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化法制备丙烯酸二级分散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56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化法制备丙烯酸二级分散体装置,包括不锈钢配料釜、高温反应釜、一级分散釜、二级分散釜及成品釜;所述不锈钢配料釜的底部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高温反应釜的进口相连,所述高温反应釜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一级分散釜的进口相连,所述一级分散釜的出口通过第三管道与二级分散釜的进口相连,所述二级分散釜的出口通过第四管道与成品釜的出口相连。结构简单、紧凑,大大节省了人工,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的批次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化法制备丙烯酸二级分散体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性树脂合成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化法制备丙烯酸二级分散体装置。
技术介绍
水性丙烯酸二级分散体在生产中需要先合成丙烯酸预聚体,然后中和加水乳化分散,得到最终产品。丙烯酸二级分散体目前为止一般采用间歇法生产和半连续法生产,所谓间歇法生产工艺是将合成的预聚放在反应釜中进行,通常聚合温度控制在120~180℃,预聚时间在2~8小时,随着预聚反应的进行,预聚体分子量逐步提高,体系粘度会随之增加。而反应釜通常难以处理高粘度体系,因此预聚过程通常需要添加有机溶剂降低聚合体系粘度。预聚反应完成后,将物料转移到分散釜,在发射釜中进行中和和分散。所谓半连续法生产工艺,采用与间歇法相同的间歇预聚工艺,其后采用连续的分散器进行分散。目前工业采用的间歇法和半连续法生产工艺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反应釜通常难以处理高粘度体系,因此预聚过程通常需要添加有机溶剂降低聚合体系粘度。分散后溶剂残留在分散体中,需要采用后处理工艺将残留在分散体中的有机溶剂脱除。一方面增加生产工艺复杂性,另一方面造成一个绿色产品的生产过程并不绿色。回收的溶剂含有水分或其它化学物质,一般不能重复使用,造成生产成本大幅提高;2)生产周期长,设备使用效率低,间歇工艺和半连续工艺生产周期长达10~16小时;3)产品的批次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续化生产且稳定性好的连续化法制备丙烯酸二级分散体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连续化法制备丙烯酸二级分散体装置,包括不锈钢配料釜、高温反应釜、一级分散釜、二级分散釜及成品釜;所述不锈钢配料釜的底部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高温反应釜的进口相连,所述高温反应釜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一级分散釜的进口相连,所述一级分散釜的出口通过第三管道与二级分散釜的进口相连,所述二级分散釜的出口通过第四管道与成品釜的出口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一进口阀门,所述第一管道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出口阀门,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第四管道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五出口阀门,所述第四管道的进口处设置有第六进口阀门。进一步地,所述高温反应釜内采用双螺杆反应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连续化法制备丙烯酸二级分散体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大大节省了人工,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的批次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连续化法制备丙烯酸二级分散体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连续化法制备丙烯酸二级分散体装置,包括不锈钢配料釜1、高温反应釜2、一级分散釜3、二级分散釜4及成品釜5;不锈钢配料釜1的底部出口通过第一管道6与高温反应釜2的进口相连,高温反应釜2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7与一级分散釜3的进口相连,一级分散釜3的出口通过第三管道8与二级分散釜4的进口相连,二级分散釜4的出口通过第四管道9与成品釜5的出口相连,且第一管道6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一进口阀门11,第一管道6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出口阀门10,第二管道7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2,第三管道8上设置有第四阀门13,第四管道9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五出口阀门14,第四管道9的进口处设置有第六进口阀门15。本实施例中,高温反应釜内采用双螺杆反应器,二级分散釜采用大功率超声波进行分散,分散时保持一级分散釜3中的温度压力参数。本技术连续化法制备丙烯酸二级分散体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大大节省了人工,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的批次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化法制备丙烯酸二级分散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锈钢配料釜、高温反应釜、一级分散釜、二级分散釜及成品釜;所述不锈钢配料釜的底部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高温反应釜的进口相连,所述高温反应釜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一级分散釜的进口相连,所述一级分散釜的出口通过第三管道与二级分散釜的进口相连,所述二级分散釜的出口通过第四管道与成品釜的出口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化法制备丙烯酸二级分散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锈钢配料釜、高温反应釜、一级分散釜、二级分散釜及成品釜;所述不锈钢配料釜的底部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高温反应釜的进口相连,所述高温反应釜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一级分散釜的进口相连,所述一级分散釜的出口通过第三管道与二级分散釜的进口相连,所述二级分散釜的出口通过第四管道与成品釜的出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诚胡远奇华成明易明文余文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仕全兴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