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流臭氧曝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03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涡流臭氧曝气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涡流臭氧曝气装置,是通过水力快速运动经过螺旋形导流板,制造出人造涡流,同时在设备底部设置臭氧曝气底座,底座上均匀分布曝气小孔,均匀产生小气泡,臭氧分布均匀。水体在涡流运动过程中因受环境和气体分子运动的影响,充分溶入气体,因此液体中就会悬浮着一批气相的微泡。当液体中的压力降到空气分离压力以下时,溶解于液体中的气体突然迅速的分离而产生大量的气泡。涡流臭氧装置对曝气量要求较低,其对曝气方式、形成气泡的曝气孔直径以及在流体中分布情况要求较为严格,其独有的曝气方式和涡流装置空化效应形成互补,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特点是曝气均匀,臭氧接触反应快速,曝气时间短,节省电力,对高浓度污水降低COD和消毒、除臭、杀菌的效果非常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流臭氧曝气装置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涡流臭氧曝气装置。
技术介绍
臭氧(O3)是氧气(O2)的同素异形体。分子结构呈三角形,键角为116°,其密度是氧气的1.5倍,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氧气的10倍。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在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为2.07eV,仅次于氟(2.5eV),其氧化能力高于氯(1.36eV)和二氧化氯(1.5eV),能破坏分解细菌的细胞壁,很快地扩散透进细胞内,氧化分解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须的葡萄糖氧化酶等,也可以直接与细菌、病毒发生作用,破坏细胞、核糖核酸(RNA),分解脱氧核糖核酸(DNA)、RNA、蛋白质、脂质类和多糖等大分子聚合物,使细菌的代谢和繁殖过程遭到破坏。应当指出,与次氯酸类消毒剂不同,臭氧的杀菌能力不受PH值变化和氨的影响,其杀菌能力比氯大600-3000倍,它的灭菌、消毒作用几乎是瞬时发生的,在水中臭氧浓度0.3-2mg/L时,0.5-1min内就可以致死细菌。达到相同灭菌效果(如使大肠杆菌杀灭率达99%)所需臭氧水药剂量仅是氯的0.0048%。臭氧在废水中可用来脱色。有色物质中的发色基团有:乙烯基、偶氮基、氧化偶氮基、羧基、硫羧基、硝基、亚硝基等。臭氧能打开它们的不饱键,使之失去显色能力。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工程也已经开始使用大型臭氧发生器进行杀菌消毒除味脱色处理。曝气是指人为通过适当设备向生化曝气池中通入空气,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曝气不仅使池内液体与空气接触充氧,而且由于搅动液体,加速了空气中氧向液体中转移,从而完成充氧的目的;此外,曝气还有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与溶解氧接触的目的,从而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曝气装置的好坏,不仅影响污水生化处理效果,而且直接影响到处理场占地,投资及运行费用。传统曝气装置有以下几种方式:(1)鼓风机曝气装置:主要通过曝气鼓风机,连接管道,曝气器组成.(2)机械曝气装置:主要由水下曝气机及扩散装置组成。为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尤其是高浓度、高COD污水,需要一种更高效的曝气装置,本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涡流臭氧曝气装置是一种新型高效臭氧曝气装置。专利技术专利内容本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涡流臭氧曝气装置,是通过水力快速运动经过螺旋形导流板,制造出人造涡流,同时在设备底部设置臭氧曝气底座,底座上均匀分布曝气小孔,均匀产生小气泡,臭氧分布均匀。水体在涡流运动过程中因受环境和气体分子运动的影响,充分溶入气体,因此液体中就会悬浮着一批气相的微泡,称为“气核”。当液体中的压力降到空气分离压力以下时,溶解于液体中的气体突然迅速的分离而产生大量的气泡。涡流臭氧装置对曝气量要求较低,但是对曝气方式、形成气泡的直径以及在流体中分布情况要求较为严格,但其独有的曝气方式和涡流装置空化效应形成互补,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涡流臭氧曝气装置。包括罐体容器、螺旋形导流板、臭氧机、风机、电机、螺旋扇叶、臭氧曝气底座、臭氧曝气孔、进水口、出水口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罐体由碳钢制成、内刷防腐涂料。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底部有臭氧曝气底座,所述臭氧曝气底座是中空结构通过管路与臭氧机、风机连接,所述臭氧曝气底座上层整体均匀分布臭氧曝气孔,所述臭氧曝气孔径小。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中部是由螺旋形导流板组成的螺旋形内部机构,水体快速通过时形成涡流与臭氧气泡充分接触反应。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底部有电机,电机驱动螺旋扇叶为水体提供动力。进一步地所述罐底设进有水口,出水口。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专利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涡流臭氧曝气装置,通过罐体的螺旋形导流内部结构设计,让污水形成涡流运动,同时在罐体底部设置大面积臭氧曝气底盘,气孔多,气孔小,曝气均匀,臭氧接触反应速度快,曝气时间短,节省电力,对高浓度污水降低COD和消毒、除臭、杀菌的效果非常明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涡流臭氧曝气装置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罐体,2、螺旋形导流板,3臭氧机,4、风机,5、电机,6、螺旋扇叶,7、臭氧曝气底座,8、臭氧曝气孔,9、进水口,10、出水口等组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专利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专利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专利做进一步地解释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涡流臭氧曝气装置剖面示意图;状态原理示意图。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涡流臭氧曝气装置。主要包括1、罐体,2、螺旋形导流板,3臭氧机,4、风机,5、电机,6、螺旋扇叶,7、臭氧曝气底座,8、臭氧曝气孔,9、进水口,10、出水口等组成。如图1所示污水从9进水口进入1罐体,通过5电机驱动6螺旋扇叶转动带动水流向1罐体上部运动,水体经过2多个螺旋形导流板,水体形成涡流运动。如图1所示4风机通过管路连通4臭氧机,再通过管路进入1罐体连接7臭氧曝气底座。所述7臭氧曝气底座是中空结构,底盘表层整体大面积均匀排布8臭氧曝气孔。所述8臭氧曝气孔,其特征是孔径小,均匀分布,产出气泡小,气泡量大,曝气效果好。所述涡流臭氧曝气装置运行中大量细小的气泡与臭氧从7臭氧曝气底座8臭氧曝气孔溢出,细小气泡比表面积大,水体快速向上形成涡流运动,延长了细小气泡与臭氧在水中的停留时间,提高的充氧效率,使水体与臭氧充分接触、充分曝气,经过处理的水体从10出水口排出再做进一步处理。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专利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专利技术专利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流臭氧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整体结构包括罐体、螺旋形导流板、臭氧机、风机、电机、螺旋扇叶、臭氧曝气底座、臭氧曝气孔、进水口、出水口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流臭氧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整体结构包括罐体、螺旋形导流板、臭氧机、风机、电机、螺旋扇叶、臭氧曝气底座、臭氧曝气孔、进水口、出水口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形导流板,其特征在于,螺旋形导流板在罐体整体分布,螺旋形导流板组成的罐体的螺旋形内部机构,水体快速通过螺旋形导板时形成涡流与臭氧、气泡充分接触反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佳徐志国马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海云通国际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