煅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029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非金属矿的煅烧炉,特别涉及一种动态悬浮方式煅烧高岭岩及其它非金属矿的煅烧炉。原有的非金属煅烧主要采用静态和半动态煅烧两大类煅烧炉。其都存在着热交换效率低,能耗高,产品质量不稳定,且不能连接煅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级旋风分离器,使上升高温气流与下降物料形成逆向运动,在旋风分离器中经过充分换热后,再进行强化煅烧。此结构形成动态悬浮煅烧方式,因而热交换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非金属矿的煅烧炉,特别涉及一种以动态悬浮方式煅烧高岭岩及其它非金属矿的煅烧炉。在现有技术,非金属矿粉的煅烧主要采用静态和半动态煅烧两大类煅烧窑炉,人们一直在寻求以动态的方式进行煅烧,在CN-2314316Y公开的一种煅烧炉中所知,非金属矿粉在高温气流的夹带下,进行预热、煅烧,其在快速传质传热的过程中,完成物料的瞬间煅烧,但这种闪蒸煅烧炉在煅烧非金属矿粉时明显存在以下不足①在高温气流夹带物料进行输送并煅烧的过程中,仅进行一次性换热,且物料与气流同向,其受热不充分,物料温度较低。②气固混合不均,矿粉易吸附成团,故极大的影响煅烧效果。③闪蒸炉的结构简单无法调控煅烧时间,矿料难以彻底烧成。④能耗过高,烟气污染严重。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交换效率高,煅烧时间短,产品质量高,可实现连续生产,以动态悬浮方式煅烧的非金属矿的煅烧窑炉。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非金属矿的煅烧炉,主要包括旋风分离器,强化煅烧器,气体加热器。其特殊在于所述煅烧炉设置四级旋风分离器1、2、3、4,第一级旋风分离器的换热管IL连接于第二级旋风分离器的排气口上,其下料管连接于第二级旋风分离器的换热管2L上,各级旋风分离器1、2、3、4通过换热管、下料管依次连接;所述强化煅烧器5设置于第四级旋风分离器的换热管4L与第三级旋风分离器的下料管之间;所述煅烧炉的进料口9设置于第一级旋风分离器的换热管1L上,其进气孔13设置于强化煅烧器5的底部。上述旋风分离器可设置为二级或三级式旋风分离器。上述旋风分离器的悬风筒1C、2C、3C、4C呈长锥状,其横截面为椭圆形,筒与锥呈偏心结构。上述煅烧炉设有精细煅烧器6。上述悬风筒1C、2C、3C、4C的内筒材料为陶瓷、高铝陶瓷、莫来石等非金属材质。上述强化煅烧器5的内腔可呈锥形、柱形或其组合形状。本技术以现有煅烧炉相比其优点如下1、物料在动态悬浮状态下进行煅烧极为均匀且产品质量高,产品白度高,化学活性好。2、物料在动态悬浮状态下,热交换面积比静态或半动态煅烧大几千倍以上,所以,热交换效率提高,煅烧时间短。3、由于本技术设置了精细煅烧器,可以对烧成的产品进行还原气氛、煅烧漂白、煅烧除铁以及产品的熟化、老化处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工艺物理性能,保证了产品性能指标的稳定。4、本技术还可与干法粉碎系统连为一体,实现粉碎、煅烧一体化,使生产工艺和设备完全实现自动化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四级旋风分离器煅烧炉结构示意图;图2为旋风筒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沿A-A线的剖面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本技术由旋风分离器1、2、3、4强化锻烧器5,精细煅烧器6等组成。各级旋风分离器由换热管与下料管依次相连。生料通过进料口9进入第一级旋风分离器,在换热管道与上升的热气流进行第一次换热,并在热气流的冲击下,物料迅速分散,换热后进入悬风筒进行气固分离,气体经排风管道10进入风机至除尘器排放,物料经下料管进入第二级旋风分离器,其在换热管2L与上升的热气流进行第二次热交换,并进入悬风筒2C进行气固分离,气体通过换热管进入上级悬风筒,物料则进入第三级旋风分离器,在换热管3L进行第三次热交换后进入悬风筒3C进行气固分离,气体通过换热管2L进入上一级,物料通过下料管进入强化煅烧5的底部,在底风入口的气流夹带下,在强化煅烧器5内进行煅烧,并经换热管道过入悬风筒4C进行气固分离,高温气流通过3L进入上一级,对于高活性煅烧,从11出料、冷却既为产品,对于高白度和化学惰性煅烧产品,物料进入精细煅烧器6,原料有害杂质含量较少时,进行保温煅烧,原料有害杂质含量较高时进行还原煅烧或煅烧除铁、煅烧漂白等精细煅烧处理,还可进一步实现高温煅烧,生产高温熟料如莫来石产品等,完成各种煅烧处理过程的产品在出料口12经气力输送入仓。