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挑式动力集中动车组头车检修作业平台
本技术属于既有客整所改造和动力集中动车组检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挑式动力集中动车组头车检修作业平台。
技术介绍
目前,铁路客运列车主要分为动车组(动力分散型)和普速旅客列车。动车组及普速旅客列车已应用多年,其运用检修技术标准体系及相关设施较为完善,为铁路旅客的安全运输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作为“复兴号”动车组的系列产品--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对于推进铁路客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运输组织效率、改善旅客出行条件具有重要作用。与传统的“机车+车辆”普速列车相比,动力集中型动车组采用不解编的运营模式,减少解编、换端等作业时间,采用机车车辆固定编组、一体化检修模式。目前动力集中动车组检修作业主要面临以下两个问题:1)动力集中动车组在不解编的前提下进入动车运用所检查库检修时,往往因检查库线较短而无法满足其检修要求。此外,传统的客整所整备股道均未电化挂网,无法满足动力集中动车组走行要求。2)动力集中动车组是参照中国既有动车组经验及要求,进行优化设计而得,其结构参数较传统的动车组颇有差异。若新建动车运用所专为其检修用,工程投资大,征地困难,建设周期长。若用工程调机牵引至客整所整备检修,客整所检修设施无法适应动力集中动车组整备、登顶检修、存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至少一种,本技术根据改造需求,对需要进行改造的股道进行电化挂网,提供了一种悬挑式动力集中动车组头车检修作业平台,考虑到客整所内既有整备棚立柱的结构受力条件及基础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挑式动力集中动车组头车检修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客整所既有整备棚及股道进行改造,包括悬挑式检修作业棚、接触网腕臂(2)、中层作业平台、顶层作业平台、悬挂式轻质防护网(5)以及既有整备棚立柱(6);/n所述悬挑式检修作业棚包括悬挑式检修作业棚立柱(1)和悬挑式检修作业棚顶棚(11);/n所述既有整备棚包括既有整备棚立柱(6)和既有整备棚顶棚(7);/n多个所述悬挑式检修作业棚立柱(1)设置在所述既有整备棚侧面,所述悬挑式检修作业棚顶棚(11)从所述悬挑式检修作业棚立柱(1)顶部悬挑并向所述既有整备棚立柱(6)延伸,跨设在既有客整所的多条带地沟的整备股道上方;/n所述既有整备棚立柱(6)的外侧及悬挑式检修作业棚立柱(1)的内侧均设置有所述接触网腕臂(2),位于动力集中型动车组(8)的上方;/n所述既有整备棚立柱(6)的外侧及悬挑式检修作业棚立柱(1)的内侧均设置有所述中层作业平台、顶层作业平台,设置在动力集中型动车组(8)的侧面;/n所述悬挂式轻质防护网(5)悬挂设置在所述悬挑式检修作业棚顶棚(11)的下方、相邻整备股道的中间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挑式动力集中动车组头车检修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客整所既有整备棚及股道进行改造,包括悬挑式检修作业棚、接触网腕臂(2)、中层作业平台、顶层作业平台、悬挂式轻质防护网(5)以及既有整备棚立柱(6);
所述悬挑式检修作业棚包括悬挑式检修作业棚立柱(1)和悬挑式检修作业棚顶棚(11);
所述既有整备棚包括既有整备棚立柱(6)和既有整备棚顶棚(7);
多个所述悬挑式检修作业棚立柱(1)设置在所述既有整备棚侧面,所述悬挑式检修作业棚顶棚(11)从所述悬挑式检修作业棚立柱(1)顶部悬挑并向所述既有整备棚立柱(6)延伸,跨设在既有客整所的多条带地沟的整备股道上方;
所述既有整备棚立柱(6)的外侧及悬挑式检修作业棚立柱(1)的内侧均设置有所述接触网腕臂(2),位于动力集中型动车组(8)的上方;
所述既有整备棚立柱(6)的外侧及悬挑式检修作业棚立柱(1)的内侧均设置有所述中层作业平台、顶层作业平台,设置在动力集中型动车组(8)的侧面;
所述悬挂式轻质防护网(5)悬挂设置在所述悬挑式检修作业棚顶棚(11)的下方、相邻整备股道的中间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挑式动力集中动车组头车检修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挑式检修作业棚立柱(1)底部用混凝土浇筑在既有的硬化地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挑式动力集中动车组头车检修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挑式检修作业棚顶棚(11)横向倾斜设置,其靠近所述既有整备棚立柱(6)的一端更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挑式动力集中动车组头车检修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星,杨辉,郑青松,邱绍峰,李加祺,李经伟,林飞,刘高坤,熊盛,杨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