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IHI专利>正文

发动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077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39
该发动机系统(100)具有:具有流体室(R3)的可变压缩装置(6、7和8),流体室(R3)被供给升压的工作流体,从而与活塞(4)连接的活塞杆(6)沿提高压缩比的方向移动;检测装置(400),其输出包括活塞的位置信息的信号;以及位置取得装置(300),其基于上述信号而取得活塞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发动机系统
本公开涉及发动机系统。本申请基于2017年10月27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7-207964号而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技术介绍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十字头的大型往复活塞燃烧发动机。专利文献1的大型往复活塞燃烧发动机是能够利用重油等液体燃料和天然气等气体燃料两者来开动的双燃料发动机。专利文献1的大型往复活塞燃烧发动机为了应对适于利用液体燃料的开动的压缩比和适于利用气体燃料的开动的压缩比两者,将通过利用液压使活塞杆移动从而使压缩比变更的调整机构设于十字头部分。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037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具有如上所述的变更压缩比的压缩调整装置的发动机系统通过变更活塞杆的移动方向上的位置,从而变更活塞的下止点和上止点位置,并调整压缩比。发动机系统的控制装置基于操纵者的操作等而进行这样的压缩比的调整。然而,控制装置未掌握活塞杆的位置,有时候难以正确地调整压缩比。本公开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在具有可变压缩装置的发动机系统中,正确地取得压缩比。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发动机系统具有:可变压缩装置,其具有流体室,流体室被供给升压的工作流体,从而与活塞连接的活塞杆沿提高压缩比的方向移动;检测装置,其输出包括上述活塞的位置信息的信号;以及位置取得装置,其基于上述信号而取得上述活塞的位置。关于本公开的第二方式,在上述第一方式中,上述检测装置构成为:至少一部分设于上述活塞在内部滑动的汽缸衬,检测上述活塞的滑动方向上的位置。关于本公开的第三方式,在上述第二方式中,上述检测装置具有设于上述活塞的被检测部和设于上述汽缸衬的检测部。关于本公开的第四方式,在上述第三方式中,上述被检测部在上述活塞的滑动面中沿周向方向设置多个。作为本公开的第五方式,在上述第三或第四方式中,上述检测部设于在上述活塞的滑动方向上比上述汽缸衬的扫气端口更远离燃烧室的位置。专利技术的效果依据本公开,检测装置输出包括活塞的移动方向(滑动方向)上的位置信息的信号,位置取得装置取得活塞的位置信息,并且发动机系统所具备的控制部基于上述位置信息而控制调整流体室内的压力的升压机构。由此,控制部能够取得活塞的移动方向上的正确位置,始终监视是否与作为目标的活塞的位置一致。而且,控制部能够通过正确地掌握活塞的位置,从而更稳定地控制可变压缩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发动机系统的截面图。图2是示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发动机系统的一部分的示意截面图。图3是示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发动机系统的一部分的放大示意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中的发动机系统100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系统100搭载于例如大型油轮等船舶,如图1所示,具有发动机1、增压器200、控制部300(位置取得装置)以及位置检测部400(检测装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增压器200视为辅机,与发动机1(主机)分体地说明。但是,也能够将增压器200作为发动机1的一部分而构成。此外,增压器200并非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系统100所必需的构成要素,也可以不设于发动机系统100。