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晓青专利>正文

一种输液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199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液架,包括基座、固定管和升降杆,还包括滑座、两个密封圈和两个定位环;所述滑座为圆柱结构,其固定在所述升降杆的下端并可上下滑动的处于所述固定管内;在所述滑座外侧壁上下设有两圈滑槽,处于上方的所述滑槽的下部设有凹槽,处于下方的所述滑槽的下部设有直孔;所述固定管侧壁上靠近底部的位置处设有缓冲孔;两个所述密封圈分别可上下滑动的套在所述滑槽外周;两个所述定位环与两个所述密封圈一一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升降杆向下收入固定管内缩短时能避免升降杆下落到最低位置处时形成较大的冲击将药瓶震动掉落或者直接震碎,并且从固定管向上伸出升降杆时固定管内气压能保持平衡状态以易于伸出升降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输液架为了方便挂药瓶以及不使用的时候方便保管,其很多都做成固定管和升降杆组合成的可伸缩结构,即输液的时候先将升降杆收入固定管内缩短,再将药瓶挂于升降杆的顶部后将升降杆拉出固定管伸长,并旋紧固定管上的螺钉将升降杆的位置固定住进行输液;输液完毕的后再旋松螺钉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升降杆再次收入固定管内缩短,最后取下药瓶即可。上述方式,在输液完毕将升降杆收入固定管内时,由于升降杆顶部还悬挂有药瓶,在药瓶与升降杆合重力的作用下,药瓶随着升降杆一并向下做自由落体的加速运动,当升降杆下落到最低位置处时具有较大的速度,会产生较大的冲击才会停止,形成的冲击会传递给药瓶,使其震动掉落或者直接震碎,进而发生意外事件。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液架。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输液架,包括基座、固定管和升降杆,所述固定管竖直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升降杆可上下滑动的处于所述固定管内,并且所述升降杆的顶部伸出到所述固定管外且设有用于悬挂药瓶的吊钩;在所述固定管侧壁的顶部设有螺钉,所述螺钉螺纹穿过所述固定管的侧壁后抵住所述升降杆相应的位置从而将所述升降杆相对所述固定管的位置固定;还包括滑座、两个密封圈和两个定位环;所述滑座为圆柱结构,其固定在所述升降杆的下端并可上下滑动的处于所述固定管内;在所述滑座外侧壁上下设有两圈滑槽,处于上方的所述滑槽的下部设有凹槽,处于下方的所述滑槽的下部设有直孔;所述固定管侧壁上靠近底部的位置处设有缓冲孔;两个所述密封圈分别可上下滑动的套在所述滑槽外周;当所述升降杆向下收到所述固定管内时,所述密封圈向上滑动相应的所述滑槽的上部并密封住所述滑座与所述固定管内壁之间的缝隙,以使所述固定管内部的空气从所述缓冲孔匀速排出并限制所述升降杆能够匀速收到所述固定管内,进而避免悬挂在所述吊钩上的药瓶震动掉落或者直接震碎;当所述升降杆向上伸出到所述固定管外时,所述密封圈向下滑动到相应的所述滑槽的下部并使外部空气沿着所述升降杆与所述固定管之间的缝隙先穿过处于上方的所述密封圈,再经所述凹槽并穿过处于下方的所述密封圈,最后从所述直孔向下进入到所述固定管的内部,进而使所述固定管内部气压保持平衡状态以易于将所述升降杆伸出到所述固定管外;两个所述定位环与两个所述密封圈一一对应设置,其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滑槽上且对应相应所述密封圈内侧的位置;所述定位环通过若干连接条与相应的所述密封圈连接并随着所述密封圈同步上下滑动,并且所述定位环贴住相应的所述滑槽的槽底以防止所述密封圈在上下滑动的过程中相对所述滑座的轴向发生偏转而影响密封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升降杆向下收入固定管内缩短时能确保升降杆匀速下落,避免升降杆下落到最低位置处时形成较大的冲击将悬挂的药瓶震动掉落或者直接震碎,并且从固定管向上伸出升降杆时固定管内气压能保持平衡状态以易于伸出升降杆,同时升降杆向下收入固定管或向上伸出升降杆时密封圈不发生偏转,具有较佳的密封性能,从而保证升降杆能匀速下落。