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国土管理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国土资源数据信息的采集;步骤S2:国土资源数据信息的整合与处理;步骤S3:核心数据库的构架;步骤S4:国土资源数据信息的更新;步骤S5:系统的运行与应用;其中,于步骤S2中,对空间数据以及非空间数据进行数据信息的整合与处理,于步骤S3中,利用空间数据以及非空间数据进行核心数据库的构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国土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国土资源数据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移动国土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当前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等新概念、新技术的形式下,信息技术正向多样化、专业化、面向服务的方向发展,在这场有传统经济向现代新常态经济转型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信息化建设达到高潮阶段并受到高度的重视。地学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十分迅猛,国内的发展水平已明显与国际先进国家的技术水平差距增大,国外地学信息系统及技术已经明显处于成果收获与突破阶段,极可能形成新的地学信息技术垄断优势,国外长期地学信息系统建设一些观念和经验更是应该值得我们借鉴。近十年来,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有了明显的进展和成效,已经基本建立了国土资源信息化体系,但是,我国当前的信息化与现在的国土资源管理的新模式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数据的管理完善能力太弱;数据的准确性和现势性差;数据的更新与获取方式不统一;这样的问题都在影响着国土资源决策管理的快速发展,尤其现在不动产管理相关措施出台,还要结合农业、林业、建设等相关部门的整合数据,更对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国土资源数据信息的获取和更新方式相对落后,特别是来源于基层部门的基础数据其质量和实时更新程度较低,现势性不强,政府部门掌握的数据很难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资源的状况,同时现行的数据管理方式有相当一部分还是以纸介质为主,部分已经形成的电子数据和建立的数据库也存在着标准不统一、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数据的有效使用和共享,而且由于受地方保护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获取的数据客观真实性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现有的土地、矿产资源利用数据的内容和指标体系难以满足宏观调控的需要。并且,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大部分没有建立移动国土系统,基础数据存储混乱,还没有整合成移动国土系统数据库,更没有建设移动国土系统的概念,国土资源局各业务科管理各自建立的数据库,数据格式多样化,各种测绘格式数据、图文数据和各种数据格式,这样使得国土局各基础数据库相互独立,数据库综合应用差,所以综合决策能力不强,最主要是数据的更新机制,由于各科室数据库独立导致数据更新滞后,信息不及时且不准确,由于没有统一的移动数据库平台,大数据压缩技术还没有完全推广,数据库间的空间叠加分析和数据信息的高效应用不彻底,体现不了各基础数据的最大作用,使现在国土资源管理的数据应用灵活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国土管理系统,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国土资源利用数据的内容和指标体系难以满足宏观调控需要的问题,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数据库综合应用差、综合决策能力不强、更新机制落后、数据信息不准确以及数据应用灵活度不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国土管理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国土资源数据信息的采集;步骤S2:国土资源数据信息的整合与处理;步骤S3:核心数据库的构架;步骤S4:国土资源数据信息的更新;步骤S5:系统的运行与应用;其中,于步骤S2中,对空间数据以及非空间数据进行数据信息的整合与处理,于步骤S3中,利用空间数据以及非空间数据进行核心数据库的构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制定出了一套移动国土管理系统,以使国土资源数据信息的获取和更新方式比较超前化,国土数据信息的获取质量和实时性更新程度较强,电子数据和建立的数据库标准统一、管理规范,同时满足了宏观调控的需求,同时,将空间数据以及非空间数据存放于移动国土资源系统数据库中,改变了传统的以图幅和表格为单位的文件形式数据管理方式,解决了以往数据管理工作复杂、数据安全性差的问题,同时,空间数据保持连续的无缝拼接,保持了地物的完整性、连续性以及一致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于步骤S1中,采用外业采集模块采集国土资源数据信息,所述外业采集模块包括GPS定位模块以及GPS调绘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用于给外业采集的移动设备为当前坐标获取提供支撑,所述GPS调绘模块用于在GPS定位模块定位功能触发后,根据当前位置变化自动生成点,并在位置变化结束后按照顺序自动绘制图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外业采集模块可以采集国土资源数据信息,并且,运用GPS定位模块以给当前坐标的获取提供支撑,运用GPS调绘模块可以按照生成点的顺序自动绘制图形,操作简单方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于步骤S2中,深入分析移动国土管理系统所需的各部门数据资料,并从各科室协调、收集以及汇总。