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场景通用蝶形引入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7878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场景通用蝶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护套、套设于所述外护套内的蝶形光缆组件,其中,所述外护套内镶嵌有至少两根光缆增强件,所述光缆增强件的截面为弧形,且弧顶朝外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成缆尺寸小、重量轻、成本低、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优良,在不改变蝶形光缆组件结构的情况下,一根光缆同时满足架空、管道、室内引入的布线需求,减少中间光纤接续,降低整个链路的接续损耗,施工方便快速,可大大的降低了施工周期和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场景通用蝶形引入光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缆
,特别涉及一种多场景通用蝶形引入光缆。
技术介绍
随着光通信网络的发展,光纤接入的不断深入,FTTH(光纤到户)网络建设在成倍增长,目前,国内主流运营商都已经投入巨资用于FTTH的大规模商用化,光纤通信网络建设的重点将向FTTH转移。蝶形引入光缆主要应用于FTTH光缆线路的入户引入段,在目前国内的FTTH工程中被大量采用。蝶形引入光缆分为非自承式、自承式、管道式三种类型光缆,是目前FTTH家庭到户的主要接入方式。非自承式、自承式蝶形引入光缆护套一般采用聚烯烃或聚氯乙烯,护套层具有很好的阻燃性能,加强件及自承件可根据具体要求采用金属(大多数采用钢丝或钢绞线)或非金属(GFRP、KFRP等)加强件,此类光缆采用挤压式模具一次性挤出加工而成,护套直接披覆在光纤及加强件上;管道式蝶形引入光缆在非自承式蝶形引入光缆基础上,增加一层阻水带及铝带,最后再护套聚乙烯(PE)材料。这三种结构是目前国内大范围使用的家庭宽带入户光缆结构,光缆结构已经相当成熟。随着近年来FTTH建设的大发展,FTTH建设的铺设环境较为复杂,不仅要求组网灵活方便、成本低廉,而且要求现场施工方便。原先的三大主流入户光缆结构的铺设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施工铺设需求,若遇到特殊的施工场合,比如说需通过管道、架空入户的,原先需采用两种光缆组合,而且需增加接续点,这给施工带来较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场景通用蝶形引入光缆,旨在减小光缆尺寸,减轻光缆重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光缆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场景通用蝶形引入光缆,包括:外护套、套设于所述外护套内的蝶形光缆组件,其中,所述外护套内镶嵌有至少两根光缆增强件,所述光缆增强件的截面为弧形,且弧顶朝外设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光缆增强件的制作材料为柔性非金属纤维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柔性非金属纤维带为玻璃纤维带、芳纶纤维带、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带、玄武岩纤维带或者石英纤维增强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带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光缆增强件的单面或双面涂胶。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护套内开设有跑道形护套内孔,所述蝶形光缆组件套设于所述护套内孔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护套的内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注埋有撕裂绳。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蝶形光缆组件包括光纤、蝶缆加强件、蝶缆护套、阻水材料层,所述光纤、蝶缆加强件设置于所述蝶缆护套内,所述阻水材料层包覆于所述蝶缆护套外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蝶缆加强件嵌设于所述蝶缆护套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蝶缆加强件为两根,所述两根蝶缆加强件对称设置于所述光纤的两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蝶缆加强件采用非金属纤维增强塑料杆制成。本专利技术多场景通用蝶形引入光缆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外护套内嵌弧形非金属纤维带做增强件,采用阻水纱或者阻水带做阻水材料,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芳纶纱或者玻璃纱等加强件,成缆尺寸小、重量轻、成本低、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优良。在不改变蝶形光缆组件结构的情况下,一根光缆同时满足架空、管道、室内引入的布线需求,减少中间光纤接续,降低整个链路的接续损耗,施工方便快速,可大大的降低了施工周期和施工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多场景通用蝶形引入光缆较佳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多场景通用蝶形引入光缆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外护套5光纤2光缆增强件6蝶缆加强件3护套内孔7蝶缆护套4撕裂绳8阻水材料层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照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多场景通用蝶形引入光缆,尤其一种弧形柔性非金属纤维带增强多场景通用蝶形引入光缆,该光缆以常规室内蝶形引入光缆为子单元,用阻水带或者阻水纱为阻水材料,使用柔性非金属纤维带做光缆增强件,设置两根或多根相同的柔性非金属纤维带弯成弧形均匀镶嵌在外护套内。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室外自承式蝶形引入光缆和管道用蝶形引入光缆,通过使用弧形非金属纤维带代替常规的增强钢丝或者FRP等塑料增强杆,弧形非金属纤维带增强多场景通用蝶形引入光缆既可以同时满足室外架空、管道引入和室内布线的使用场景,同时柔性非金属纤维增强带的弧形结构设计,使得在光缆在一定的设计拉力要求下,尺寸可以更小,减少外护套料用量,避免芳纶纱或玻璃纱等其他加强件的使用。该光缆具有尺寸小、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全介质、柔软易弯曲、阻燃阻水、可以室内外多种环境通用的优点。具体的,图1是本专利技术多场景通用蝶形引入光缆较佳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多场景通用蝶形引入光缆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该多场景通用蝶形引入光缆包括:外护套1、套设于外护套1内的蝶形光缆组件,其中,外护套1内镶嵌有至少两根光缆增强件2,该光缆增强件2的截面为弧形,且弧顶朝外设置。本实施例采用两根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场景通用蝶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护套、套设于所述外护套内的蝶形光缆组件,其中,所述外护套内镶嵌有至少两根光缆增强件,所述光缆增强件的截面为弧形,且弧顶朝外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场景通用蝶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护套、套设于所述外护套内的蝶形光缆组件,其中,所述外护套内镶嵌有至少两根光缆增强件,所述光缆增强件的截面为弧形,且弧顶朝外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场景通用蝶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增强件的制作材料为柔性非金属纤维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场景通用蝶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非金属纤维带为玻璃纤维带、芳纶纤维带、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带、玄武岩纤维带或者石英纤维增强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带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场景通用蝶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增强件的单面或双面涂胶。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场景通用蝶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内开设有跑道形护套内孔,所述蝶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敏柯旋尹耀斌赵海龙沙和鸣朱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特发信息光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