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LLDPE薄膜阻隔性的增挺母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9181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LLDPE薄膜阻隔性的增挺母料,其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47—49.9份载体树脂,0.01—0.15份分散剂,0.05—0.1份抗氧化剂,1‑49.9份改性剂;一种提高LLDPE薄膜阻隔性的增挺母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将载体树脂、改性剂、分散剂、抗氧化剂按重量比进行配料;S2:各组分在混合料仓中混合后,随即进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形成熔体,所述挤出温度控制在载体树脂熔点之上40~60℃;S3:将熔体拉条切粒、干燥、冷却后制成增挺母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提高了薄膜的阻隔性和透明性,降低LLDPE的熔点,极大提高取向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LLDPE薄膜阻隔性的增挺母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LLDPE薄膜阻隔性的增挺母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高性能、多功能塑料薄膜材料正成为热点开发的包装材料。目前国内外软包装普遍采用的阻隔性包装基材有:PVDC、EVOH、PA、PVA等,他们的透氧率都较低,例如其中阻隔效果最好的PVDC,其透氧率只有1.5-4.5g/(24h·㎡·25um·30℃·90%RH),保质期能达到1-2年。而一般的LLDPE薄膜的透氧率在2000-2500g/(24h·㎡·25um·30℃·90%RH)范围内,保质期只有2-3天,由于LLDPE的主链为线性结构,分子链上的支链较短,分子之间排列较为规整,在吹膜加工中形成大量的结晶和超分子结构,这种结晶结构尺寸大,使得LLDPE薄膜透明性不好。所以为了提高LLDPE薄膜的保质期,就需要提高LLDPE薄膜的阻隔性和透明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提高LLDPE薄膜阻隔性的增挺母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LLDPE薄膜阻隔性的增挺母料,其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47—49.9份载体树脂,0.01—0.15份分散剂,0.05—0.1份抗氧化剂,1-49.9份改性剂;所述载体树脂为薄膜级的LLDPE;所述抗氧化剂为复配抗氧化剂,包含主抗氧剂和辅抗氧剂,且两者质量比为主抗氧剂:辅抗氧剂=1:2~4,所述主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1010或受阻酚类抗氧剂1076;所述辅抗氧剂为亚磷酸酯类抗氧剂168或亚磷酸酯类抗氧剂626;所述所述分散剂为N,N'-乙撑双硬脂酸酰胺;所述改性剂包括改性松香基成核剂、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氢化石油树脂中的一种;所述改性松香基成核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松香成核剂和足量氯化亚砜在氮气氛围下加热反应24小时后减压蒸馏除去氯化亚砜制备酰氯化松香;将乙醇和酰氯化松香加热反应24小时,减压除去乙醇得到乙醇改性的松香基成核剂;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为将纳米二氧化硅和硅烷偶联剂KH570按重量比2;1的比例加入到振动球磨机中,升温到60℃,高速搅拌1小时,然后出料,制备出有机硅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所述氢化石油树脂包括C5石油树脂﹑C9石油树脂中的一种。一种提高LLDPE薄膜阻隔性的增挺母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将载体树脂、改性剂、分散剂、抗氧化剂按重量比进行配料;S2:各组分在混合料仓中混合后,随即进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形成熔体,所述挤出温度控制在载体树脂熔点之上40~60℃;S3:将熔体拉条切粒、干燥、冷却后制成增挺母料。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上述增挺母料在PE薄膜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具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LLDPE薄膜阻隔性的增挺母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提高了薄膜的阻隔性和透明性,降低LLDPE的熔点,极大提高取向度。附图说明图1为改性松香基成核剂的合成路线图;图2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合成路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完整、详细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制备改性松香基成核剂:将松香成核剂和足量氯化亚砜在氮气氛围下加热反应24小时后减压蒸馏除去氯化亚砜制备酰氯化松香;将乙醇和酰氯化松香加热反应24小时,减压除去乙醇得到乙醇改性的松香基成核剂。如图2所示,制备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将纳米二氧化硅和硅烷偶联剂KH570按重量比2;1的比例加入到振动球磨机中,升温到60℃,高速搅拌1小时,然后出料,制备出有机硅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纳米。