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智能降温冰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022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降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携式智能降温冰贴,包括凝胶基座,凝胶基座的底部紧密粘接有棉质内衬,凝胶基座的顶部紧密粘接有降温盒,棉质内衬的一侧紧密粘接有第一绑带,棉质内衬的另一侧紧密粘接有第二绑带,第一绑带远离降温盒的一端紧密粘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紧密粘接有卡块,第二绑带远离降温盒的一端开设有若干固定孔,卡块与固定孔卡接配合,第二绑带远离降温盒的一端表面设置有压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能够很好绑定在患肢上,保证冷敷的位置固定,与患肢充分接触,且该装置便于进行携带,能够长时间保证内部的温度,使得冷气持续传导至凝胶基座和棉质内衬,从而对患肢进行持续冷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智能降温冰贴
本技术涉及降温装置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携式智能降温冰贴。
技术介绍
降温贴也叫退热贴片、退热贴、冷敷贴、一贴凉;早期主要作用是用来代替降温冰袋使用,省去了冰袋重复需要冷却,多人共用一个,降温时间短。现有的降温贴固定不太方便,且不能够与患者肢体表面充分接触,而且不方便携带,不适用于居家使用或者户外运动,此外,冷敷时间太短,不能长时间保证冷敷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智能降温冰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某种或某些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智能降温冰贴,包括凝胶基座,所述凝胶基座的底部紧密粘接有棉质内衬,所述凝胶基座的顶部紧密粘接有降温盒,所述棉质内衬的一侧紧密粘接有第一绑带,所述棉质内衬的另一侧紧密粘接有第二绑带,所述第一绑带远离降温盒的一端紧密粘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紧密粘接有卡块,所述第二绑带远离降温盒的一端开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卡块与固定孔卡接配合,所述第二绑带远离降温盒的一端表面设置有压杆,所述压杆为U形结构,所述压杆的两端与第二绑带紧密粘接,所述第一绑带的一端穿过压杆,所述降温盒的内部设置有隔离网,所述隔离网的上方设置有储藏仓,所述隔离网下方设置有冷却仓,所述储藏仓的一侧设置有风扇,所述冷却仓的底部开设有冷却口,所述凝胶基座靠近冷却口处设置有传导层。作为优选,所述降温盒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通过一侧设置的铰链能够旋转打开或关闭。作为优选,所述卡块为球形结构。作为优选,所述隔离网的中部为倾斜面设置。作为优选,所述传导层的顶部紧密粘接有薄膜。作为优选,所述压杆的中部上方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部紧密粘接有螺纹杆,所述压杆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且穿过螺纹孔紧密粘接有压板。作为优选,所述降温盒的一侧外壁依次设置有充电口、开关和调节旋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便携式智能降温冰贴中,通过凝胶基座和棉质内衬能够很好绑定在患肢上,保证冷敷的位置固定,与患肢充分接触,且该装置体积小,便于进行携带。2、该便携式智能降温冰贴中,通过降温盒能够长时间保证内部的温度,使得冷气持续传导至凝胶基座和棉质内衬,从而对患肢进行持续冷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中降温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凝胶基座;11、传导层;12、薄膜;2、棉质内衬;3、降温盒;31、顶盖;32、充电口;33、开关;34、调节旋钮;35、隔离网;36、储藏仓;361、风扇;37、冷却仓;371、冷却口;4、第一绑带;41、连接杆;42、卡块;5、第二绑带;51、固定孔;52、压杆;521、转盘;522、螺纹杆;523、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智能降温冰贴,如图1-图3所示,包括凝胶基座1,凝胶基座1的底部紧密粘接有棉质内衬2,用于贴合在患肢处,凝胶基座1的顶部紧密粘接有降温盒3,棉质内衬2的一侧紧密粘接有第一绑带4,棉质内衬2的另一侧紧密粘接有第二绑带5,通过第一绑带4和第二绑带5绑定在患肢处保证固定,第一绑带4远离降温盒3的一端紧密粘接有连接杆41,连接杆41的一端紧密粘接有卡块42,第二绑带5远离降温盒3的一端开设有若干固定孔51,卡块42与固定孔51卡接配合,能够保证绑定的松紧程度,第二绑带5远离降温盒3的一端表面设置有压杆52,压杆52为U形结构,压杆52的两端与第二绑带5紧密粘接,第一绑带4的一端穿过压杆52,通过转动压杆52将第一绑带4压紧,使得第一绑带4更加固定。