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电路用大电流空芯线圈,它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盒体、固定装置、第一引出板、第二引出板、第三引出板、线圈、盒盖,所述盒体内部底面中间放置线圈,固定装置通过与盒体连接后固定线圈,盒体后端左侧设置有第一引出板,盒体后端右侧设置有第二引出板,盒体后端中间设置有第三引出板,线圈一端与第一引出板连接后引出、线圈另一端与第二引出板连接后引出、线圈中点与第三引出板连接后引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增加通流量,为空芯线圈直接接地或贯通地线打下基础;通过增加通流量,为取消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内扼流变压器、扼流电感器打下基础;通过增加通流量,为适用于超高牵引电流场合打下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电路用大电流空芯线圈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具体涉及一种轨道电路用大电流空芯线圈。
技术介绍
我国大量运用的UM系列移频轨道电路和ZPW-2000系列移频轨道电路中,使用均有使用大电流空芯线圈,普速铁路空芯线圈采用35mm2多芯玻璃丝包电磁线进行绕制,客运专线大电流空芯线圈采用50mm2多芯玻璃丝包电磁线进行绕制,受当时生产工艺和设备的限制,采用的是利于实现的耐130℃高温的多芯玻璃丝包电磁线进行绕制,由于该空芯线圈为多层绕制,不利于散热,受体积限制较难运用大截面积的多芯玻璃丝包电磁线进行绕制,因此长期通流量一直受限在半圈额定150A,中点额定300A以内,空芯线圈只能用于平衡两钢轨牵引电流及降低电位,不能直接用于牵引电流的回流,导致系统增加了扼流变压器(或扼流电感器)来沟通牵引电流回流,但扼流变压器在系统内断线时得不到检查,并导致系统接收电压升高,不符合故障-安全原则,为保证安全,目前是通过降低轨道电路系统性能来解决扼流变压器的断线后故障导向危险的问题。为了解决原空芯线圈的上述问题,提升轨道电路系统性能,我们采用新的思路,利用新设备和新工艺,从提高通流量入手,设计一种轨道电路用大电流空芯线圈,使之能通过较大牵引电流,并可直接用于沟通牵引电流的回流,在轨道电路系统中取消扼流变压器,彻底解决扼流变压器断线无法得到检查,并导向危险的问题,提升系统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轨道电路用大电流空芯线圈,通过增加通流量,为空芯线圈直接接地或贯通地线打下基础;通过增加通流量,为取消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内扼流变压器、扼流电感器打下基础;通过增加通流量,为适用于超高牵引电流场合打下基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盒体1、固定装置2、第一引出板3、第二引出板4、第三引出板5、线圈6、盒盖7,所述盒体1内部底面中间放置线圈6,固定装置2通过与盒体1连接后固定线圈6,盒体1后端左侧设置有第一引出板3,盒体1后端右侧设置有第二引出板4,盒体1后端中间设置有第三引出板5,线圈6一端与第一引出板3连接后引出、线圈6另一端与第二引出板3连接后引出、线圈6中点与第三引出板5连接后引出;所述线圈6采用大截面积的耐200℃高温独股漆包扁铜线。所述线圈6的截面呈方形。所述线圈6的缠绕方式为窄边立绕。所述线圈6为非焊接线圈,且为直接引出线圈。所述线圈6与第三引出板5通过加强板21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盒体1内部底面中间放置线圈6,固定装置2通过与盒体1连接后固定线圈6,盒体1后端左侧设置有第一引出板3,盒体1后端右侧设置有第二引出板4,盒体1后端中间设置有第三引出板5,线圈6一端与第一引出板3连接后引出、线圈6另一端与第二引出板3连接后引出、线圈6中点与第三引出板5连接后引出;盒盖7起到保护内部组件的作用,线圈6采用大截面积的耐200℃高温独股漆包扁铜线;代替原来耐130℃高温的50mm2多芯玻璃丝包电磁线。减少了线圈匝数,增大了线圈电磁线通流截面积,提升了线圈电磁线的耐热等级,优化了线圈的散热方式,提升通流量;线圈6的截面呈方形。在原电感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了线圈匝数,充分利用盒体空间,提升通流量;线圈6的缠绕方式为窄边立绕。利于散热、提升通流量;线圈6为非焊接线圈,且为直接引出线圈。能适用于更大牵引电流的需求;一条所述线圈6另一端与第三引出板5、另一条所述线圈6另一端与第三引出板5均通过加强板21连接。