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的可区段状切换的功能元件的复合玻璃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739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34
包括可区段状切换的可电控的功能元件的复合玻璃板,其至少包括第一玻璃板(1)、第二玻璃板(2)和具有多个侧边缘(4.1、4.2、4.3、4.4)的功能元件(5),所述玻璃板通过中间层(3)相互接合,所述功能元件嵌入中间层(3)中,其中‑所述功能元件(5)包括以面形式彼此重叠布置的第一平面电极(12)和第二平面电极(13),在它们之间以面形式布置活性层(11),‑第一平面电极(12)借助至少一条分隔线(16)划分成多个区段(17),‑一组第一汇流排(18)导电接触第一平面电极(12),并且第一平面电极(12)的各个区段(17)被来自这组第一汇流排(18)的汇流排导电接触,‑至少一个第二汇流排(19)导电接触第二平面电极(13),并且其中沿着分配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汇流排(18)的区段(17)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汇流排(18)的长度超过区段(17)的宽度,并且接触相互邻近的区段(17)的第一汇流排(18)布置在功能元件(5)的对立侧边缘(4.2、4.2)上,并且其中在共同的侧边缘(4.2、4.4)上相互邻近的第一汇流排(18)通过分隔线(16)彼此电隔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包括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的可区段状切换的功能元件的复合玻璃板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的可区段状切换的功能元件的复合玻璃板、其制造方法及其用途。为了保护驾驶员或其它乘员免于目眩,传统的机动车具有机械遮阳板。它们以可翻折的形式组装在车辆顶部,并且在需要时可以向下转动,以防止或至少减少驾驶员或副驾驶员例如由于位于低处的太阳所致的目眩。还已知如下挡风玻璃板,其中集成有具有可电调节的光学性能,尤其具有可电调节的透射率或散射行为的功能元件形式的遮阳板。由此使得驾驶员即使在面对太阳辐射时也可以控制挡风玻璃板的透射行为,可取消传统的机械遮阳板。由此可以减轻车辆的重量,并在顶部区域中获得空间。此外,遮阳板的电调节对于驾驶员而言比手动向下翻折机械遮阳板更舒适。可电调节的遮阳板此外也用于机动车的玻璃顶。特别是对于大面积的全景玻璃质玻璃板而言,需要可变地控制玻璃板的透射率。取决于太阳位置,在此仅需要使玻璃板的子区域变暗,或作为停放的车辆中的防窥物而将整个区域切换成不透明。用于实现可调节遮阳板的可能的可电切换的功能元件是所谓的PDLC功能元件(聚合物分散液晶)。该活性层在此包含嵌入聚合物基质中的液晶。如果不施加电压,则液晶无序取向,这导致穿过活性层的光的强烈散射。如果将电压施加到平面电极上,则液晶朝着共同的方向取向,并且穿过活性层的光的透射率增加。PDLC功能元件较少地通过降低总透射率而起作用,而是通过增加散射而起作用,以确保防目眩。例如从DE102013001334A1、DE102005049081B3、DE102005007427A1和DE102007027296A1中已知具有可电调节的遮阳板的挡风玻璃板。DE102010021563A1描述了具有可电调节的遮阳板的挡风玻璃板,该遮阳板在子区域中是可切换的,其中各个元件的变暗可通过遮阳板的边缘区域中的电容式传感器布置来控制。通常通过汇流排(也称为“母线”)来进行可电控的功能元件的电接触,该汇流排在功能元件的边缘区域中施加到平面电极上并导电接触它们。通过例如经由安装在汇流排上的扁平导体而将汇流排与外部电压源连接,将电压施加到平面电极上,并且切换功能元件的活性层。特别是在各个可切换的小件区段的情况下,难以在尽可能低的运行电压和电接触的长使用寿命的情况下确保均匀的切换行为。随着要切换的元件的较小尺寸,对于平面电极与汇流排的电接触而言可用的区域也减小。特别是在小的接触区域的情况下,平面电极在该接触区域的区域中的一定的不均匀性可能是有问题的。平面电极的不均匀性例如由于在为了随后接触而暴露导电层时的轻微损坏而出现。这种损坏可能已被活性层本身的颗粒触发。PDLC层中包含的晶体已足以在剥除存在于平面电极上的PDLC层时刮擦平面电极。所述刮擦导致局部增加的功率消耗、由此所致的升温和最终导致部件故障。在大面积的汇流排的情况下,接触区域的损坏部分与整个区域相比相当小。然而,随着汇流排变得更小,损坏的接触区域的部分增加,由此可观察到增多的部件故障。US2016/0306249A1公开了包括电致变色元件的隔热玻璃,该电致变色元件包括多个可彼此独立地电切换的区域。WO2017/157626A1公开了具有PDLC功能元件的挡风玻璃板,其中PDLC功能元件是可区段式切换的。US2002/0044331A1公开了具有电致变色元件的衬底,其中该电致变色元件的平面电极沿着该电致变色元件的周长配备有汇流排。