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模具冷却顶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012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模具冷却顶杆,包括顶杆本体,所述顶杆本体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顶杆本体一端为开口状,所述顶杆本体另一端为封闭状,所述顶杆本体开口状一端和向所述空腔内部输送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输送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控制了顶杆本体和铸件接触处的热节,提高了铸件的机械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模具冷却顶杆
本技术涉及金属型重力铸造
,具体为一种新型模具冷却顶杆。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在金属型重力铸造中,对于凝固顺序采用电加热管或气加热及模具上加开冷却通道方法。采用这些方法需要在模具上设置加热电阻、加热管道及冷却通道,然而对于铸件和顶杆接触处的热节很难得到有效控制,导致热节处疏松,降低了铸件的机械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模具冷却顶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模具冷却顶杆,包括顶杆本体,所述顶杆本体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顶杆本体一端为开口状,所述顶杆本体另一端为封闭状,所述顶杆本体开口状一端和向所述空腔内部输送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输送机构连接。优选的,所述冷却介质输送机构包括端部壳体,所述端部壳体上设置有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冷却介质进口和导管导通,所述导管位于空腔内部并延伸至顶杆本体的封闭状端部,所述导管不与顶杆本体的封闭状端部接触。优选的,所述冷却介质输送机构和顶杆本体为一体结构。优选的,所述冷却介质输送机构和顶杆本体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有效地控制了顶杆本体和铸件接触处的热节,提高了铸件的机械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杆本体;2、导管;3、冷却介质进口;4、冷却介质出口;5、端部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模具冷却顶杆,包括顶杆本体1,顶杆本体1内部设置有空腔,顶杆本体1一端为开口状,顶杆本体1另一端为封闭状,顶杆本体1开口状一端和向空腔内部输送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输送机构连接。具体的,冷却介质输送机构包括端部壳体5,端部壳体5上设置有冷却介质进口3和冷却介质出口4,冷却介质进口3和导管2导通,导管2位于空腔内部并延伸至顶杆本体1的封闭状端部,导管2不与顶杆本体1的封闭状端部接触,冷却效果好。具体的,冷却介质输送机构和顶杆本体1为一体结构,密封性好,不会出现介质泄露的状况。在其它实施例中,冷却介质输送机构和顶杆本体1螺纹连接,方便对冷却介质输送机构进行拆卸和更换。工作原理:通过冷却介质进口3导入冷却介质,冷却介质从导管2端部排入到顶杆本体1内并回流到端部壳体5内,最后冷却介质从冷却介质出口4排出,有效地控制了顶杆本体1和铸件接触处的热节。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模具冷却顶杆,包括顶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本体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顶杆本体一端为开口状,所述顶杆本体另一端为封闭状,所述顶杆本体开口状一端和向所述空腔内部输送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输送机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模具冷却顶杆,包括顶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本体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顶杆本体一端为开口状,所述顶杆本体另一端为封闭状,所述顶杆本体开口状一端和向所述空腔内部输送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输送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模具冷却顶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输送机构包括端部壳体,所述端部壳体上设置有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刘建平赵洪慈尧标林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嘉朗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