使得连接稳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增加通流量,为空芯线圈直接接地或贯通地线打下基础;通过增加通流量,为取消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内扼流变压器、扼流电感器打下基础;通过增加通流量,为适用于超高牵引电流场合打下基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盒体1、固定装置2、第一引出板3、第二引出板4、第三引出板5、线圈6、盒盖7、加强板21。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盒体1、固定装置2、第一引出板3、第二引出板4、第三引出板5、线圈6、盒盖7,盒体1、固定装置2、第一引出板3、第二引出板4、第三引出板5、线圈6、盒盖7,所述盒体1内部底面中间放置线圈6,固定装置2通过与盒体1连接后固定线圈6,盒体1后端左侧设置有第一引出板3,盒体1后端右侧设置有第二引出板4,盒体1后端中间设置有第三引出板5,线圈6一端与第一引出板3连接后引出、线圈6另一端与第二引出板3连接后引出、线圈6中点与第三引出板5连接后引出;线圈6采用大截面积的耐200℃高温独股漆包扁铜线;代替原来耐130℃高温的50mm2多芯玻璃丝包电磁线。减少了线圈匝数,增大了线圈电磁线通流截面积,提升了线圈电磁线的耐热等级,优化了线圈的散热方式,提升通流量;线圈6的截面呈方形。在原电感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了线圈匝数,充分利用盒体空间,提升通流量;线圈6的缠绕方式为窄边立绕。利于散热、提升通流量;线圈6为非焊接线圈,且为直接引出线圈。能适用于更大牵引电流的需求;所述线圈6与第三引出板5通过加强板21连接。使得连接稳定。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盒体1内部底面中间放置线圈6,固定装置2通过与盒体1连接后固定线圈6,盒体1后端左侧设置有第一引出板3,盒体1后端右侧设置有第二引出板4,盒体1后端中间设置有第三引出板5,线圈6一端与第一引出板3连接后引出、线圈6另一端与第二引出板3连接后引出、线圈6中点与第三引出板5连接后引出;盒盖7起到保护内部组件的作用,线圈6采用大截面积的耐200℃高温独股漆包扁铜线;代替原来耐130℃高温的50mm2多芯玻璃丝包电磁线。减少了线圈匝数,增大了线圈电磁线通流截面积,提升了线圈电磁线的耐热等级,优化了线圈的散热方式,提升通流量;线圈6的截面呈方形。在原电感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了线圈匝数,充分利用盒体截面积,提升通流量;线圈6的缠绕方式为窄边立绕。利于散热、提升通流量;线圈6为非焊接线圈,且为直接引出线圈。能适用于更大牵引电流的需求;一条所述线圈6另一端与第三引出板5、另一条所述线圈6另一端与第三引出板5均通过加强板21连接。使得连接稳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增加通流量,为空芯线圈直接接地或贯通地线打下基础;通过增加通流量,为取消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内扼流变压器、扼流电感器打下基础;通过增加通流量,为适用于超高牵引电流场合打下基础。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电路用大电流空芯线圈,其特征在于:盒体(1)、固定装置(2)、第一引出板(3)、第二引出板(4)、第三引出板(5)、线圈(6)、盒盖(7),所述盒体(1)内部底面中间放置线圈(6),固定装置(2)通过与盒体(1)连接后固定线圈(6),盒体(1)后端左侧设置有第一引出板(3),盒体(1)后端右侧设置有第二引出板(4),盒体(1)后端中间设置有第三引出板(5),线圈(6)一端与第一引出板(3)连接后引出、线圈(6)另一端与第二引出板(3)连接后引出、线圈(6)中点与第三引出板(5)连接后引出;/n所述线圈(6)采用大截面积的耐200℃高温独股漆包扁铜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电路用大电流空芯线圈,其特征在于:盒体(1)、固定装置(2)、第一引出板(3)、第二引出板(4)、第三引出板(5)、线圈(6)、盒盖(7),所述盒体(1)内部底面中间放置线圈(6),固定装置(2)通过与盒体(1)连接后固定线圈(6),盒体(1)后端左侧设置有第一引出板(3),盒体(1)后端右侧设置有第二引出板(4),盒体(1)后端中间设置有第三引出板(5),线圈(6)一端与第一引出板(3)连接后引出、线圈(6)另一端与第二引出板(3)连接后引出、线圈(6)中点与第三引出板(5)连接后引出;
所述线圈(6)采用大截面积的耐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文,王东辉,吕大梅,张顺利,马学谦,朱小雨,朱立彬,
申请(专利权)人:固安北信铁路信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