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临时造口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973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次性临时造口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棒和连接管,所述支撑棒的至少一端形成有穿插部,穿插部直径小于支撑棒的主体直径;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棒的两端插拔连接,连接管的中段设置有弹性伸缩部。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钝化处理的穿插部设计,不仅使术者操作容易,还能减轻操作过程中对肠管的损伤,降低患者的痛苦;同时采用具有弹性伸缩部的连接管,使得由支撑棒和连接管形成的支撑环能够调整大小以适应襻式肠造口的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临时造口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支撑棒,具体涉及一次性临时造口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还未有关于回肠末端、小肠以及结肠临时造口专用的支撑装置,用以短暂性围手术期支撑肠管,通常,术者利用相关材料在手术中临时制作简易装置,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且给手术医生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和延长手术时间。大多数医院使用支撑装置由塑料管和橡胶管两部分组成,虽然价格便宜、实用,经研究分析发现,临床上目前使用的临时拼装的支撑装置存在下列缺点:(1)塑料管通常由1ml注射器截断而成,端面不平整且形成锐器端,容易划伤患者肠管,造成二次伤害;(2)橡胶管的长度固定不变,但是肠管在排泄时会膨胀,临时裁剪的橡胶管若尺寸过小,会对肠管形成挤压,造成损伤;若尺寸过大,不仅易造成支撑管移位,无法起到支撑作用,还不便于造口袋的安装,即存在由橡胶管和玻璃管形成的支撑圈不可调的问题;(3)塑料管无刻度,在襻式造口时,无法测量肠管长度,决定塑料管的长度;(4)塑料管两端直径较大,难以与橡胶管相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临时造口支撑结构,采用具有圆弧端面的支撑棒,能够减少对肠管的意外损伤;同时采用具有伸缩段的支撑环,能够实现支撑环大小的调节,避免肠管二次损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次性临时造口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棒,所述支撑棒的至少一端形成有穿插部,穿插部直径小于支撑棒的主体直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棒的两端插拔连接,连接管的中段设置有弹性伸缩部。其中,支撑棒采用医用塑料、金属等具有一定刚性的材料,如聚乙烯、不锈钢等;支撑棒的插接部头端经过钝化处理,可以减轻支撑棒挑起肠管时对肠管的损伤。优选地,支撑棒的外侧标识有刻度,每节支撑棒的长度为0.5cm~5cm;分度值一般为1mm。具体地,支撑棒的长度有四个规格,分别为0.5cm、1cm、2cm和4.5cm,在使用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长度的支撑棒进行拼接,如需要总长为3.5cm,则可以选用长度为0.5cm、1cm和2cm的支撑棒各一个,拼接成总长为3.5cm的支撑棒。弹性伸缩部可采用具有伸长率大、回弹性高的乳胶、橡胶、硅胶等具有一定弹性且表面光滑的材料,能够紧紧地套在支撑棒上,弹性伸缩部可以为带状、光管状或波纹管状,如由支撑棒和连接管组装而成的支撑环尺寸不足,肠管膨胀挤压连接管时,弹性伸缩部会随肠管的扩大而延长,当肠管管恢复原状后,弹性伸缩部在自身回弹力作用下恢复原状。优选地,在所述的一次性临时造口支撑结构中,所述穿插部呈圆台状,该穿插部的小头端远离支撑棒的主体。优选地,在所述的一次性临时造口支撑结构中,所述穿插部与支撑棒主体之间形成有环槽。在连接管与支撑棒插接后,环槽结构可以降低连接管从支撑棒上滑脱的风险。优选地,在所述的一次性临时造口支撑结构中,在所述环槽对应位置的连接管外侧套有弹性圈,弹性圈嵌入在环槽内。弹性圈类似于橡皮圈,依靠弹性将连接管牢牢地固定在支撑棒上,进一步降低连接管滑脱的风险。优选地,在所述的一次性临时造口支撑结构中,所述支撑棒的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插槽和插块。优选地,在所述的一次性临时造口支撑结构中,所述连接管具有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之间通过卡扣可拆卸地连为一体。连接管采用可拆卸的两段结构,在临时造口结支撑时,可以方便、快速将该肠管支撑结构拆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钝化处理的穿插部设计,不仅使术者操作容易,还能减轻操作过程中对肠管的损伤,降低患者的痛苦;同时采用具有弹性伸缩部的连接管,使得由支撑棒和连接管形成的支撑环能够调整大小以适应肠管的变化。