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连续电加热炒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175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卧式连续电加热炒锅,由机架,动力及传动机构,内壁有螺旋体、轴向中心置有电热体、有进出料口的滚筒,以及滚筒驱动机构等组成。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各种植物油料进行榨前加热处理,操作方便,无污染,热效率高,产品质量好,连续化生产。(*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用压榨法从植物性原料生产植物油的榨前预处理装置,涉及一种对植物油料进行熟化处理的卧式连续电加热炒锅。现有技术中,植物油料的熟化处理装置一般由机架、动力及传动机构、滚筒、驱动滚筒转动的驱动机构,以及位子滚筒下方使用煤、柴或其它固体或液体燃料作热源的加热炉(灶)组成,使用时,植物油料置于滚筒内,动力传动驱动机构带动滚筒旋转使投入滚筒内的油料翻动,加热炉(灶)供给的热量使油料受热熟化。这种装置由于采用煤等作燃料的加热炉(灶)进行外部加热,热量损失多,工作环境温度较高,热效率较低;煤等燃料燃烧或不完金燃烧产生的气体和粉尘既严重污染环境和产品、又腐蚀设备;只能间隙生产,蒸炒工艺性差,操作不方便,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通过在滚筒内设置螺旋体和电发热体,从而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热量损耗少、效率高的卧式连续电加热炒锅。本技术的内容是一种卧式连续电加热炒锅,包括机架,动力及传动机构,滚筒,滚筒驱动机构,其特征之处是所述滚筒是一端有进料口(15)、另一端有出料口(2)的滚筒(4);还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滚筒(4)内周壁上的螺旋体(14);一个沿轴向穿过所述滚筒(4)中心、两端支承于所述机架(13)上、有电源接线柱的发热体(5);发热体(5)构成、材料同现有技术。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述滚筒还包括位于滚筒(4)上方、一端有进料口(7)、另一端有出料口(16)、内周壁上设置有螺旋体(17)的滚筒(18);滚筒(18)的出料口(16)与滚筒(4)的进料口(15)之间活动套接有安装在机架(13)上的出进料转接体(11);滚筒(18)的轴向中心设置有两端支承于机架(13)上、有电源接线柱(19)的发热体(20)。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中所述滚筒(4)的外周壁上可以设置有保温材料层8),所述滚筒(18)的外周壁上可以设置有保温材料层(21)。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中所述螺旋体(14)与滚筒(4)内壁可以连为一体,所述螺旋体(17)与滚筒(18)内壁可以连为一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下列特点(1)采用一个或多个内螺旋滚筒结构,连续进出料,使植物油料在榨前蒸炒过程连续化,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自动化程度高,蒸炒工业性好,生产效率明显提高;(2)使用发热体,采用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加热方式,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采用固体或液体燃料燃烧加热方式造成对成品和环境的污染,产品质量稳定,产品质量好;(3)采用内加热、辐射加热方式,热量损失少,热效率高,温度可采用自动控制,蒸炒工艺性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2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图中1-滚道,2-出料口,3-接线柱,4-滚筒,5-发热体,6-滚轮,7-进料口,8-保温材料层,9-滚道,10-大齿轮,11-出进料转接体,12-小齿轮,13-机架,14-螺旋体,15-进料口,16-出料口,17-螺旋体,18-滚筒,19-接线柱,20-发热体,21-保温材料层,22-进料斗,23-出料斗,24-电动机,25-减速机,26-大齿轮,27-滚轮。下面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参见附图。