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热弯圆角的透明罩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956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调节热弯圆角的透明罩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包括:第一支架,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的上圆角和/或上圆槽、第一面板;所述下模具包括:第二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下圆槽和/或下圆角、第二面板;所述上圆角与所述下圆槽匹配,所述下圆槽与所述下圆角匹配,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更换不同角度的上圆角和/或上圆槽和下圆槽和/或下圆角、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便可以压制出具有不同角度圆角的壳体。通过更换上模具和下模具的部件来实现压制出具有不同大小、不同角度的角度圆角的壳体,极大的减少了企业在设备上的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热弯圆角的透明罩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热弯圆角的透明罩模具。
技术介绍
制造带有圆角的壳体多采用模具压制而成,现有制作带有圆角的壳体的模具只能是一个模具对应一种大小的圆角,当需要制作不同的大小的圆角,就必须配置不同大小的模具,企业投入的设备成本过大,不利于企业经营发展。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节热弯圆角的透明罩模具,通过模具上面的部件,实现制造不同的圆角壳体,减少企业在设备成本上的投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可调节热弯圆角的透明罩模具,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包括:第一支架,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的上圆角和/或上圆槽、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上圆角和/或上圆槽的边缘接触,所述第一面板设置在所述上圆角和/或上圆槽的延伸面上;所述下模具包括:第二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下圆槽和/或下圆角、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下圆槽和/或下圆角的边缘接触,所述第二面板设置在所述下圆槽和/或下圆角的延伸面上;所述上圆角与所述下圆槽匹配,所述下圆槽与所述下圆角匹配,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平行。上模具与下模具压合,便可以制造出带有圆角的壳体。通过更换不同大小的上圆角和/或上圆槽和不同大小的下圆槽和/或下圆角,便可以压制出具有不同大小圆角的壳体;通过更换不同角度的上圆角和/或上圆槽和下圆槽和/或下圆角、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便可以压制出具有不同角度圆角的壳体。通过更换上模具和下模具的部件来实现压制出具有不同大小、不同角度的角度圆角的壳体,极大的减少了企业在设备上的投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分别与上圆角和/或上圆槽的背面、第一面板的背面连接,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与第一侧板、一个第一面板的背面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若干第一加强板、若干第一加强杆、若干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分别与所述上圆角和/或上圆槽、第一面板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杆穿过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一侧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一侧板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一加强杆、第一连接板用于加强上模具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三侧板、第四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分别与下圆槽和/或下圆角的背面、第二面板的背面连接,所述四侧板分别与所述第三侧板、一个第二面板的背面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若干第二加强板、若干第二加强杆、若干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加强板分别与所述下圆槽和/或下圆角、第二面板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杆穿过所述第二加强板、第三侧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二加强板、第三侧板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板、第二加强杆、第二连接板用于加强下模具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上圆角和/或上圆槽、第一面板通过螺丝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下圆槽和/或下圆角、第二面板通过螺丝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采用螺丝连接的方式,方便拆装,便于更换模具中的部件。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热弯圆角的透明罩模具,通过更换不同大小的上圆角和/或上圆槽和不同大小的下圆槽和/或下圆角,便可以压制出具有不同大小圆角的壳体;通过更换不同角度的上圆角和/或上圆槽和下圆槽和/或下圆角、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便可以压制出具有不同角度圆角的壳体。通过更换上模具和下模具的部件来实现压制出具有不同大小、不同角度的角度圆角的壳体,极大的减少了企业在设备上的投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的上模具的爆炸图;图3为实施例1中的下模具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中的上模具的爆炸图;图6为实施例2中的下模具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热弯圆角的透明罩模具,包括:上模具10和下模具30;所述上模具10包括:第一支架,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的上圆角12、第一面板13;所述第一面板13与所述上圆角12的边缘接触,所述第一面板13设置在所述上圆角12的延伸面上;所述下模具30包括:第二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下圆槽32、第二面板33,所述第二面板33与所述下圆槽32的边缘接触,所述第二面板33设置在所述下圆槽32的延伸面上;所述上圆角12与所述下圆槽32匹配,所述第一面板13与所述第二面板33平行。上模具10与下模具30压合,便可以制造出带有上圆角的壳体。通过更换不同大小的上圆角12和不同大小的下圆槽32,便可以压制出具有不同大小上圆角的壳体60;通过更换不同角度的上圆角12和下圆槽32、第一面板13、第二面板33,便可以压制出具有不同角度圆角的壳体60。通过更换上模具10和下模具30的部件来实现压制出具有不同大小、不同角度的角度圆角的壳体60,极大的减少了企业在设备上的投入。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侧板14、第二侧板15;所述第一侧板14分别与上圆角12的背面、第一面板13的背面连接,所述第二侧板15分别与第一侧板14、一个第一面板13的背面连接。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若干第一加强板16、若干第一加强杆17、若干第一连接板18,所述第一加强板16分别与所述上圆角12、第一面板13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杆17穿过所述第一加强板16、第一侧板14;所述第一连接板18分别与所述第一加强板16、第一侧板14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16、第一加强杆17、第一连接板18用于加强上模具10的强度。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三侧板34、第四侧板35;所述第三侧板34分别与下圆槽32的背面、第二面板33的背面连接,所述四侧板分别与所述第三侧板34、一个第二面板33的背面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若干第二加强板36、若干第二加强杆37、若干第二连接板38,所述第二加强板36分别与所述下圆槽32、第二面板33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杆37穿过所述第二加强板36、第三侧板34,所述第二连接板38分别与所述第二加强板36、第三侧板34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板36、第二加强杆37、第二连接板38用于加强下模具30的强度。所述上圆角12、第一面板13通过螺丝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下圆槽32、第二面板33通过螺丝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采用螺丝连接的方式,方便拆装,便于更换模具中的部件。实施例2请参阅图4-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热弯圆角的透明罩模具,包括:上模具10和下模具30;所述上模具10包括:第一支架,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的上圆角12和上圆槽19、第一面板13;所述第一面板13与所述上圆角12和上圆槽19的边缘接触,所述第一面板13设置在所述上圆角12和上圆槽19的延伸面上;所述下模具30包括:第二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下圆槽32和下圆角39、第二面板33,所述第二面板33与所述下圆槽32和下圆角3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热弯圆角的透明罩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包括:第一支架,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的上圆角和/或上圆槽、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上圆角和/或上圆槽的边缘接触,所述第一面板设置在所述上圆角和/或上圆槽的延伸面上;所述下模具包括:第二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下圆槽和/或下圆角、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下圆槽和/或下圆角的边缘接触,所述第二面板设置在所述下圆槽和/或下圆角的延伸面上;所述上圆角与所述下圆槽匹配,所述下圆槽与所述下圆角匹配,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热弯圆角的透明罩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包括:第一支架,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的上圆角和/或上圆槽、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上圆角和/或上圆槽的边缘接触,所述第一面板设置在所述上圆角和/或上圆槽的延伸面上;所述下模具包括:第二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下圆槽和/或下圆角、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下圆槽和/或下圆角的边缘接触,所述第二面板设置在所述下圆槽和/或下圆角的延伸面上;所述上圆角与所述下圆槽匹配,所述下圆槽与所述下圆角匹配,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热弯圆角的透明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分别与上圆角和/或上圆槽的背面、第一面板的背面连接,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与第一侧板、一个第一面板的背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热弯圆角的透明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若干第一加强板、若干第一加强杆、若干第一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益百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