在以下实施例中分散剂采用N,N'-乙撑双硬脂酸酰胺;抗氧化剂采用质量比为1:2的受阻酚类抗氧剂1010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168的混合物。实施例1:将47.3份LLDPE树脂、0.15份分散剂、0.07份抗氧化剂、2.5份改性松香基成核剂进行配料;各组分在混合料仓中混合后,随即进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形成熔体,所述挤出温度控制在LLDPE树脂之上40~60℃;将熔体拉条切粒、干燥、冷却后制成增挺母料A。实施例2:将47.3份LLDPE树脂、0.15份分散剂、0.07份抗氧化剂、2.5份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进行配料;各组分在混合料仓中混合后,随即进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形成熔体,所述挤出温度控制在LLDPE树脂之上40~60℃;将熔体拉条切粒、干燥、冷却后制成增挺母料B。实施例3:将49.9份LLDPE树脂、0.15份分散剂、0.07份抗氧化剂、49.9份C9石油树脂进行配料;各组分在混合料仓中混合后,随即进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形成熔体,所述挤出温度控制在LLDPE树脂之上40~60℃;将熔体拉条切粒、干燥、冷却后制成增挺母料C。实验组1:将LLDPE母料在实验室吹膜机中吹塑成膜,从加料区到模头温度分别为:160、170、170、175、175℃;实验组2:将质量比为99:1的LLDPE母料和增挺母料A在实验室吹膜机中吹塑成膜,从加料区到模头温度分别为:160、170、170、175、175℃;实验组3:将质量比为95:5的LLDPE母料和增挺母料B在实验室吹膜机中吹塑成膜,从加料区到模头温度分别为:160、170、170、175、175℃;实验组4:将质量比为88:12的LLDPE母料和增挺母料C在实验室吹膜机中吹塑成膜,从加料区到模头温度分别为:160、170、170、175、175℃;实验组5:将质量比为76:24的LLDPE母料和增挺母料C在实验室吹膜机中吹塑成膜,从加料区到模头温度分别为:160、170、170、175、175℃。将实验组1-5进行薄膜性能分析:1、将实验组1-5进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采用TADSC25差示扫描量热仪按ASTMD3418测试,以10℃/min的升温速率从50℃升至200℃,保温3min,再以10℃/min的速率降至50℃,并记录试样的熔融和结晶过程,TC、ΔHC、Tm和ΔHm分别为结晶温度、结晶焓、熔融温度和熔融焓,数据如表1所示。表1.DSC数据试样编号Tm/℃ΔHm/(J·g-1)TC/℃ΔHC/(J·g-1)1122.2057.56105.0658.852122.7284.27110.3481.293122.9072.14108.4273.444123.2188.13112.2485.325...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LLDPE薄膜阻隔性的增挺母料,其特征在于:一种提高薄膜阻隔性的增挺母料,其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n47—49.9份载体树脂,0.01—0.15份分散剂,0.05—0.1份抗氧化剂,1-49.9份改性剂;/n所述改性剂包括改性松香基成核剂、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氢化石油树脂中的一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LLDPE薄膜阻隔性的增挺母料,其特征在于:一种提高薄膜阻隔性的增挺母料,其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47—49.9份载体树脂,0.01—0.15份分散剂,0.05—0.1份抗氧化剂,1-49.9份改性剂;
所述改性剂包括改性松香基成核剂、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氢化石油树脂中的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LLDPE薄膜阻隔性的增挺母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复配抗氧化剂,包含主抗氧剂和辅抗氧剂,且两者质量比为主抗氧剂:辅抗氧剂=1:2~4,所述主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1010或受阻酚类抗氧剂1076;所述辅抗氧剂为亚磷酸酯类抗氧剂168或亚磷酸酯类抗氧剂62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LLDPE薄膜阻隔性的增挺母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分散剂为N,N'-乙撑双硬脂酸酰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LLDPE薄膜阻隔性的增挺母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松香基成核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松香成核剂和足量氯化亚砜在氮气氛围下加热反应24小时后减压蒸馏除去氯化亚砜制备酰氯化松香;将乙醇和酰氯化松香加热反应24小时,减压除去乙醇得到乙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方盛承林吴德松虞道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精良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