的外表面啮合有调节齿环7,调节齿环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持片8,夹持片8的外表面通过密封圈设置有铆钉16,铆钉16的一端贯穿有遮阳镜片9,夹持片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遮阳镜片9,遮阳镜片9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吸附圈17,为了稳固遮阳镜片9的使用使用,遮阳镜片9借用吸附圈17对挡风玻璃表面的真空吸附,使得遮阳镜片9的遮挡使用位置更加稳定,进而降低外界晃动对其造成的使用影响,吸附圈17的中部开设有气口,吸附圈17的数量为两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对应支杆10和圆珠球11之间安装有密封圈,使得对应支杆10和圆珠球11的卡接面积能够得到填充固定的作用。综上所述,该汽车内置用车载镜结构,使用时,根据现有行车记录设备对车载镜的安装使用位置,防护胶壳1一侧通过滚轴环3对仪器卡壳5进行卡接,能够在不遮挡车载镜2实况折射的使用情况下,为行车记录设备提供内部安装的使用位置,从而有效提高了该装置的便捷使用性,且仪器卡壳5的表面也设置有车载镜2,因此,在仪器卡壳5复位翻转后,能够对防护胶壳1上设置的车载镜2同样起到实况折射的作用,其次,遮阳镜片9的辅助安装位置,能够为主驾驶前端位置的挡风玻璃,起到遮阳防护的作用,避免在正对阳光折射的驾驶路面时,对驾驶人员造成眼部刺激,导致视觉观察不适的情况发生,从而有效提高了该装置的辅助使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内置用车载镜结构,包括防护胶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胶壳(1)的表面设置有车载镜(2),所述防护胶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滚轴环(3),所述滚轴环(3)的外表面通过槽块设置有槽环(4),所述槽环(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仪器卡壳(5),所述防护胶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滑柱(6),所述圆滑柱(6)的外表面啮合有调节齿环(7),所述调节齿环(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持片(8),所述夹持片(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遮阳镜片(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置用车载镜结构,包括防护胶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胶壳(1)的表面设置有车载镜(2),所述防护胶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滚轴环(3),所述滚轴环(3)的外表面通过槽块设置有槽环(4),所述槽环(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仪器卡壳(5),所述防护胶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滑柱(6),所述圆滑柱(6)的外表面啮合有调节齿环(7),所述调节齿环(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持片(8),所述夹持片(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遮阳镜片(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置用车载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胶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对应支杆(10),所述对应支杆(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圆珠球(11),所述圆珠球(11)的外表面卡接有吸镜底座(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璐马广洲刘影王金
申请(专利权)人:王力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