附图说明图1为临时造口支撑结构的整体效果示意图;图2为支撑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安装有弹性圈的临时造口支撑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具有两段设计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临时造口支撑结构另一整体效果示意图。图中:100-支撑环,1-支撑棒,11-主体,12-穿插部,13-环槽,14-插槽,15-插块;2-连接管,21-弹性伸缩部,22-第一管段,23-第二管段,24-卡扣;3-弹性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的一次性临时造口支撑结构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技术,而仍然实现本技术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见图1,一次性临时造口支撑结构由支撑棒1和连接管2两部分组成。连接管2的两端与支撑棒1的两端插接连接,形成一封闭的环圈,构成用于支撑肠管的支撑环100。参见图2,支撑棒1采用硬性材料,如医用聚乙烯、不锈钢等,可以为实心,也可以为空心设计。支撑棒1的两端均形成有穿插部12,穿插部12直径小于支撑棒1的主体11直径,优选地,穿插部12呈圆台状,其小头端远离支撑棒1的主体11,且端面经过钝化处理,既方便支撑棒1与连接管2之间的连接,又方便支撑棒1从肠管底部穿过,同时还能减轻支撑棒1挑起肠管时对肠管的损伤。支撑棒1的外侧可以标识刻度,便于测量肠管长度,确定使用支撑棒的长度。此外,支撑棒1的两端可以设置相互匹配的插槽14和插块15,在术中,医生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肠管粗细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数量的支撑棒1,将多个支撑棒1通过插槽14和插块15拼接起来,从而使得该支撑结构的适用性更强。可以理解的是,一套支撑棒1中位于最末端一节的支撑棒1上的插块15可以省掉,即每套该支撑结构中,可以配一个经由插槽14的支撑棒1,从而使得串接在一起的支撑棒1整体首尾均不存在尖锐的凸起,使用时安全性更高,如图3中A处所示。同时,插槽14还可以设置为具有一定弹性的,当插块15插入插槽14中时,两者可以更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参见图1,连接管2的中段设置有弹性伸缩部21,能够拉伸或回缩改变连接管2的长度,可采用具有伸长率大、回弹性高的乳胶、橡胶、硅胶等材料,弹性伸缩部21可以为带状、光管状或波纹管状。在使用时,如由支撑棒1和连接管2组装而成的支撑环100尺寸不足,肠管膨胀挤压连接管2时,弹性伸缩部21会随肠管管的扩大而延长,当肠管管恢复原状后,弹性伸缩部21在自身回弹力作用下恢复原状。参见图2,在穿插部12与支撑棒1主体11之间形成有环槽13。在连接管2与支撑棒1插接后,环槽13结构可以降低连接管2从支撑棒1上滑脱的风险。此外,参见图3和图4,在环槽13对应位置的连接管2外侧套设弹性圈3,弹性圈3嵌入在环槽13内。弹性圈3类似于橡皮圈,依靠弹性可将连接管2牢牢地箍在支撑棒1上,进一步降低连接管2滑脱的风险。当然,也可以拉伸弹性圈3使其变大,从而将其从连接管2和支撑棒1上取下。作为优选实施例,参见图5和图6,连接管2具有第一管段22和第二管段23,第一管段22和第二管段23之间通过卡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临时造口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棒(1),所述支撑棒(1)的至少一端形成有穿插部(12),穿插部(12)直径小于支撑棒(1)的主体(11)直径;/n连接管(2),所述连接管(2)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棒(1)的两端插拔连接,连接管(2)的中段设置有弹性伸缩部(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临时造口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棒(1),所述支撑棒(1)的至少一端形成有穿插部(12),穿插部(12)直径小于支撑棒(1)的主体(11)直径;
连接管(2),所述连接管(2)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棒(1)的两端插拔连接,连接管(2)的中段设置有弹性伸缩部(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临时造口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插部(12)呈圆台状,该穿插部(12)的小头端远离支撑棒(1)的主体(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临时造口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插部(12)与支撑棒(1)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凡秦晶曹中荣张秀琴宋丹萍辛诚范凯达高燕徐棒棒侯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海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