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进一步的改进:进一步,所述连接条的一端均匀环形连接所述定位环的不同位置,其另一端朝所述密封圈辐射并连接所述密封圈内壁相应的位置。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实现定位环与密封圈的连接,是两者始终处于同一水平面,进而通过限制定位环发生偏转来实现限制密封圈发生偏转。进一步,所述凹槽和所述直孔均设有多个,其均匀环形布置在对应的所述滑槽的下部。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外部空气能从不同的凹槽和直孔进入到固定管的内部,确保固定管内部在向上伸出升降杆时气压能处于平衡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从固定管向上伸出升降杆时图1中的A放大图(虚线箭头表示外部空气进入固定管内部的路径);图3为升降杆向下收入固定管内缩短时图1中的A放大图;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除去固定管等部件);图5为图3的C-C剖视图(除去固定管等部件);图6为密封圈与定位环连接后的俯视图;图7为未设置定位环密封圈发生偏转泄密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基座,2、吊钩,3、升降杆,4、吊钩,5、螺钉,6、滑座,7、密封圈,8、定位环,9、滑槽,10、凹槽,11、直孔,12、缓冲孔,13、连接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输液架,包括基座1、固定管2和升降杆3,所述固定管2竖直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升降杆3可上下滑动的处于所述固定管2内,并且所述升降杆3的顶部伸出到所述固定管2外且设有用于悬挂药瓶的吊钩4。在所述固定管2侧壁的顶部设有螺钉5,所述螺钉5螺纹穿过所述固定管2的侧壁后抵住所述升降杆3相应的位置从而将所述升降杆3相对所述固定管2的位置固定。该输液架还包括滑座6、两个密封圈7和两个定位环8。所述滑座6为圆柱结构,其固定在所述升降杆3的下端并可上下滑动的处于所述固定管2内。在所述滑座6外侧壁上下设有两圈滑槽9,处于上方的所述滑槽9的下部设有凹槽10,处于下方的所述滑槽9的下部设有直孔11。如图4和5所示,所述凹槽10和所述直孔11均设有多个,其均匀环形布置在对应的所述滑槽9的下部。所述固定管2侧壁上靠近底部的位置处设有缓冲孔12。两个所述密封圈7分别可上下滑动的套在所述滑槽9外周。如图2所示,当所述升降杆3向下收到所述固定管2内时,所述密封圈7向上滑动相应的所述滑槽9的上部并密封住所述滑座6与所述固定管2内壁之间的缝隙,以使所述固定管2内部的空气从所述缓冲孔12匀速排出并限制所述升降杆3能够匀速收到所述固定管2内,进而避免悬挂在所述吊钩4上的药瓶震动掉落或者直接震碎。如图3所示,当所述升降杆3向上伸出到所述固定管2外时,所述密封圈7向下滑动到相应的所述滑槽9的下部并使外部空气沿着所述升降杆3与所述固定管2之间的缝隙先穿过处于上方的所述密封圈7,再经所述凹槽10并穿过处于下方的所述密封圈7,最后从所述直孔11向下进入到所述固定管2的内部,进而使所述固定管2内部气压保持平衡状态以易于将所述升降杆3伸出到所述固定管2外。下面分别说明升降杆3向下收到固定管2内或向上伸出到固定管2外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升降杆3向下收到固定管2内时如图2所示,因为密封圈7外径稍大于固定管2的内径,滑座6的外径小于固定管2的内径,升降杆3下落时,依靠密封圈7与固定管2内壁的摩擦力,会带动密封圈7在滑槽9内向上滑动并到达滑槽9的上部,随着升降杆3的下降密封圈7会在滑槽9的上部保持位置不变。