降温盒3的内部设置有隔离网35,隔离网35的上方设置有储藏仓36,储藏仓36内填充若干冰块,隔离网35下方设置有冷却仓37,冷却仓37内储藏仓36的一侧设置有风扇361,用于保持冷气流通,冷却仓37的底部开设有冷却口371,凝胶基座1靠近冷却口371处设置有传导层11,传导层11采用海绵材质制成,能够将冷气向下进行传导。具体的,降温盒3的顶部设置有顶盖31,顶盖31通过一侧设置的铰链能够旋转打开或关闭,方便填充冰块。此外,卡块42为球形结构,方便卡块42卡入固定孔51内部。进一步的,隔离网35的中部为倾斜面设置,能够方便冰块箱风扇361一侧滑动,保证风扇361将冷气吹至冷却口371处。进一步的,传导层11的顶部紧密粘接有薄膜12,能够防止水分向下漏出。进一步的,压杆52的中部上方设置有转盘521,转盘521的底部紧密粘接有螺纹杆522,压杆52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螺纹杆522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且穿过螺纹孔紧密粘接有压板523,通过转动转盘521带动螺纹杆522向下移动,使得压板523能够将第一绑带4压紧。进一步的,降温盒3的一侧外壁依次设置有充电口32、开关33和调节旋钮34,充电口32能够方便进行充电,开关33能够控制风扇361的打开和关闭,调节旋钮34能够控制风力大小,从而保证冷气的流速,保证冷敷效果。本实施例的便携式智能降温冰贴在使用时,首先第一绑带4和第二绑带5绑在患肢处,再将第一绑带4穿过压杆52,再将卡块42穿过固定孔51固定,根据松紧度可与不同的固定孔51固定,再旋转转盘521使得底部的压板523将第一绑带4压紧,从而进一步保证棉质内衬2与皮肤贴合,提高冷敷效果,接着打开风扇361,使得冰块融化吸热,冷气通过冷却口371传导至传导层11内,进而使得棉质内衬2温度降低,降温盒3内持续保持低温,使得棉质内衬2持续保持冷敷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智能降温冰贴,包括凝胶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基座(1)的底部紧密粘接有棉质内衬(2),所述凝胶基座(1)的顶部紧密粘接有降温盒(3),所述棉质内衬(2)的一侧紧密粘接有第一绑带(4),所述棉质内衬(2)的另一侧紧密粘接有第二绑带(5),所述第一绑带(4)远离降温盒(3)的一端紧密粘接有连接杆(41),所述连接杆(41)的一端紧密粘接有卡块(42),所述第二绑带(5)远离降温盒(3)的一端开设有若干固定孔(51),所述卡块(42)与固定孔(51)卡接配合,所述第二绑带(5)远离降温盒(3)的一端表面设置有压杆(52),所述压杆(52)为U形结构,所述压杆(52)的两端与第二绑带(5)紧密粘接,所述第一绑带(4)的一端穿过压杆(52),所述降温盒(3)的内部设置有隔离网(35),所述隔离网(35)的上方设置有储藏仓(36),所述隔离网(35)下方设置有冷却仓(37),所述储藏仓(36)的一侧设置有风扇(361),所述冷却仓(37)的底部开设有冷却口(371),所述凝胶基座(1)靠近冷却口(371)处设置有传导层(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智能降温冰贴,包括凝胶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基座(1)的底部紧密粘接有棉质内衬(2),所述凝胶基座(1)的顶部紧密粘接有降温盒(3),所述棉质内衬(2)的一侧紧密粘接有第一绑带(4),所述棉质内衬(2)的另一侧紧密粘接有第二绑带(5),所述第一绑带(4)远离降温盒(3)的一端紧密粘接有连接杆(41),所述连接杆(41)的一端紧密粘接有卡块(42),所述第二绑带(5)远离降温盒(3)的一端开设有若干固定孔(51),所述卡块(42)与固定孔(51)卡接配合,所述第二绑带(5)远离降温盒(3)的一端表面设置有压杆(52),所述压杆(52)为U形结构,所述压杆(52)的两端与第二绑带(5)紧密粘接,所述第一绑带(4)的一端穿过压杆(52),所述降温盒(3)的内部设置有隔离网(35),所述隔离网(35)的上方设置有储藏仓(36),所述隔离网(35)下方设置有冷却仓(37),所述储藏仓(36)的一侧设置有风扇(361),所述冷却仓(37)的底部开设有冷却口(371),所述凝胶基座(1)靠近冷却口(371)处设置有传导层(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莎莎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