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车载法排放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465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柴油机车载法排放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车辆运行工况,根据所述车辆运行工况判断发动机负荷,在确定车辆发动机运行在低负荷区域保持设定时间的情况下,发送断缸指令,根据所述断缸指令控制发动机的相应汽缸关闭,以提高发动机热循环效率和负荷率从而提高尾气处理效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采集到的车辆运行工况确定车辆发动机负荷,并在发动机处于低负荷区域设定时间后发送断缸指令,以控制发动机相应气缸关闭,提高剩余作业气缸的输出功率进而提高了发动机的热循环效率和负荷率,实现了降低氮氧化物且满足车载法排放法规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柴油机车载法排放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排放控制,具体地涉及一种柴油机车载法排放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2016年4月东部11省已经针对特种车辆(公交、环卫、邮政)实施国五排放标准要求,全国也即将于2017年7月1日针对重型柴油车实行5阶段发动机排放标准。更为严峻的考验是法规部门正在积极推行针对重型柴油车的车载法排放(重型柴油车在实际道路驾驶过程中进行车载排放检测的一种方式)及燃油耗法规,在这种排放和经济性双重的挑战下,生产厂家必须要提供更为环保更为经济的发动机。同时,国家针对重型卡车中平板及自卸车型应用的总重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这样,给重型柴油机车载法排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按照标载要求,重型柴油机经常会面临“大马拉小车”情况,车载法测试循环载荷较低,针对大量的SCR路线重型卡车及城际公交很难满足车载法要求。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方案具有在车辆发动机低负荷运行阶段,排气温度较低,尾气处理能力低效,无法实现降低氮氧化物且满足车载法排放法规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柴油机车载法排放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控制方法通过在检测到发动机低负荷运行时控制车辆发动机进行相应断缸操作以提高发动机热循环和负荷率从而提高尾气处理效果,实现降低氮氧化物且满足车载法排放法规的要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柴油机车载法排放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br>采集车辆运行工况,根据所述车辆运行工况判断发动机负荷,在确定车辆发动机运行在低负荷区域保持设定时间的情况下,发送断缸指令,根据所述断缸指令控制发动机的相应汽缸关闭,以提高发动机热循环效率和负荷率从而提高尾气处理效果。可选的,所述车辆运行工况包括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扭矩和排气温度。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车辆运行工况判断发动机负荷包括: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和所述发动机扭矩所确定的发动机实际功率,在所述发动机实际功率小于发动机部分汽缸作业可提供最大功率且所述排气温度小于预设排气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判断发动机在低负荷区域运行。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在判断发动机在低负荷区域保持设定时间后,根据所述部分汽缸作业的条件,随机选择需要被关闭的汽缸的序列号,并所述随机选择需要被关闭的缸的序列号写入所述断缸指令。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断缸指令控制发动机的相应缸关闭包括:识别所述断缸指令中需要关闭的汽缸的序列号,控制相应序列号所对应的汽缸的摇臂停止驱动。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采集油门开度信息,在发动机断缸运行模式下,确定发动机实际功率等于当前作业的部分汽缸可提供最大功率且油门开度持续增大的情况下,控制被关闭汽缸中任意一者投入使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柴油机车载法排放的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行车电脑,用于获取车辆运行工况根据所述车辆运行工况判断发动机负荷,在确定车辆发动机运行在低负荷区域保持设定时间的情况下,发送断缸指令;以及断缸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行车电脑发送的所述断缸指令控制发动机的相应汽缸关闭,以提高发动机热循环效率和负荷率从而提高尾气处理效果。优选地,所述车辆运行工况包括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扭矩和排气温度。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车辆运行工况判断发动机负荷包括: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和所述发动机扭矩所确定的发动机实际功率,在所述发动机实际功率小于发动机部分汽缸作业可提供最大功率且所述排气温度小于预设排气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判断发动机在低负荷区域运行。