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协调、收集以及汇总系统所需资料,可以使空间数据以及非空间数据的类型多样化,以对国土资源管理做到全面的监控分析。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国土管理系统的建设需要国土资源局地籍科、规划科、用地科、利用科、矿管科、耕保科、办公室以及其他部门现有的数据库资料以及文档文件,所述地籍科负责年度变更数据库以及变更影像,所述规划科负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矿产规划数据库、规划文本/表格以及增减挂钩项目报备数据,所述用地科负责农转用报备数据以及征收报备数据,所述利用科负责供地报备数据,所述矿管科负责矿产数据,所述耕保科负责基本农田数据库以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报备数据,所述办公室负责国土部门法律法规文件,所述其他部门负责城市规划图以及中心城区路网。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收集以及汇总各科室所负责的资料数据,以扩充空间数据以及非空间数据,以有效的对国土资源全面监控分析。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间数据包括tpk数据、geodatabsae数据以及shp数据,所述非空间数据包括法律法规文件数据、规划文档业务文件数据以及其他临时文档表格数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升了空间数据以及非空间数据的类型多样化,以使移动国土管理系统的监控分析更加全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tpk数据包括卫星地图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数据以及城市规划图数据,所述geodatabase数据包括基础地理数据信息、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矿产总体规划数据、批征供数据、耕地质量评定数据、基本农田数据以及其他矢量数据,所述shp数据包括临时数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以进一步提升空间数据的类型多样化。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于步骤S4中,所述国土资源数据信息的更新包括应急更新以及定期更新,当进行应急更新时,用户直接在核心数据库的shp数据文件下,将需要处理的地块范围线添加进来,再在系统打开图层中直接显示进行数据操作,当进行定期更新时,直接定期对系统核心数据库的各业务数据和相关专题数据进行日常动态变更和更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以使移动国土管理系统中的国土资源数据信息的更新实时化、简单化,进而使获得的国土资源数据信息更加准确,灵活度更高。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系统的运行与应用包括系统界面运行应用、系统主界面运行应用、定位工具运行应用、测量操作运行应用、屏幕清除运行应用、图层选择运行应用、坐标输入运行应用、拍摄操作运行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国土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S1:国土资源数据信息的采集;/n步骤S2:国土资源数据信息的整合与处理;/n步骤S3:核心数据库的构架;/n步骤S4:国土资源数据信息的更新;/n步骤S5:系统的运行与应用;/n其中,于步骤S2中,对空间数据以及非空间数据进行数据信息的整合与处理,于步骤S3中,利用空间数据以及非空间数据进行核心数据库的构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国土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国土资源数据信息的采集;
步骤S2:国土资源数据信息的整合与处理;
步骤S3:核心数据库的构架;
步骤S4:国土资源数据信息的更新;
步骤S5:系统的运行与应用;
其中,于步骤S2中,对空间数据以及非空间数据进行数据信息的整合与处理,于步骤S3中,利用空间数据以及非空间数据进行核心数据库的构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国土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步骤S1中,采用外业采集模块采集国土资源数据信息,所述外业采集模块包括GPS定位模块以及GPS调绘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用于给外业采集的移动设备为当前坐标获取提供支撑,所述GPS调绘模块用于在GPS定位模块定位功能触发后,根据当前位置变化自动生成点,并在位置变化结束后按照顺序自动绘制图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国土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步骤S2中,深入分析移动国土管理系统所需的各部门数据资料,并从各科室协调、收集以及汇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国土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国土管理系统的建设需要国土资源局地籍科、规划科、用地科、利用科、矿管科、耕保科、办公室以及其他部门现有的数据库资料以及文档文件,所述地籍科负责年度变更数据库以及变更影像,所述规划科负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矿产规划数据库、规划文本/表格以及增减挂钩项目报备数据,所述用地科负责农转用报备数据以及征收报备数据,所述利用科负责供地报备数据,所述矿管科负责矿产数据,所述耕保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雷雷,龚新兵,毕晓飞,谷新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鑫源土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