在此煅烧炉中,冷空气被气体加热器加热,后与燃料在强化煅烧器中形成高温气流,此高温气温与物料形成逆向对流,从而形成动态悬浮的煅烧方式。参见图3,本技术采用长锥状悬风筒以及筒、锥偏心结构,加大内筒的插入深度,悬风筒的横截面呈椭圆形。上下筒不在同一轴线上收集效果得到极大的提高,对-800目的物料捕集效果可达到96%,-10微米的物料捕集效果可达到94%,-5微米的物料捕集效果可达到90%。一般悬风筒的内筒的选材为耐热纲,本技术选用莫来石、陶瓷、高铝陶瓷等非金属材质的内筒,它不仅有较低的成本,更重要的是有较高的耐高温性能,耐久性以及很高的热稳定性,使该系统运转更加稳定、可靠。实施例1(生产高活性产品)物料经气力输送进入动态悬浮煅烧窑炉(采用粉碎、煅烧一体化时,物料经干法粉碎以后直接进入动态悬浮煅烧窑炉),在动态悬浮条件下在第1级预热,第2级完成脱吸附水的过程,进入强化煅烧炉以后完成脱结晶水、脱除炭质和提高活性,物料经第3级收集并经气流输送进入料仓或直接进入化工反应系统(见图3)。实施例2(生产煅烧土)物料经气力输送进入动态悬浮煅烧窑炉(采用粉碎、煅烧一体化时,物料经干法粉碎以后直接进入动态悬浮煅烧窑炉),在动态悬浮条件下在第1级预热,在笫2级完成脱吸附水的过程,在第3、第4级完成脱结晶水和脱炭质的过程,进入强化煅烧炉以后进行提高白度的煅烧,在后处理系统设备中可以实现以下措施(1)当矿石中铁钛杂质含量较低时,进行保温,提高产品白度和其它工艺物理性能;(2)当矿石中铁钛杂质含量比较高时,可以改变煅烧气氛,实现还原煅烧增加产品白度和其它工艺物理性能;(3)当矿石中铁钛杂质含量比较高且有晶格铁存在时,实施煅烧除铁技术,增加产品白度和其他工艺物理性能;(4)当煅烧产品白度比较低时,还可在此实施煅烧漂白技术,增加产品白度和其它工艺物理性能。实施例3(生产莫来石产品)物料经气力输送进入动态悬浮煅烧窑炉(采用粉碎、煅烧一体化时,物料经干法粉碎以后直接进入动态悬浮煅烧窑炉),在动态悬浮条件下在第1级预热,第2级完成脱吸附水的过程,在第3、第4级完成脱结晶水和脱炭质的过程,进入强化煅烧炉以后进行物相转化煅烧,在后处理设备中保温使莫来石晶体进一步增长。权利要求1.一种非金属矿的煅烧炉,主要包括旋风分离器,强化煅烧器,气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炉设置四级旋风分离器(1、2、3、4),第一级旋风分离器的换热管(IL)连接于第二级旋风分离器的排气口上,其下料管连接于第二级旋风分离器的换热管(2L)上,各级旋风分离器(1、2、3、4)通过与换热管下料管依次连接;所述强化煅烧器(5)设置于第四级旋风分离器的换热管(4L)与第三级旋风分离器的下料管之间;所述煅烧炉的进料口(9)设置于第一级旋风分离器的换热管(1L)上,其进气孔(13)设置于强化煅烧器(5)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煅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可设置为二级或三级式旋风分离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煅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悬风筒(1C、2C、3C、4C)呈长锥状,其横截面为椭圆形,筒与锥呈偏心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煅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炉设有精细煅烧器(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煅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悬风筒(1C、2C、3C、4C)的内筒材料为陶瓷、高铝陶瓷、莫来石等非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金属矿的煅烧炉,主要包括旋风分离器,强化煅烧器,气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炉设置四级旋风分离器(1、2、3、4),第一级旋风分离器的换热管(IL)连接于第二级旋风分离器的排气口上,其下料管连接于第二级旋风分离器的换热管(2L)上,各级旋风分离器(1、2、3、4)通过与换热管下料管依次连接;所述强化煅烧器(5)设置于第四级旋风分离器的换热管(4L)与第三级旋风分离器的下料管之间;所述煅烧炉的进料口(9)设置于第一级旋风分离器的换热管(1L)上,其进气孔(13)设置于强化煅烧器(5)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忠胜张培元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