当密封圈7处于滑槽9的上部时,其将滑座6与固定管2内壁之间的空隙密封住,使得升降杆3在下降的过程中固定管2内部的空气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架,包括基座(1)、固定管(2)和升降杆(3),所述固定管(2)竖直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升降杆(3)可上下滑动的处于所述固定管(2)内,并且所述升降杆(3)的顶部伸出到所述固定管(2)外且设有用于悬挂药瓶的吊钩(4);在所述固定管(2)侧壁的顶部设有螺钉(5),所述螺钉(5)螺纹穿过所述固定管(2)的侧壁后抵住所述升降杆(3)相应的位置从而将所述升降杆(3)相对所述固定管(2)的位置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座(6)、两个密封圈(7)和两个定位环(8);所述滑座(6)为圆柱结构,其固定在所述升降杆(3)的下端并可上下滑动的处于所述固定管(2)内;在所述滑座(6)外侧壁上下设有两圈滑槽(9),处于上方的所述滑槽(9)的下部设有凹槽(10),处于下方的所述滑槽(9)的下部设有直孔(11);所述固定管(2)侧壁上靠近底部的位置处设有缓冲孔(12);/n两个所述密封圈(7)分别可上下滑动的套在所述滑槽(9)外周;当所述升降杆(3)向下收到所述固定管(2)内时,所述密封圈(7)向上滑动相应的所述滑槽(9)的上部并密封住所述滑座(6)与所述固定管(2)内壁之间的缝隙,以使所述固定管(2)内部的空气从所述缓冲孔(12)匀速排出并限制所述升降杆(3)能够匀速收到所述固定管(2)内,进而避免悬挂在所述吊钩(4)上的药瓶震动掉落或者直接震碎;当所述升降杆(3)向上伸出到所述固定管(2)外时,所述密封圈(7)向下滑动到相应的所述滑槽(9)的下部并使外部空气沿着所述升降杆(3)与所述固定管(2)之间的缝隙先穿过处于上方的所述密封圈(7),再经所述凹槽(10)并穿过处于下方的所述密封圈(7),最后从所述直孔(11)向下进入到所述固定管(2)的内部,进而使所述固定管(2)内部气压保持平衡状态以易于将所述升降杆(3)伸出到所述固定管(2)外;/n两个所述定位环(8)与两个所述密封圈(7)一一对应设置,其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滑槽(9)上且对应相应所述密封圈(7)内侧的位置;所述定位环(8)通过若干连接条(13)与相应的所述密封圈(7)连接并随着所述密封圈(7)同步上下滑动,并且所述定位环(8)贴住相应的所述滑槽(9)的槽底以防止所述密封圈(7)在上下滑动的过程中相对所述滑座(6)的轴向发生偏转而影响密封效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架,包括基座(1)、固定管(2)和升降杆(3),所述固定管(2)竖直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升降杆(3)可上下滑动的处于所述固定管(2)内,并且所述升降杆(3)的顶部伸出到所述固定管(2)外且设有用于悬挂药瓶的吊钩(4);在所述固定管(2)侧壁的顶部设有螺钉(5),所述螺钉(5)螺纹穿过所述固定管(2)的侧壁后抵住所述升降杆(3)相应的位置从而将所述升降杆(3)相对所述固定管(2)的位置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座(6)、两个密封圈(7)和两个定位环(8);所述滑座(6)为圆柱结构,其固定在所述升降杆(3)的下端并可上下滑动的处于所述固定管(2)内;在所述滑座(6)外侧壁上下设有两圈滑槽(9),处于上方的所述滑槽(9)的下部设有凹槽(10),处于下方的所述滑槽(9)的下部设有直孔(11);所述固定管(2)侧壁上靠近底部的位置处设有缓冲孔(12);
两个所述密封圈(7)分别可上下滑动的套在所述滑槽(9)外周;当所述升降杆(3)向下收到所述固定管(2)内时,所述密封圈(7)向上滑动相应的所述滑槽(9)的上部并密封住所述滑座(6)与所述固定管(2)内壁之间的缝隙,以使所述固定管(2)内部的空气从所述缓冲孔(12)匀速排出并限制所述升降杆(3)能够匀速收到所述固定管(2)内,进而避免悬挂在所述吊钩(4)上的药瓶震动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青李远丽
申请(专利权)人:李晓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