图1是沿着设于发动机系统100的后述圆筒状的汽缸衬3a的中心轴的纵截面图。在图1中,有时候将设有后述排气阀单元5的一侧称为上侧,将设有后述曲柄轴11的一侧称为下侧。有时候将从汽缸衬3a的中心轴方向观察的图称为俯视。发动机1为多缸的单流扫气柴油发动机,是能够执行使天然气等气体燃料与重油等液体燃料一起燃烧的气体运转模式、和使重油等液体燃料燃烧的柴油运转模式的双燃料发动机。此外,在气体运转模式下,也可以仅使气体燃料燃烧。这样的发动机1具有构架2、汽缸部3、活塞4、排气阀单元5、活塞杆6、十字头7、液压部8(升压机构)、连杆9、曲柄角传感器10、曲柄轴11、扫气积存部12、排气积存部13以及空气冷却器14。另外,由汽缸部3、活塞4、排气阀单元5以及活塞杆6构成缸。构架2是支撑发动机1整体的强度部件。容纳十字头7、液压部8以及连杆9。另外,关于构架2,十字头7的后述十字头销7a能够在内部往复运动。汽缸部3具有圆筒状的汽缸衬3a、汽缸头3b以及汽缸套3c。汽缸衬3a是圆筒状的部件,在内侧(内周面)形成有与活塞4滑动的滑动面。被这样的汽缸衬3a的内周面和活塞4包围的空间成为燃烧室R1。另外,在汽缸衬3a的下部,形成有多个扫气端口S。扫气端口S是沿着汽缸衬3a的周面排列的开口,将汽缸套3c内部的扫气室R2与汽缸衬3a的内侧连通。汽缸头3b是在汽缸衬3a的上端部设置的盖部件。汽缸头3b在俯视下在中央部形成有排气端口H,与排气积存部13连接。排气端口H与排气积存部13连通。另外,在汽缸头3b,设有未图示的燃料喷射阀。而且,在汽缸头3b的燃料喷射阀的附近,设有未图示的筒内压传感器。筒内压传感器检测燃烧室R1内的压力并发送到控制部300。汽缸套3c是设于构架2与汽缸衬3a之间且汽缸衬3a的下端部所插入的圆筒状的部件,在内部形成有扫气室R2。另外,汽缸套3c的扫气室R2与扫气积存部12连接。活塞4呈大致圆柱状,与后述的活塞杆6连接而配置于汽缸衬3a的内侧。另外,在活塞4的外周面设有未图示的活塞环,由活塞环将活塞4与汽缸衬3a的间隙封闭。由于燃烧室R1中的压力的变动,活塞4伴随着活塞杆6而在汽缸衬3a内滑动。活塞4的滑动方向与汽缸衬3a的中心轴方向(图1的上下方向)相同。排气阀单元5具有排气阀5a、排气阀壳5b以及排气阀驱动部5c。排气阀5a设于汽缸头3b的内侧,通过排气阀驱动部5c而将汽缸部3内的排气端口H闭塞。排气阀壳5b是容纳排气阀5a的端部的圆筒形的壳体。排气阀驱动部5c是使排气阀5a在沿着活塞4的冲程方向(滑动方向)的方向上移动的致动器。活塞杆6是一端(上端)与活塞4连接、另一端(下端)与十字头销7a联接的长尺寸状部件。本实施方式的活塞杆6是棒状部件。活塞杆6的端部(下端部)插入至十字头销7a,以连杆9能够旋转的方式联接。另外,活塞杆6具有:棒状的主体部6a,其沿上下方向延伸;和粗直径部6b,其十字头销7a侧端部的一部分的直径比主体部6a更粗地形成(参照图2)。粗直径部6b也以圆柱状形成。如图1和图2所示,十字头7具有十字头销7a、导靴7b以及盖部件7c。此外,在图2中,设有活塞杆6的一侧是上侧,设有后述的柱塞泵8c或泄放阀8f的一侧是下侧。十字头销7a是将活塞杆6与连杆9可移动地联接的圆柱状部件,在活塞杆6的端部(粗直径部6b)所插入的插入空间(插入凹部),形成有进行工作油(工作流体)的供给和排出的液压室R3(流体室)。十字头销7a的中心轴沿与活塞4的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上述插入凹部在十字头销7a的上部朝向上方开口而设置。粗直径部6b的外周面液密地接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系统,具有:/n可变压缩装置,其具有流体室,所述流体室被供给升压的工作流体,从而与活塞连接的活塞杆沿提高压缩比的方向移动;/n检测装置,其输出包括所述活塞的位置信息的信号;以及/n位置取得装置,其基于所述信号而取得所述活塞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27 JP 2017-2079641.一种发动机系统,具有:
可变压缩装置,其具有流体室,所述流体室被供给升压的工作流体,从而与活塞连接的活塞杆沿提高压缩比的方向移动;
检测装置,其输出包括所述活塞的位置信息的信号;以及
位置取得装置,其基于所述信号而取得所述活塞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构成为: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活塞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增田裕广濑孝行山田敬之中岛勇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IHI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