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包括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的可区段状切换的功能元件的复合玻璃板,该功能元件具有使用寿命增加的改进的电接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的包括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的可区段状切换的功能元件的复合玻璃板来实现。优选的实施方案获自从属权利要求。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玻璃板包括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的可区段状切换的功能元件,其光学性能可根据施加的电压来调节。该功能元件嵌入复合玻璃板的中间层中。中间层在此接合复合玻璃板的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功能元件包括在第一平面电极和第二平面电极之间的活性层。平面电极和活性层以面形式彼此重叠地布置。活性层具有可调节的光学性质,该光学性质可通过施加到平面电极上的电压来控制。通常,平面电极和活性层基本上平行于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的表面布置。平面电极与汇流排导电连接,功能元件可以经由该汇流排与外部电压源连接。为了能够逐段地,以各个区段的形式切换功能元件,这些区段必须可以各自电控制。为此,第一平面电极借助至少一条分隔线划分成多个区段。分隔线也可以称为绝缘线并实现第一平面电极的各个区段彼此电隔离。使用一组第一汇流排,以导电接触第一平面电极,其中第一平面电极的各个区段被来自所述这组第一汇流排的汇流排接触。第二平面电极被至少一个第二汇流排导电接触。沿着分配给第一汇流排并因此被该汇流排电接触的区段的第一汇流排长度超过在该方向上的该区段的宽度。因此,第一汇流排的长度突出超过分配给它们的区段的宽度。在此,相互邻近的区段的第一汇流排布置在功能元件的对立的侧边缘上,以使得第一汇流排在空间上不互相阻碍。由此可以有利地使第一汇流排的长度最大化并且实现具有功能元件的复合玻璃板的更高的稳健性和使用寿命。在共同的侧边缘上相互邻近的第一汇流排通过分隔线而彼此电隔离。根据本专利技术,属于邻近区段的第一汇流排布置在功能元件的对立的侧边缘上。因此,在侧边缘上,一个区段的第一汇流排与再下一区段的第一汇流排毗邻。第一平面电极通过所述这组第一汇流排而与电压源的一极接触,并且第二平面电极通过所述至少第二汇流排而与电压源的相反极接触。根据功能元件的种类,电压源可以被设计为交流电压源或直流电压源。在本专利技术的意义上,分隔线应理解为是指平面电极内的不导电且在平面电极的整个厚度上延伸的线形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平面电极的区段的宽度由界定所述区段宽度的一条或多条分隔线的节段之间的距离来定义。其是在具有第一汇流排的侧边缘之间延伸的两个相邻的、基本上彼此平行延伸的分隔线之间的最短距离。在末端区段的情况下,区段宽度等于在沿着第一汇流排的方向观察时分隔线和与此基本上平行的侧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区段的宽度各自沿着所属第一汇流排延伸的方向来测量。因此,第一汇流排的长度沿着区段宽度且此外直到汇流排的末端来测量。所述第一汇流排突出超过各自处于电接触的区段的宽度。在此,第一个汇流排也在空间上到达未分配给其的其它区段附近。第一汇流排中的每个被分配给恰好一个区段,并且通过分隔线的节段与所有其它区段(除了分配给该第一汇流排的区段)电隔离。由此使得可以独立于区段宽度而选择汇流排的长度。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玻璃板的结构使得可以选择地逐段地切换活性层,其中活性层的可选择性切换的区域对应于第一平面电极的区段在活性层上的投影。为了有针对性地控制区段,根据活性层的希望的切换图形而将电压源的相反极与第一平面电极和第二平面电极的汇流排连接。电压源的第一极与第二平面电极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汇流排连接,而电压源的相反极与第一汇流排连接,所述第一汇流排在第一平面电极的要控制的区段的区域中被接触。