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连元专利>正文

一种循环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0428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在传统的加热炉基础上增加了热循环利用装置。在炉底部设置热风喷口,炉顶部设有排烟口,上下风管、喷风口、排风口、风机等构成热循环利用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可使灼热的烟气循环加热铝棒,传热效果好,同时炉膛内灼热的烟气也可阻炉外冷空气的进入,能有效地提高热能利用率并缩短铝棒加热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装置,特别是一种在铝合金型材热加工过程中循环利用热能的循环加热装置,属节能环保领域。现有技术铝合金型材因其质轻、美观、耐用、价廉而在建筑装饰市场大有用场,市场需求量大。目前在铝合金型材热加工过程中,必须使用专门的铝合金型材加热炉,将要加热的铝合金型材(直径Φ100mm~Φ300mm铝棒)放进加热炉加热,待加热至500℃时才拉出进行挤压。这种加热过程是将燃料由烧咀喷出燃烧后变成灼热的烟气,再传热给铝棒,热烟气从排烟管进入排烟机再排入大气。但这种排烟烟气温度偏高,热效率低,铝合金型材加热的速度慢,也不利于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出一种利用排烟气余热来加工产品的循环加热装置,以达到环保节能,提高效率的目的。本技术由炉体、炉膛、炉门口、排烟管、排烟风机等组成,在炉底部设置喷风口8,顶部设有排烟口2。下风管7一端连着喷风口8,另一端连着风机5和排烟风管6;上封管3一端连着排烟口2,另一端连着风机5,下风管7和上风管3通过风机5连接,即上、下风管、喷风口、排烟口、风机和炉膛等构成本技术的热能循环利用系统。本技术是这样工作的烟气由喷咀进入炉膛加热产品后由排烟口排出,经上、下风管由风机抽送至下风管,一部分烟气经喷风口进入炉膛循环利用加热产品,另一部分烟气经排烟风管排入大气。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之。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体、2.排烟口、3.上风管、4.炉门口、5.风机、6排烟风管、7.下风管、8.喷风口、9.炉膛、10.铝棒。在图中,炉体1的上、下方各开有相对应的排烟口2和喷风口8,铝棒10通炉门口5进入炉膛9内,烟气由喷咀进入炉膛9加热铝棒10后,由排烟口2排出,烟气经上风管3、由风机5抽送到下风管7,一部分烟气经喷风口8进入炉膛9,供炉膛内加热铝棒10循环使用;另一部分经排烟风管6排入大气中。本结构的喷风口8位于排烟口2的正下方,其长度一直延伸到炉门口4,这样在加热循环利用热烟气时,靠近炉门口4的炉膛内因充满热烟气而产生正压,阻止了炉体外冷空气的进入,加速铝棒的加热速度。同时在喷风口8内装有片状导风格,将热烟气按需要导入炉膛内加热铝棒。本技术是在传统的加热炉基础上增加了热循环利用装置,结构简单有效。可使烟气的废热量通过热风喷口直接向铝棒喷射加热,传热效果好,同时,炉内灼热的烟气产生的正压可有效地阻止炉外冷空气进入。本技术可提高铝棒的加热热能利用率和缩短铝棒的加热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由炉体、炉膛、炉门口、排烟管和排烟风机等组成的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是在炉体底部设置有喷风口(8),炉体顶部设有排烟口(2),下风管(7)一端连接着喷风口(8),另一端连接着风机(5)和排烟风管(6),上风管(3)一端连接着排烟口(2),另一端连接着风机(5),即上风管(3)、下风管(7)、喷风口(8)、排烟口(2)与炉膛(9)构成热能循环利用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喷风口(8)位于排烟口(2)的正下方,其长度延伸到炉门口(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喷风(8)中安装有片状导风格。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在传统的加热炉基础上增加了热循环利用装置。在炉底部设置热风喷口,炉顶部设有排烟口,上下风管、喷风口、排风口、风机等构成热循环利用系统。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可使灼热的烟气循环加热铝棒,传热效果好,同时炉膛内灼热的烟气也可阻炉外冷空气的进入,能有效地提高热能利用率并缩短铝棒加热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文档编号F27B11/00GK2615618SQ03224849公开日2004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4日专利技术者谭连元, 李宗荫 申请人:谭连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炉体、炉膛、炉门口、排烟管和排烟风机等组成的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是在炉体底部设置有喷风口(8),炉体顶部设有排烟口(2),下风管(7)一端连接着喷风口(8),另一端连接着风机(5)和排烟风管(6),上风管(3)一端连接着排烟口(2),另一端连接着风机(5),即上风管(3)、下风管(7)、喷风口(8)、排烟口(2)与炉膛(9)构成热能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连元李宗荫
申请(专利权)人:谭连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