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组件和空气调节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398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清洁组件和空气调节设备,其中,清洁组件包括:清洁槽,清洁槽的壁面上设有连接口;清洁件,设于清洁槽内;虹吸管,虹吸管的一端穿过连接口伸入清洁槽内,虹吸管能够将清洁槽内的流体向外导出,其中,清洁件距清洁槽的底壁的最小距离不大于虹吸管中最高管段的最低点距清洁槽的底壁的距离。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高了清洁效率,节省能耗,有利于降低成本,减轻重量,减少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洁组件和空气调节设备
本技术涉及清洁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清洁组件和一种空气调节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水洗清洁装置广泛应用于家电领域中,尤其是设有滤网等过滤件的设备,通过水洗清洁装置对滤网等过滤件进行清洗。现有的水洗清洁装置中,多采用电磁阀等控制排水口的开闭,但电磁阀需接电使用,会产生能耗,另外还存在重量大、成本高、噪音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组件。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清洁组件,包括:清洁槽,清洁槽的壁面上设有连接口;清洁件,设于清洁槽内;虹吸管,虹吸管的一端穿过连接口伸入清洁槽内,虹吸管能够将清洁槽内的流体向外导出,其中,清洁件距清洁槽的底壁的最小距离不大于虹吸管中最高管段的最低点距清洁槽的底壁的距离。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技术方案,清洁组件包括清洁槽、清洁件和虹吸管,清洁槽用于容纳清洁过程所需的流体,例如水、水溶液或其他流体状清洁剂;清洁槽的壁面上设有连接口,通过虹吸管的一端穿过连接口伸入清洁槽内,以能够将清洁槽内的流体向外导出。清洁槽内设有清洁件,用于对待清洁的设备或器件进行清洗,通过清洁槽内的流体对清洗过程产生的污垢进行冲刷,并利用虹吸效应通过虹吸管向外排出,实现排污。其中,清洁件距清洁槽的底壁的最小距离不大于虹吸管中最高管段的最低点距清洁槽的底壁的距离,以确保在清洁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时,清洁件浸入流体的液面以下,以通过流体对清洁件进行清洗,清除污垢。其中,虹吸管的最高管段的最低点具体为虹吸管最高点沿竖直方向对应的底壁。可以理解,清洁组件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利用清洁槽内的流体进行清洁作业,清洁槽内的流体的液面高度应至少大于清洁件的最低点与清洁槽的底壁之间的距离,才能确保清洁件与流体接触,且清洁槽内的流体处于虹吸管中最高管段的最低点以下时,液位能够保持稳定。本技术的清洁组件,通过虹吸管对清洁槽内的流体进行排出,可利用虹吸效应产生的负压使虹吸管伸入清洁槽内的一端的管口产生吸力,以促进清洁槽内的流体的排出,同时可排出混杂在流体中的污垢,防止污垢在清洁槽内堆积,清洁效率高。此外,虹吸管无需通电,使用方便,节省能耗,成本低,且无噪音产生。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清洁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虹吸管穿过连接口的部分管段的高度大于虹吸管的其余管段的高度。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虹吸管穿过连接口的部分管段的高度大于虹吸管的其余管段的高度,以使虹吸管的最高位置处于连接口处,即虹吸管位于清洁槽内的管段和位于清洁槽外的管段的高度均低于虹吸管位于连接口的高度,从而减少虹吸管所占用的空间大小。其中,虹吸管穿过连接口的部分管段的高度和虹吸管的其余管段的高度,分别表示虹吸管穿过连接口的部分管段距水平面的高度和虹吸管的其余管段距水平面的高度。可以理解,若虹吸管的最大高度位置不在连接口处,则位于清洁槽内或清洁槽外,且虹吸管由连接口处至最大高度位置之间存在一段上升的管段,需占用部分空间,尤其是虹吸管的最大位置处在清洁槽内时,容易造成虹吸管与清洁件发生干涉,不利于清洁组件内部的空间布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清洁槽的侧壁上设有入水口,以通过入水口向清洁槽内供水。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清洁槽的侧壁上设有入水口,以用于向清洁槽内供水,一方面通过清洁槽的内水与清洁件接触,实现清洁作业,另一方面在清洁作业完成后,通过入水口继续向清洁槽内供水,增大虹吸管的管口的压力,并促使清洁槽内的水通过虹吸管向外排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入水口的高度大于连接口的高度。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入水口的高度大于连接口的高度,以使清洁槽内的水位处于入水口以下,以防止清洁槽内的流体通过入水口倒流,影响入水口向清洁槽内正常供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清洁组件还包括: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与入水口相连,另一端与清水箱相连;水泵,设于进水管上,以驱动清水箱中的水通过进水管流入清洁槽中。