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调节堵管大小的气管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235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7
一种可以调节堵管大小的气管套管,解决了现在气管套管后期封堵不方便,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的问题。其包括管体,管体外圆周固定有中空的管套,管体和管套内部贯通连接,管套中部固定有挡板,挡板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管套内可转动的设有封堵板,封堵板下端面与挡板上端面相接触,挡板和封堵板同轴心,封堵板上设有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八通孔和第一半圆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八通孔和第一半圆通孔在封堵板上半圆周均布,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八通孔和第一半圆通孔直径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调节堵管大小的气管套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调节堵管大小的气管套2管。
技术介绍
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和硅胶套管,是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常见手术。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后期封管的时候,需要使患者从1/3到1/2到全堵。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专门气管套管的堵管器材,多采用的是锥形木塞、注射器活塞等材料来封堵,整个过程特别繁琐,且消毒不方便,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调节堵管大小的气管套管,有效的解决了现在气管套管后期封堵不方便,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管体,管体外圆周固定有中空的管套,管体和管套内部贯通连接,管套中部固定有挡板,挡板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管套内可转动的设有封堵板,封堵板下端面与挡板上端面相接触,挡板和封堵板同轴心,封堵板上设有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八通孔和第一半圆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八通孔和第一半圆通孔在封堵板上半圆周均布,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八通孔和第一半圆通孔直径相同。本技术包括管体,管体外圆周固定有中空的管套,管体和管套内部贯通连接,管套中部固定有挡板,挡板上设有第六通孔,管套内可转动的设有封堵板,封堵板下端面与挡板上端面相接触,挡板和封堵板同轴心,封堵板上设有第七通孔、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第六通孔和第七通孔直径相同,第一缺口面积为第六通孔面积的三分之二,第二缺口面积为第六通孔面积的一半。优选的,所述管套内可转动的设有内齿圈,内齿圈位于封堵板的上方,封堵板经连接板与内齿圈固定连接,内齿圈内侧啮合有外齿轮,外齿轮可转动的固定在管套内,外齿轮上方设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外齿轮同轴设置,第一锥齿轮外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可转动的固定在管套内,第二锥齿轮同轴设有定位轮,定位轮位于管套的外侧。优选的,所述定位轮下方设有可竖直滑动的卡板,定位轮外圆周设有多个定位槽,卡板上设有与多个定位槽配合定位齿,定位槽与定位齿配合构成卡板将定位轮卡死的结构。优选的,所述套管外侧固定有支撑板,卡板下端固定有导向轴,导向轴可滑动的贯穿支撑板,导向轴上套装有压簧,压簧下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压簧上端与卡板相接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益处:1)通过转动定位轮转动实现四种状态的切换,使得操作简单、方便、快速;2)通过封堵板的转动实现全部打开、三分之一封堵、二分之一封堵和全堵。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定位轮锁死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管套剖开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封堵板转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全部打开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三分之一打开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二分之一打开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全堵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14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14给出,实施例一,本技术包括管体1,管体1外圆周固定有中空的管套2,管体1和管套2内部贯通连接,管套2中部固定有挡板3,挡板3上设有