优选地,所述行车电脑还用于:在判断发动机在低负荷区域保持设定时间后,根据所述部分汽缸作业的条件,随机选择需要被关闭的汽缸的序列号,并所述随机选择需要被关闭的缸的序列号写入所述断缸指令。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行车电脑发送的所述断缸指令控制发动机的相应汽缸关闭包括:所述断缸控制模块识别所述断缸指令中需要关闭的汽缸的序列号,控制相应序列号所对应的汽缸的摇臂停止驱动。优选地,所述行车电脑还用于:采集油门开度信息,在发动机断缸运行模式下,确定发动机实际功率等于当前作业的部分汽缸可提供最大功率且油门开度持续增大的情况下,控制被关闭汽缸中任意一者投入使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采集到的车辆运行工况确定车辆发动机负荷,并在发动机处于低负荷区域设定时间后发送断缸指令,以控制发动机相应气缸关闭,提高剩余作业气缸的输出功率进而提高了发动机的热循环效率和负荷率,实现了降低氮氧化物且满足车载法排放法规的要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柴油机车载法排放的控制方法示意图;图2是发动机系统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柴油机车载法排放的控制装置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进气节流阀2发动机3进气歧管4排气温度传感器5进气温度传感器6进气压力传感器7排气管8行车电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柴油机车载法排放的控制方法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实时采集车辆运行工况,并根据车辆运行工况判断车辆发动机负荷,在确定车辆发动机在低负荷区域维持设定时间后,为提高发动机有效运行效率,降低燃油消耗效率,发送断缸指令,控制多缸发动机的部分缸停止喷油及进排气,减少泵气损失,提升剩余作业缸的负荷率,从而促使发动机运行于高负荷,提高排气温度,增加了排气后处理工作于高效转化区域之内的概率,可以使车辆满足车载法排放法规。车辆运行工况采集可以包括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扭矩和排气温度。具体地,可以通过发动机扭矩和发动机转速确定发动机的实际功率,再将采集到的实际排气温度与相应排气温度预设范围进行比较,在发动机部分缸在高负荷区域运行可满足提供当前的实际功率(即在发动机实际功率小于发动机部分汽缸可提供的最大功率)且实际排气温度低于排气温度预设范围的情况下判断发动运行在低负荷区域。例如,发动机的当前实际功率为30KW,可由部分缸作业即可提供30KW的功率,并且实际排气温度低于排气温度预设范围的情况下判断发动运行在低负荷区域。在发动机在低负荷保持设定时间后,可以发送断缸指令控制相应汽缸关闭。为避免长期关闭某一个或多个汽缸影响该一个或多个汽缸的质量,在发动机在低负荷保持设定时间后,随机选择需要被关闭的汽缸的序列号,例如,车辆为8缸发动机,根据上述判断在发动机在低负荷保持设定时间后,需要关闭其中2个汽缸进入断缸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柴油机车载法排放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n采集车辆运行工况,根据所述车辆运行工况判断发动机负荷,在确定车辆发动机运行在低负荷区域保持设定时间的情况下,发送断缸指令,根据所述断缸指令控制发动机的相应汽缸关闭,以提高发动机热循环效率和负荷率从而提高尾气处理效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机车载法排放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采集车辆运行工况,根据所述车辆运行工况判断发动机负荷,在确定车辆发动机运行在低负荷区域保持设定时间的情况下,发送断缸指令,根据所述断缸指令控制发动机的相应汽缸关闭,以提高发动机热循环效率和负荷率从而提高尾气处理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运行工况包括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扭矩和排气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运行工况判断发动机负荷包括:
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和所述发动机扭矩所确定的发动机实际功率,在所述发动机实际功率小于发动机部分汽缸作业可提供最大功率且所述排气温度小于预设排气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判断发动机在低负荷区域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在判断发动机在低负荷区域保持设定时间后,根据所述部分汽缸作业的条件,随机选择需要被关闭的汽缸的序列号,并所述随机选择需要被关闭的缸的序列号写入所述断缸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断缸指令控制发动机的相应缸关闭包括:
识别所述断缸指令中需要关闭的汽缸的序列号,控制相应序列号所对应的汽缸的摇臂停止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采集油门开度信息,在发动机断缸运行模式下,确定发动机实际功率等于当前作业的部分汽缸可提供最大功率且油门开度持续增大的情况下,控制被关闭汽缸中任意一者投入使用。


7.一种柴油机车载法排放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佳富杜鑫许力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