因此,平面电极之间的电势差仅存在于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包括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的可区段状切换的功能元件的复合玻璃板,其至少包括第一玻璃板(1)、第二玻璃板(2)和具有多个侧边缘(4.1、4.2、4.3、4.4)的功能元件(5),所述玻璃板通过中间层(3)相互接合,所述功能元件嵌入中间层(3)中,/n其中/n- 所述功能元件(5)包括以面形式彼此重叠布置的第一平面电极(12)和第二平面电极(13),在它们之间以面形式布置活性层(11),/n- 第一平面电极(12)借助至少一条分隔线(16)划分成多个区段(17),/n- 一组第一汇流排(18)导电接触第一平面电极(12),并且第一平面电极(12)的各个区段(17)被来自这组第一汇流排(18)的汇流排导电接触,/n- 至少一个第二汇流排(19)导电接触第二平面电极(13),并且/n其中沿着分配给第一汇流排(18)的区段(17)的第一汇流排(18)的长度超过区段(17)的宽度,并且接触相互邻近的区段(17)的第一汇流排(18)布置在功能元件(5)的对立侧边缘(4.2、4.2) 上,并且其中在共同的侧边缘(4.2、4.4)上相互邻近的第一汇流排(18)通过分隔线(16)彼此电隔离。/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026 EP 18202831.61.包括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的可区段状切换的功能元件的复合玻璃板,其至少包括第一玻璃板(1)、第二玻璃板(2)和具有多个侧边缘(4.1、4.2、4.3、4.4)的功能元件(5),所述玻璃板通过中间层(3)相互接合,所述功能元件嵌入中间层(3)中,
其中
-所述功能元件(5)包括以面形式彼此重叠布置的第一平面电极(12)和第二平面电极(13),在它们之间以面形式布置活性层(11),
-第一平面电极(12)借助至少一条分隔线(16)划分成多个区段(17),
-一组第一汇流排(18)导电接触第一平面电极(12),并且第一平面电极(12)的各个区段(17)被来自这组第一汇流排(18)的汇流排导电接触,
-至少一个第二汇流排(19)导电接触第二平面电极(13),并且
其中沿着分配给第一汇流排(18)的区段(17)的第一汇流排(18)的长度超过区段(17)的宽度,并且接触相互邻近的区段(17)的第一汇流排(18)布置在功能元件(5)的对立侧边缘(4.2、4.2)上,并且其中在共同的侧边缘(4.2、4.4)上相互邻近的第一汇流排(18)通过分隔线(16)彼此电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复合玻璃板,其中所述至少一条分隔线(16)在两个对立的侧边缘(4.2、4.4)之间曲折状延伸,并且分成基本上平行于最靠近的第一汇流排(18)延伸的垂直节段(16.1)和基本上平行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汇流排(19)延伸的水平节段(16.2)。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复合玻璃板,其中将在共同的侧边缘(4.2、4.4)上邻近的第一汇流排(18)彼此分隔的分隔线(16)作为水平分隔线(16)在功能元件(5)的相应侧边缘(4.2、4.4)和曲折状分隔线(16)的最靠近的垂直节段(16.1)之间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的复合玻璃板,其中第一汇流排(18)的长度为所接触的区段(17)的宽度的120%至300%,其中所接触的区段(17)的宽度等于界定区段(17)的分隔线(16)和/或功能元件(5)的侧边缘(4.1、4.3)之间的最短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的复合玻璃板,其中功能元件(5)是PDLC功能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的复合玻璃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汇流排(19)安装为与不存在来自所述这组第一汇流排(18)的汇流排的功能元件(5)的侧边缘(4.1、4.3)中的一个邻近。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的复合玻璃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汇流排(19)的长度等于功能元件(5)的最靠近的侧边缘(4.1、4.3)的长度的至少70%,优选至少9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的复合玻璃板,其中所述功能元件(5)具有至少两个第二汇流排(19),并且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汇流排(19)各自布置为与功能元件(5)的彼此对立的侧边缘(4.1、4.3)邻近。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的复合玻璃板,其中所述复合玻璃板是机动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多罗萨里奥F曼茨S舒尔泽J沃尔夫
申请(专利权)人: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