一种卧式连续电加热炒锅,由机架13,电动机24、减速机25、安装在减速机25轴上的小齿轮12构成的动力及传动机构(或其它现有技术),一端有进料口15、另一端有出料口2、内周壁上设置有螺旋体14、外周壁上设置有保温材料层8的滚筒4,位于滚筒4轴向中心、两端支承于机架13上、有电源接线柱3的发热体5,位于滚筒4上方、一端有进料口7、另一端有出料口16、内周壁上设置有螺旋体17、外周壁上设置有保温材料层21的滚筒18,位于滚筒18轴向中心、两端支承于机架13上、有电源接线柱19的发热体20,与滚筒18进料口7活动套接、安装在机架13上的进料斗22,两端分别与滚筒18的出料口16和滚筒4的进料口15活动套接、安装在机架13上的出进料转接体11,与滚筒4的出料口2活动套接、安装在机架13上的出料斗23,设置于滚筒4上并与小齿轮12啮合的大齿轮26、设置于滚筒4两端的滚道1、置于滚筒4两端两侧滚道1上并安装在机架13上的对称均布的4个滚轮27构成的滚筒4驱动机构(同现有技术),以及设置于滚筒18上并与大齿轮26啮合的大齿轮10、设置于滚筒18两端的滚道9、置于滚筒18两端两侧滚道9上并安装在机架13上的对称均布的4个滚轮6构成的滚筒18驱动机构(同现有技术)组成。工作时,接通发热体5和发热体20电源,使其发热,由温控仪(现有技术)测控滚筒4和滚筒18内的温度,当达到规定的热平衡后,启动电动机24驱动减速机25上的小齿轮12,小齿轮12转动后带动滚筒4上的大齿轮26转动,大齿轮26又带动滚道1和滚筒4一起转动,同时,大齿轮26通过啮合的大齿轮10带动滚筒18作相反方向转动;滚筒4和滚筒18分别由4个滚轮支承,并使其分别在滚道9和滚道1内滚动。将要加热的植物油料经进料斗22喂入滚筒18内,油料进入旋转的滚筒18后,由于螺旋体17的作用,油料向出料口16一端运动,运动的油料同时吸收来自发热体20的辐射热,由于油料包围着发热体20,使发热体20释放的热最大限度地传递给油料,热效率高,此外,滚筒18外包有保温材料层21,使传递到滚筒18外表面的热散失降低到最小程度;油料在滚筒18内受热一段时间后,通过出进料转接体11经入滚筒4再进行加热,以保证油料的加热时间,这样,以滚筒4的出料口2排出的油料达到规定的温度,同时,形成一端进冷料,一端出热料的连续工作状态。本技术不限于该实施例,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述均可实施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连续电加热炒锅,包括机架,动力及传动机构,滚筒,滚筒驱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滚筒是一端有进料口(15)、另一端有出料口(2)的滚筒(4);还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滚筒(4)内周壁上的螺旋体(14);一个沿轴向穿过所述滚筒(4)中心、两端支承于所述机架(13)上、有电源接线柱的发热体(5)。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连续电加热炒锅,其特征是所述滚筒还包括位于滚筒(4)上方、一端有进料口(7)、另一端有出料口(16)、内周壁上设置有螺旋体(17)的滚筒(18);滚筒(18)的出料口(16)与滚筒(4)的进料口(15)之间活动套接有安装在机架(13)上的出进料转接体(11);滚筒(18)的轴向中心设置有两端支承于机架(13)上、有电源接线柱(19)的发热体(20)。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连续电加热炒锅,其特征是所述滚筒(4)的外周壁上可以设置有保温材料层(8)。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连续电加热炒锅,其特征是所述滚筒(4)的外周壁上可以设置有保温材料层(8),所述滚筒(18)的外周壁上可以设置有保温材料层(21)。5.按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卧式连续电加热炒锅,其特征是所述螺旋体(14)与滚筒(4)内壁可以连为一体,所述螺旋体(17)与滚筒(18)内壁可以连为一体。专利摘要一种卧式连续电加热炒锅,由机架,动力及传动机构,内壁有螺旋体、轴向中心置有电热体、有进出料口的滚筒,以及滚筒驱动机构等组成。采用本技术对各种植物油料进行榨前加热处理,操作方便,无污染,热效率高,产品质量好,连续化生产。文档编号F27B3/08GK2272561SQ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连续电加热炒锅,包括:机架,动力及传动机构,滚筒,滚筒驱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滚筒是一端有进料口(15)、另一端有出料口(2)的滚筒(4);还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滚筒(4)内周壁上的螺旋体(14);一个沿轴向穿过所述 滚筒(4)中心、两端支承于所述机架(13)上有电源接线柱的发热体(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绵阳粮食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