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和第三通孔6,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和第三通孔6在挡板3半圆周分布但是分布范围不超出半圆周,管套2内可转动的设有封堵板7,封堵板7下端面与挡板3上端面相接触,挡板3和封堵板7同轴心,封堵板7上设有第四通孔8、第五通孔9、第八通孔10和第一半圆通孔11,第四通孔8、第五通孔9、第八通孔10和第一半圆通孔11在封堵板7上半圆周均布,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第三通孔6、第四通孔8、第五通孔9第八通孔10和第一半圆通孔11直径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管体1就是日常使用到的气管套2管,在管体1中间一体成型设置有管套2,管套2是圆柱中空的,且和两端的管体1是相通的,气体可以经过管体1和管套2进入患者身体内,挡板3固定在套管的中间位置,封堵板7是可转动的固定在套管内的,可以采用轴承的方式实现封堵板7的转动固定,封堵板7下端面与挡板3上端面相接触,挡板3上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第三通孔6,封堵板7上的第四通孔8、第五通孔9、第八通孔10和第一半圆通孔11的设置,可以很好的实现三分之一、二分之一和全堵。如图5和图6所示,此时为套管全部打开,没有任何封堵的状态,此时第一通孔4和第八通孔10轴心重合,第二通孔5和第五通孔9轴心重合,第三通孔6与第四通孔8轴心重合,此时为全部打开的状态。如图7和图8所示,此时为三分之一的封堵状态,可以实现三分之一的封堵,封堵板7上的第四通孔8与第二通孔5轴心重合,第五通孔9与第三通孔6轴心重合,封堵板7上的其余部分将第一通孔4封堵住,此时可以实现三分之一的封堵。如图9和图10所示,此时为二分之一的封堵状态,可以实现二分之一的封堵,封堵板7上的第一半圆通孔11与第二通孔5轴心重合,第八通孔10与第一通孔4轴心重合,封堵板7其余部分对第三通孔6进行封堵。如图11和图12所示,此时为全堵的状态,此时可以实现对套管的全部封堵,封堵板7上的第四通孔8、第五通孔9、第八通孔10、第一半圆通孔11所处的半圆区域和挡板3上的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第三通孔6所处的半圆区域没有任何的重合,此时就可以实现全堵。实施例二,本技术包括管体1,管体1外圆周固定有中空的管套2,管体1和管套2内部贯通连接,管套2中部固定有挡板3,挡板3上设有第六通孔17,管套2内可转动的设有封堵板7,封堵板7下端面与挡板3上端面相接触,挡板3和封堵板7同轴心,封堵板7上设有第七通孔14、第一缺口15和第二缺口16,第一缺口15、第二缺口16和第七通孔14在封板板上圆周均布,第一缺口15、第二缺口16、第六通孔17和第七通孔14直径相同,第一缺口15面积为第六通孔17面积的三分之二,第二缺口16面积为第六通孔17面积的一半。在本实施例中,管体1就是日常使用到的气管套2管,在管体1中间一体成型设置有管套2,管套2是圆柱中空的,且和两端的管体1是相通的,气体可以经过管体1和管套2进入患者身体内,挡板3固定在套管的中间位置,封堵板7是可转动的固定在套管内的,可以采用轴承的方式实现封堵板7的转动固定,封堵板7下端面与挡板3上端面相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以调节堵管大小的气管套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外圆周固定有中空的管套(2),管体(1)和管套(2)内部贯通连接,管套(2)中部固定有挡板(3),挡板(3)上设有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和第三通孔(6),管套(2)内可转动的设有封堵板(7),封堵板(7)下端面与挡板(3)上端面相接触,挡板(3)和封堵板(7)同轴心,封堵板(7)上设有第四通孔(8)、第五通孔(9)、第八通孔(10)和第一半圆通孔(11),第四通孔(8)、第五通孔(9)、第八通孔(10)和第一半圆通孔(11)在封堵板(7)上半圆周均布,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第三通孔(6)、第四通孔(8)、第五通孔(9)、第八通孔(10)和第一半圆通孔(11)直径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调节堵管大小的气管套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外圆周固定有中空的管套(2),管体(1)和管套(2)内部贯通连接,管套(2)中部固定有挡板(3),挡板(3)上设有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和第三通孔(6),管套(2)内可转动的设有封堵板(7),封堵板(7)下端面与挡板(3)上端面相接触,挡板(3)和封堵板(7)同轴心,封堵板(7)上设有第四通孔(8)、第五通孔(9)、第八通孔(10)和第一半圆通孔(11),第四通孔(8)、第五通孔(9)、第八通孔(10)和第一半圆通孔(11)在封堵板(7)上半圆周均布,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第三通孔(6)、第四通孔(8)、第五通孔(9)、第八通孔(10)和第一半圆通孔(11)直径相同。


2.一种可以调节堵管大小的气管套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外圆周固定有中空的管套(2),管体(1)和管套(2)内部贯通连接,管套(2)中部固定有挡板(3),挡板(3)上设有第六通孔(17),管套(2)内可转动的设有封堵板(7),封堵板(7)下端面与挡板(3)上端面相接触,挡板(3)和封堵板(7)同轴心,封堵板(7)上设有第七通孔(14)、第一缺口(15)和第二缺口(16),第一缺口(15)、第二缺口(16)、第六通孔(17)和第七通孔(14)直径相同,第一缺口(15)面积为第六通孔(17)面积的三分之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妙然秦俊美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