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镦成型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99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镦成型模,包括模体、成型腔、成型芯体,成型芯体包括相互套接的成型外芯和成型内芯,成型外芯的形状呈倒置的圆台状、且中部设有配合空腔,成型腔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且螺纹配合有紧固环,成型外芯的外壁上喷涂有弹性耐磨层,成型内芯的顶面与成型外芯的配合空腔之间形成上成型腔体,成型内芯的内孔壁与成型腔的底面形成下成型腔体;成型内芯的外壁上和成型外芯的外壁上分别开设有贯通相应外壁上下两端的内气槽和外气槽,在成型外芯底面设置有连通内气槽和外气槽的通气槽,外气槽内嵌合有中空设置的调气柱,调气柱的中空底部与透气槽相通,具有冲压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使用效果好且装配和拆卸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镦成型模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冷镦成型模。
技术介绍
近年来,冷镦技术在国内得到迅猛的发展,很多产品如汽车零部件,原来都要通过机加工才能完成,现在只要在冷镦成型机上冷镦成型,工艺非常简单,冷镦成型的关键是冷镦成型模具的设计和应用。对于冲制带阶梯轴结构工件的冷镦成型模,目前的结构通常为:包括外套和在外套内设置的模芯和模片,模片具有较大直径的内孔,模芯具有较小直径的内孔,由模芯和模片的内孔共同形成具阶梯孔结构的模腔,该具阶梯孔结构的模腔正好用于工件阶梯轴的镦制。但是,上述的冷镦成型模存在以下不足:很多时候由于工件原因,需要模片的厚度很薄,就导致模片容易损坏,同时在模片的底部端面会设有排气孔,故在冷镦成型过程中,经常会有杂质进入模片的底部端面、以及连续的排气压力作用,模片容易从模具的表面向外鼓出,导致损坏或脱落,模具的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使用效果好且装配和拆卸简单方便的冷镦成型模。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冷镦成型模,包括模体,在模体上部端面开设有成型腔,所述成型腔中设置有能与零件指定形状相适配的成型芯体,所述成型芯体包括相互套接的成型外芯和成型内芯,所述成型外芯的形状呈倒置的圆台状、且中部开设有用于成型内芯从下往上滑入的配合空腔,所述配合空腔呈上窄下宽设置,在成型外芯上方的所述成型腔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且螺纹配合有用于限制成型外芯脱离成型腔的紧固环,所述成型外芯的外壁上喷涂有弹性耐磨层实现与成型腔抵紧和防磨损,所述成型内芯的顶面与成型外芯的配合空腔之间形成上成型腔体,所述成型内芯的内孔壁与成型腔的底面形成下成型腔体;所述成型内芯的外壁上和成型外芯的外壁上分别开设有贯通相应外壁上下两端的内气槽和外气槽,在成型外芯底面设置有连通内气槽和外气槽的通气槽,所述外气槽内嵌合有中空设置的调气柱,所述调气柱的中空底部与透气槽相通。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调气柱中空设置的透气通道根据需要可设置为不同孔径,通过配合不同中空孔径的嵌合体以改变透气的孔径。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模体包括模盖、后盖、模垫以及顶棒,所述顶棒穿置在模垫中,所述后盖连接在模垫的下部,所述模盖套置在模垫的上部,所述模盖的下部与后盖的上侧壁螺纹相连接,所述模盖的上部设置有模盖通孔,所述模盖通孔的侧壁与模垫顶面之间形成成型腔。综上所述,本技术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成型内芯从下往上进入到配合空腔内,再放置成型外芯在成型腔内,通过上部的紧固环螺纹连接实现成型芯体稳固的安装在模体上,同时成型外芯和成型内芯通过限位抵接,结构稳固且拆卸方便,并且在透气这方面,设置调气柱实现透气孔径的可调,以所以不同零件的冷镦成型。