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进水管的一端与入水口相连,另一端与清水箱相连,以使清洁槽与清水箱导通,并通过设于进水管上的水泵的作用,将清水箱中的水泵送至清洁槽内,以实现向清洁槽内供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清洁组件还包括:水位传感器,设于清洁槽内,以检测清洁槽内的水位。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清洁槽内设置水位传感器,检测清洁槽内的水位高度,以根据水位高度确定当前清洁槽内的水是否达到目标高度,作为判断是否可以开始清洁作业的依据。可以理解,清洁件在进行清洁作业时需与水接触,因此需及时获知清洁槽内的水位高度以后续控制操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清洁组件还包括:控制器,与水位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在水位小于水位阈值时,控制水泵运行,直至水位等于水位阈值,控制水泵停止运行。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有控制器,以对清洁组件中的电控设备进行控制。通过控制器与水位传感器电连接,接收水位传感器检测的水位信号,以在清洁槽内的水位低于水位阈值时,控制水泵运行,向清洁槽内供水,使水位上升;在水位达到水位阈值时,表示清洁件已经与水发生接触,控制水泵停止供水,以便于清洁件开始清洁作业。需要强调的是,水位阈值应不高于虹吸管中最高管段的最低点,以保持清洁槽内的水位的稳定。可以理解,在水位高于虹吸管中最高管段的最低点时,虹吸管中的部分水已经可以流动,此时清洁槽内的水位处于不稳定状态;特别地,在水位高于虹吸管的最高点时,此时产生虹吸效应,清洁槽中的水将通过虹吸管向外排出,影响清洁件的正常清洁作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清洁件具体包括:清洁滚筒,清洁滚筒的两端与清洁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清洁本体,设于清洁滚筒的外周面,以通过清洁本体的转动实现清洁。在该技术方案中,清洁件包括清洁滚筒和清洁本体,其中,清洁本体设于清洁滚筒的外周面,清洁滚筒的两端与清洁槽的内壁转动连接,通过清洁滚筒的转动,带动清洁本体随清洁滚筒一同转动,以通过清洁本体与待清洗的设备或部件之间的摩擦作用实现清洁作业,同时,清洁本体转动至水中,通过清水将清洁本体上的污垢进行冲洗,使污垢与清洁本体分离,并留在清洁槽内的水中,以待排出。需要强调的是,清洁滚筒可以绕自身的中心轴转动,也可以绕偏心轴进行偏心转动。清洁本体可以是毛刷、海绵或其他可进行清洗污垢的材料。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清洁件的转轴与清洁滚筒的轴线相重合。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清洁件的转轴与清洁滚筒的轴线相重合,以使清洁件绕清洁滚筒的轴向转动,不产生偏心转动,以使清洁件的转动保持稳定,以减少清洁件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清洁组件还包括:污水箱,虹吸管的另一端连通至污水箱中。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有污水箱,且虹吸管中位于清洁槽外的一端连通至污水箱中,以将清洁组件在清洁作业后产生的污水通过虹吸管排出至污水箱中,以待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清洁槽,所述清洁槽的壁面上设有连接口;/n清洁件,设于所述清洁槽内;/n虹吸管,所述虹吸管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口伸入所述清洁槽内,所述虹吸管能够将所述清洁槽内的流体向外导出,/n其中,所述清洁件距所述清洁槽的底壁的最小距离不大于所述虹吸管中最高管段的最低点距所述清洁槽的底壁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清洁槽,所述清洁槽的壁面上设有连接口;
清洁件,设于所述清洁槽内;
虹吸管,所述虹吸管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口伸入所述清洁槽内,所述虹吸管能够将所述清洁槽内的流体向外导出,
其中,所述清洁件距所述清洁槽的底壁的最小距离不大于所述虹吸管中最高管段的最低点距所述清洁槽的底壁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虹吸管穿过所述连接口的部分管段的高度大于所述虹吸管的其余管段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槽的侧壁上设有入水口,以通过所述入水口向所述清洁槽内供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水口的高度大于所述连接口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入水口相连,另一端与清水箱相连;
水泵,设于所述进水管上,以驱动所述清水箱中的水通过所述进水管流入所述清洁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水位传感器,设于所述清洁槽内,以检测所述清洁槽内的水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与所述水位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水位小于水位阈值时,控制所述水泵运行,直至所述水位等于所述水位阈值,控制所述水泵停止运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绍胜刘奇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