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模体;2、成型腔;3、成型芯体;31、成型外芯;32、成型内芯;4、模盖;5、后盖;6、模垫;7、配合空腔;8、紧固环;9、上成型腔体;10、下成型腔体;11、内气槽;12、外气槽;13、通气槽;14、调气柱。具体实施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冷镦成型模,参照图1所示,包括模体1,在模体1上部端面开设有成型腔2,成型腔2中设置有能与零件指定形状相适配的成型芯体3,成型芯体3包括相互套接的成型外芯31和成型内芯32,模体1同时包括模盖4、后盖5、模垫6以及顶棒,顶棒穿置在模垫6中,后盖5连接在模垫6的下部,模盖4套置在模垫6的上部,模盖4的下部与后盖5的上侧壁螺纹相连接,模盖4的上部设置有模盖4通孔,模盖4通孔的侧壁与模垫6顶面之间形成成型腔2。成型外芯31的形状呈倒置的圆台状、且中部开设有用于成型内芯32从下往上滑入的配合空腔7,配合空腔7呈上窄下宽设置,在成型外芯31上方的成型腔2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且螺纹配合有用于限制成型外芯31脱离成型腔2的紧固环8,成型外芯31的外壁上喷涂有弹性耐磨层实现与成型腔2抵紧和防磨损,成型内芯32的顶面与成型外芯31的配合空腔7之间形成上成型腔2体,成型内芯32的内孔壁与成型腔2的底面形成下成型腔2体。成型内芯32的外壁上和成型外芯31的外壁上分别开设有贯通相应外壁上下两端的内气槽11和外气槽12,内气槽11和外气槽12均等间隔地分布在相应的外侧壁上,在成型外芯31底面设置有连通内气槽11和外气槽12的通气槽13,外气槽12内嵌合有中空设置的调气柱14,调气柱14的中空底部与透气槽相通;在此实施例中,调气柱14中空设置的透气通道根据需要可设置为不同孔径,通过配合不同中空孔径的嵌合体以改变透气的孔径。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镦成型模,包括模体(1),在模体(1)上部端面开设有成型腔(2),所述成型腔(2)中设置有能与零件指定形状相适配的成型芯体(3),其特征是:所述成型芯体(3)包括相互套接的成型外芯(31)和成型内芯(32),所述成型外芯(31)的形状呈倒置的圆台状、且中部开设有用于成型内芯(32)从下往上滑入的配合空腔(7),所述配合空腔(7)呈上窄下宽设置,在成型外芯(31)上方的所述成型腔(2)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且螺纹配合有用于限制成型外芯(31)脱离成型腔(2)的紧固环(8),所述成型外芯(31)的外壁上喷涂有弹性耐磨层实现与成型腔(2)抵紧和防磨损,所述成型内芯(32)的顶面与成型外芯(31)的配合空腔(7)之间形成上成型腔(2)体,所述成型内芯(32)的内孔壁与成型腔(2)的底面形成下成型腔(2)体;所述成型内芯(32)的外壁上和成型外芯(31)的外壁上分别开设有贯通相应外壁上下两端的内气槽(11)和外气槽(12),在成型外芯(31)底面设置有连通内气槽(11)和外气槽(12)的通气槽(13),所述外气槽(12)内嵌合有中空设置的调气柱(14),所述调气柱(14)的中空底部与透气槽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镦成型模,包括模体(1),在模体(1)上部端面开设有成型腔(2),所述成型腔(2)中设置有能与零件指定形状相适配的成型芯体(3),其特征是:所述成型芯体(3)包括相互套接的成型外芯(31)和成型内芯(32),所述成型外芯(31)的形状呈倒置的圆台状、且中部开设有用于成型内芯(32)从下往上滑入的配合空腔(7),所述配合空腔(7)呈上窄下宽设置,在成型外芯(31)上方的所述成型腔(2)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且螺纹配合有用于限制成型外芯(31)脱离成型腔(2)的紧固环(8),所述成型外芯(31)的外壁上喷涂有弹性耐磨层实现与成型腔(2)抵紧和防磨损,所述成型内芯(32)的顶面与成型外芯(31)的配合空腔(7)之间形成上成型腔(2)体,所述成型内芯(32)的内孔壁与成型腔(2)的底面形成下成型腔(2)体;所述成型内芯(32)的外壁上和成型外芯(31)的外壁上分别开设有贯通相应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平傅海灯张琪
申请(专利权)人:舟山市定海海利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